摘 要:大數據時代,加快推進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是適應數據時代的現實需要,也是疾控中心檔案工作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性工程,既要科學做好業務檔案分類,也要探索編制疾控檔案唯一性標識編碼,還要開發疾控檔案管理應用系統,同步推進疾控檔案增量電子化與存量數字化。本文以疾控中心業務檔案為例,提出了大數據時代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的內容、關鍵、平臺及啟示,對做好新時代疾控中心檔案工作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疾控中心;大數據時代;數字檔案
概述
大數據時代已然來臨,為適應這一趨勢,2021年印發的《“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加快檔案資源數字轉型”大力推進“增量電子化”“繼續做好存量數字化”“到2025年,我國檔案工作基本實現數字轉型”。這些都為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提供了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
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著全市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監測、健康教育及預防醫學科研、教學培訓等工作,是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檢測檢驗工作的指導中心。近年來,隨著疾病與預防控制業務的開展,以及先進監測儀器設備的運用,產生了大量電子檔案。為更好輔助服務于疾控業務工作,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存量疾控檔案數字化。本文以疾控中心業務檔案為例,提出大數據時代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內容、關鍵、基礎及幾點啟示。
1 數字化內容:做好疾控檔案分類
1.1 疾控檔案分類的基本原則
當前,全國疾控機構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統一的疾控專業檔案分類標準,也沒有一部具體的管理規范[1]。疾控檔案具有系統性、專業性特征[2]。在數字化建設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疾控檔案分類,要嚴格按照疾控業務職能進行細分,為檔案數字化信息錄入、查詢、共享奠定基礎。此外,還要注意避免疾控業務檔案與疾控文書檔案分類交叉,采取規定一份文件歸屬一種分類,另一類標注分類索引。如肺結核傳染病預防業務檔案,將關于該業務檔案的上級指示、規范等文書檔案統一納入專業檔案類,同時在文書檔案中標注分類索引;科研類檔案統一歸入具體專業檔案類,并標注分類索引。
1.2 疾控檔案的分類
根據疾控中心業務內容及范圍,將其檔案分為:寄生蟲病業務類(包括瘧疾類、絲蟲病類、血吸蟲病類、其他);公共衛生業務類(如食品衛生類、環境衛生類、學校衛生類、勞動衛生類、放射衛生類,其他);質量管理業務類(如質量體系類、質量控制類、生物安全類、其他);衛生檢驗業務類(如微生物檢驗類、理化檢驗類、毒理檢驗類、其他);傳染病業務類(如甲類、乙類、丙類、其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業務類(如高血壓類、心臟病類、腫瘤類、煙草控制類、精神病類、其他);計劃免疫業務類(如病種控制類、疫苗管理類、其他);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業務類(如產品消毒類,其他)。
2 數字化關鍵:疾控檔案唯一性標識編碼內容
2.1 唯一性標識編碼
《信息和文獻工作——中國標準視聽資料號》《黨政機關電子公文標識規范》等規定一份電子公文對應唯一標識,提出標識編碼規則及實施標準、規范,以示差異。唯一性標識編碼,又叫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對包括互聯網信息在內的數字信息進行標識的一種工具[3]。
2.2 疾控業務數字化檔案的唯一性標識編碼方法
根據疾控中心業務檔案分類,如寄生蟲病業務類(01)、公共衛生業務類(02)、質量管理業務類(03)、衛生檢驗業務類(04)、傳染病業務類(05)、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業務類(06)、計劃免疫業務類(07)、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業務類(08),利用DOI原理,為其構建唯一性標識編碼,并借鑒其他成功經驗[4],可采用“代號+業務+類別號+流水號”的“四段位”疾控業務數字化檔案唯一性標識編碼。將疾控業務立卷歸檔資料全部按照“一頁(件)一碼”,與疾控業務建立關聯關系,借助計算信息技術,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數字化管理。為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打牢堅實基礎。
3 數字化平臺:疾控檔案管理系統
疾控業務檔案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設,是建立科學的應用系統,包括疾控業務檔案基礎設施建設、疾控業務檔案數字化加工服務,以及后期應用系統建設,見圖1[5]。系統結構根據大數據技術運用特點,以及疾控中心業務實際,將大數據平臺建設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等,具體來說,包括網絡與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加工服務、應用軟件系統建設。
3.1 網絡與基礎設施建設
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是整個數字檔案建設的基礎,包括軟件、硬件、存儲平臺建設內容,為疾控中心數字檔案提供網絡及軟硬件環境。其中,硬件平臺包括保障網絡運行的服務器、工作站,疾控業務檔案存儲空間,如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疾控業務檔案數字化加工所需的掃描儀、刻錄機等設備;軟件平臺包括疾控業務檔案管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存儲平臺,主要是疾控業務數字檔案存儲及安全保密管理,包括異地容災、雙機熱備、信息安全與保密、網絡管理系統、網絡分析系統、海量存儲系統等。
3.2 數字化加工服務
根據《實物檔案數字化規范》《紙質檔案數字化規范》《錄音錄像檔案數字化規范》《數碼照片歸檔與管理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做好疾控業務檔案數字化加工服務,包括疾控業務檔案整理、疾控業務檔案數字化及其他工作。如疾控業務檔案分類整理、裝訂歸還;疾控業務檔案數字化著錄、掃描、處理、校對、轉化、備份、掛接,以及OCR識別、雙層PDF制作、疾控業務檔案編研和疾控業務檔案托管服務等。
3.3 應用軟件系統建設
