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危害著社會安全,需要進行及時處置,而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為此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本文從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的內涵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公共衛生事件檔案服務的方向和路徑,以期為公共衛生事件服務能力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檔案工作;服務能力
近年來,全世界范圍內各地區公共衛生事件呈現多發狀態。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對我國衛生事業、公共衛生事件檔案工作提出了相應要求[1]。因此,要持續加強公共衛生檔案服務和開發利用能力建設,為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提供借鑒。
1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的概念分析和重要性
1.1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的概念分析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是對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處置過程中形成的資料。這些檔案主要包括文件、圖標、實物、電子檔案、音視頻等類型,它們是公共衛生事件的全過程記錄,蘊含著大量的經驗、知識、教訓,對后期的防控與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借鑒意義。因此,要及時、有效地收集檔案資料,注重多渠道征集,以利用為導向,統籌兼顧傳統資源和數字資源的存檔,守護好人民群眾共同的記憶。
1.2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能夠更好發揮服務職能。公共衛生事件檔案能夠為政府決策、宣傳引導、醫學研究提供參考,作為樣本庫和知識庫,在問題處置、公眾教育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能夠更好留存社會記憶。公共衛生事件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應該說每個人都是這類事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留存好這類檔案,也就留存了大眾的共同記憶。三是能夠更好進行社會利用。收集的目的在于利用,依托部門的聯合,通過經驗研究、展覽展示等形式,使檔案資源活起來、動起來。同時,公共衛生事件檔案在國外管理和利用中已經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
2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延伸服務的方向
2.1 資政參考服務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記錄著事件發生、決策、處置的全過程,為黨委政府公共衛生決策奠定了史料基礎。檔案管理部門可加強對公共衛生檔案資源的整理力度,進一步彰顯公共衛生檔案存史資政的價值,提升檔案資政服務水平,切實服務好中心大局。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檔案部門可根據史料記載總結歸納處置經驗,以衛生政策、救治程序、社會輿情引導等為主題,形成檔案資政專報,為處置工作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同時,可借助新媒體傳播手段,從檔案中的角度宣傳處置政策和經驗,消除社會恐慌,為政府應急決策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2.2 檔案育人服務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2]。通過對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反映了事件發生的全貌,能夠總結其中的成功經驗和蘊含的時代精神。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體現了黨委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素材。通過有效的宣傳,展示其中的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使讓公眾客觀公正地看待此類事件,增強防范意識,引領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醫者的大愛無疆、志愿者的無私奉獻、軍民的守望相助,這些鮮活的素材通過展覽、專題片、影視創作的形式展示出來,體現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于一切觀念,是檔案教育人、引導人的重要載體。
2.3 醫學研究服務
在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形成了大量的醫學臨床研究和實踐資料,這些資料是醫院專門檔案管理的重要對象,對于后期的醫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它們具有成套性和專業性的特點,形式多樣、數量龐大、載體豐富,是臨床研究的第一手資料。醫學研究者可以通過這些資料更加真實、客觀地分析衛生事件發生的原因,深入分析病因、進展和診療方案,為應急處置和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大數據技術推動了檔案資源的互聯互通,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共享信息平臺為衛生事件檔案利用提供了契機。合力研究相關公共衛生檔案,有助于更好地總結經驗,為醫學研究提供信息服務。
3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工作延伸服務工作的困境
3.1 檔案服務意識不足
檔案服務是檔案工作生命力所在。因此,必須把增強服務意識、把提高服務水平作為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高質量的服務展現檔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當前,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的開發與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檔案主動服務意識較為欠缺。在管理者的思維中,只有檔案的收集和保管是重中之重,未能認識到檔案開發和服務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重管理和查詢、輕服務和利用的思維使得檔案資源處于沉睡狀態,未能走向前臺真正發揮其自身價值。
3.2 檔案服務能力不足
檔案資源服務與開發需要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這就要求從事著既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又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能力。公共衛生檔案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政府、公眾和醫療機構,管理者首先要明確服務對象的需求和行業發展缺失;其次要運用多種手段有針對性地開發利用以滿足對象需求。目前來看,管理人員素質能力與檔案服務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知識結構不完善、實踐鍛煉不夠、視野不寬廣等都限制了服務能力的提升,使公共衛生檔案服務效果有待提升。
3.3 檔案管理體制不完善
公共衛生檔案管理內容繁雜、動態性強,收集管理難度較大,實現全方位收集需要健全的管理體制為保證。目前來看,地方上公共衛生檔案管理頂層設計不到位,缺少牽頭單位對該類檔案進行統一指導和管理,許多檔案還保管在職能單位中,整合難度較大。同時,收集不齊全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實物檔案、電子檔案和新媒體檔案等未能納入征集范圍。以上這些問題,使檔案服務和開發利用的載體不夠豐富,難以進行高水平的檔案服務。
4 公共衛生事件檔案延伸服務路徑分析
4.1 以服務中心工作為著力點,為黨委政府提供精準的資政服務
更好服務中心大局是檔案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新時代公共衛生檔案管理的必然要求。公共衛生事件大多涉及范圍廣、牽扯部門多、影響廣泛等特點,需要政府加強應急演練和區域聯動、構建應急處置機制,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深入挖掘公共衛生事件檔案資源,能夠從機制建設、服務能力、醫療保障等方面汲取經驗,防范和化解衛生風險因素。一是明晰服務中心的重點。要加強檔案資源的全方位研究,從組織領導、應急儲備、醫療救治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地總結,找準衛生應急工作中的短板。比如,濟南市檔案部門系統研究了2003年到2020年之間的會計檔案中公共衛生支出情況,認為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未能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相應機制、風險評估、應急物資儲備、應急醫療隊伍培訓等方面都較為滯后,建議政府在這些方面予以加強。二是編發資政專報。公共衛生事件突發性強、進展速度快,考驗著政府應急能力。并且此類事件的處理涉及衛生、發改、商務、工業等諸多部門,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處置效果。因此,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從應急處置的環節入手,通過編發資政專報等形式,為政府處置提供經驗參考。2020年,廣東省檔案館從非典檔案入手,編發《抗“非典”時期醫療廢水廢物處理及空調設備使用檔案選編》《抗“非典”時期社會捐贈款物管理工作檔案選編》《抗“非典”時期我省保障安全生產促進經濟發展有關檔案選編》等,展現了公共衛生檔案在總結經驗、認識規律、指導實踐中的巨大作用與重要意義。
