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镕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與以往相比,這次會議的名稱增加了“文化”二字,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也使我國的文化自信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凝聚和引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無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四個自信”,從此之后,文化自信越來越激發起全國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和價值認同感。
我們欣喜看到,今年7月的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上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太陽神鳥”穿越時空翩飛而至,3000年前的金沙石磬被隆重敲響,運動員“踏上”中國蜀錦鋪就的錦繡之路。
今年9月的杭州亞運會,會徽主體運用了扇面、錢塘江、錢江潮頭等中國元素,分別取名為“琮琮”“蓮蓮”“宸宸”的吉祥物設計理念則分別取自于我國文物玉琮、西湖蓮葉和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標志性建筑拱宸橋。
今年10月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將舉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而良渚遺址被認為是東亞最早的國家形態,實證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
中國元素揮灑中國風采,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力量。作為“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新時代文化建設宏偉實踐中展現出強大偉力,在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顯出真理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在未來才能引領中華民族一路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我們也堅信,中國的文化自信也必將給全世界未來發展帶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綿綿不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