涉及疾控業務檔案應用軟件系統建設的內容,包括電子文件管理中心、檔案數字化加工系統、疾控業務系統融合接口、疾控業務檔案信息門戶系統、疾控業務檔案知識編研系統等等。應用軟件系統建設屬于應用、分析層面[6]。將系統軟件中存儲的疾控中心業務檔案資源進行有機整合、關聯,通過計算機應用系統進行分析,依據大數據功能對館藏疾控業務檔案資源進行價值發掘,為開展疾控工作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4 數字化啟示:疾控檔案數字化建設原則及要求
4.1 堅持原則
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重點是要做好新增檔案電子化、存量檔案數字化,利用多媒體、數據庫、數據壓縮、高速掃描、光盤存儲等技術手段,將紙質、聲像、縮微膠片等傳統介質檔案轉化為計算機可識別、處理,并具有有序結構的數字檔案信息資源[7]。
4.1.1堅持科學性原則。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有利于疾控事業發展。立足中心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技術儲備,循序漸進、科學有序推進,一切從中心實際出發,分層次、分步驟、分階段推進,確定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的步驟、目標和內容。
4.1.2堅持整體性原則。疾控中心業務廣、業務檔案多,要從中心整體角度出發,將數字檔案建設作為中心一項重要基礎性業務工作,把數字檔案建設與疾控業務工作擺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一體推進中心數字檔案建設,根據師資檔案建設制定統一的標準、規范和要求。
4.1.3堅持特色性原則。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要始終圍繞疾控業務,突出疾控業務特色優勢資源,開設專題疾控檔案數據庫,使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具有唯一性,行業性和地域性。最后是堅持可行性原則。數字檔案建設需要應用到各種先進數字技術、信息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規范和標準,所應用的技術要緊貼實際需要,本著務實、管用、可行的標準,選擇最優化方案,使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滿足實際需要。
4.2 把握要求
4.2.1統籌部門協作。疾控中心由多個部門組成,承擔著多項任務,每個部門產生的業務檔案范圍和內容差異較大。開展檔案數字建設,需要辦公室、設備器械、業務管理、傳染病防治、免疫預防管理、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環境與職業衛生、病毒檢驗等部門通力合作,協同努力,成立檔案數字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任務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共同推進。
4.2.2堅守安全第一。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要守牢安全底線,把數據安全作為檔案數字建設生命線。既要建立檔案數字建設安全保密規章制度,也需要做好數字化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嚴禁錄音、錄像設備及移動存儲介質進入機房,此外,還要利用數據備份、密鑰、數字加密等技術,確保系統中的檔案信息安全,防止被篡改、泄露。
4.2.3推動資源共享。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的落腳點,是要發揮疾控檔案價值,為疾控政策制定和業務開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撐。因此,要利用現代多方位快速高效檢索技術,實現疾控業務檔案資源共享。建立疾控中心檔案資料目錄檢索系統、檔案全文信息檢索系統,做好數字檔案管理系統更新、維護,提供服務。
4.2.4強化人才培養。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檔案數字化建設快速高效、協調持續發展的關鍵[8]。根據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需要,既要實時引進專業人才,重點是要引進掌握檔案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復合型知識人才。也要做好從業人員業務知識培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不同途徑,加強從事檔案管理人員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檔案從業者綜合業務素能。
4.3 注意方法
4.3.1注重前期調研。重點是要調研
分析數字化對象統計分析,調查館藏疾控檔案全宗、載體形式、數量等,分析檔案工作現狀,選擇數字建設方式,如外包或自行完成。組織參與人員學習數字化相關規章制度、標準規范,確定具體技術選擇和軟硬件設備參數。
4.3.2重視中期控制。成立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切實可行數字方案,明確部門、崗位及人員職責。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數字業務流程,實現全過程質量控制。
4.3.3關注末期維護。從日常維護和利用,做好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后一環節工作。組織第三方對疾控中心檔案數字建設成果進行質量驗收,達標后正式投入應用。要圍繞疾控業務開展特色服務,注重檢索利用的便捷性,選擇適宜的技術。
結語
疾控中心數字檔案建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性工程,須在科學分類基礎上,為每一份(件)疾控檔案編制唯一性標識編碼,開發務實管用的疾控檔案管理應用系統,同步推進疾控檔案增量電子化與存量數字化,為疾控事業發展提供檔案支持。
參考文獻
[1]陳明.析疾病控制機構專業檔案的分類[J].山西檔案,2008(3):40-41.
[2]陳曉燕,司尚佳,倫華美.探究疾控檔案規范化數字化管理路徑——以淄博市疾控中心為例[J].中國標準化,2022(18):225-228.
[3]趙媛.公路工程檔案唯一性標識編碼研究[J].云南檔案,2018(6):59-61.
[4]唐修益,羅竟,黃偉.公路數字化檔案唯一性標識編碼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5(7):90-93,107.
[5]王杉,刑軍,孫滔.科技項目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平臺設計實踐[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6(8):143-145,151.
[6]滑斌杰,劉彥良,孟軍英.人事檔案大數據平臺建設及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3(8):77-79.
[7]方毓寧.館藏檔案數字化十原則[J].中國檔案,2004(3):37-38.
[8]陳光誼.淺談檔案數字化建設中應遵循的幾個原則[J].四川檔案,2009(3):46-47.
作者簡介:楊銘文(1976— ),本科學歷,臨沂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