4.2 以服務人民群眾為關鍵點,為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供依據
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黨委政府給人民的莊重承諾。當前,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方面還有眾多短板,比如應急建設水平低、公共衛生和臨床醫療之間資源配置不均衡、公共衛生人才缺乏等,這些都可從個例的公共衛生檔案中提煉成功經驗,大力宣傳推廣。一是在公共衛生工程建設上提供經驗支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往往傳染性強、危害性重,需要短時間內建設應急設施,這就要查詢以往的建設工程檔案進行建設,公共衛生檔案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應急隔離點的設置異常嚴格,從下水道的設置到廢物處置,各項措施近乎嚴格。2020年,武漢建設火神山醫院時,就參照當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調閱當時建設工程檔案,推動工程的施工建設。二是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上提供數據支撐。以社區基層為基礎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具有精準高效、動員迅速的優勢,構建大規模的公共衛生應對公共衛生事件大有裨益,也是守護人民健康的基石。通過對公共衛生檔案數據的分析,可以了解衛生人才的人員數量、知識結構等,為衛生人才政策調整提供依據。濮陽衛生部門通過檔案分析近十年來基層機構公共衛生人員變化,數據顯示疾病防控系統從業人員減少7.8%,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衛生院等基層機構人員流失較為嚴重,建議政府加強公共衛生機構防控重大風險防控,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力量,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可。
4.3 以社會宣傳教育為主方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蘊含著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執政理念,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遵循,始終堅定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素材。開發利用好公共衛生事件這部“生動教材”,能夠匯聚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一是深度挖掘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宣講好、傳播好中國故事。在公共衛生事件涌現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要充分運用各種載體,把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講活講透,通過表彰會、報告會、座談會、宣講團、圖文展、專題片等形式,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力量、示范作用和輻射效應,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工作中[3]。二是深入總結成就和經驗,對精神品格作出凝練和解讀。在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中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充分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從檔案中汲取優秀案例,加強這種精神的提煉和升華,表彰先進人物,讓群眾在實踐中感知英雄模范就在身邊,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在疫情防控一線請戰書、入黨志愿書等檔案資料,展現出醫護人員的奮斗精神、團結精神、互助精神、犧牲精神、擔當精神、奉獻精神成為更為真實,能夠激發干部群眾在新時代建功立業。三是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引導人民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檔案中記錄著人民群眾的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精神,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開發檔案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通過宣傳冊、讀本等形式進校園、進社區,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感。有的地方借助疫情防控檔案中的普通人故事,制作“我身邊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圖冊,成為社區宣傳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資料。
4.4 以服務醫學研究為突破口,充分挖掘公共衛生檔案科技價值
公共衛生檔案是重要的醫學研究資料,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挖掘公共衛生檔案潛在價值,助力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一是加強共享機制建設。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強醫學檔案資源共享建設,要求衛生健康部門要完善共享機制,通過建立醫療機構檔案資料數據庫或“云膠片”等形式,推進檔案資料共享。在制度層面上,要明確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的控制權和知情權,并對相關的條文作出具體詳細的說明,使實施具有可操作性[4]。從標準上看,建立公共衛生事件檔案整理、利用和數字化標準規范,為互聯互通打下基礎。從措施上看,要加強安全性防護,對檔案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合規處理,對檔案數據的收集、存儲、加工、使用和傳輸等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安全防護,保障好檔案數據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安全。二是加強檔案數據化管理平臺建設。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ICT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持續建設,給檔案管理帶來了新的技術創新機會。目前,各地的公共衛生檔案還處于隔離狀態,許多臨床數據難以達到共享利用。政府層面在打造公共衛生事件管理體系的同時,加快構建符合實際的檔案數據管理平臺或者數據庫,包括應急預案、歷史數據、病例檔案、專家信息等模塊,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公共衛生檔案資料共享,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優化。要加強科研合作研究,衛生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研討會,加強跨學科研究,最大程度發揮檔案資源在助力醫學進步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郡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檔案管理工作模式探討[J].辦公室業務,2022(04):05.
[2]孫吉,石金樓.新時代公立醫院文化重構研究[J].國際公關,2022(11):18.
[3]求是網評論員.用好抗疫這本“生動教材”[J].紅旗文稿,2020(06):25.
[4]鄒雪晶.“互聯網+”時代電子病歷檔案隱私保護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0(07):25.
作者簡介:王亞麗(1971— ),本科學歷,山東單縣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館員,研究方向:公共衛生檔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