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雯
核電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選擇,地位日益凸顯,全社會對核電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相關企業搭建交流研討平臺,通過面對面交流,以期推動解決核電運營面臨的難點、痛點問題,探索新時代核能公眾溝通新路徑等多方面亟待解決的新挑戰,促進行業間共享經驗、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舉辦交流盛會,共話公眾溝通路徑
9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又下簡稱“中廣核”)承辦的2023年(第六屆)核能公眾溝通交流大會在深圳舉辦。本次大會包含核能公眾溝通委員會會議、核能公眾溝通交流大會、第三屆核能公眾溝通明星風采展示等系列活動。
本次大會是在新的核能發展歷史條件下,對公眾溝通工作價值內涵進行深入探討、對具體實踐路徑進行創新探索的一次盛會。大會以提升核能行業公眾溝通水平為宗旨,圍繞新時代我國核能公眾溝通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展開深入交流。
會議指出,做好新時代核能公眾溝通工作,需要做到“三個確?!?。一是確保“絕對安全”,贏得公眾信任。安全是核能事業發展的生命線。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既是首要政治任務,也是對公眾的莊嚴承諾。二是確保“造福人民”,深化企地融合。通過深化合作、鄉村振興等舉措,持續探索企地融合發展新模式,實現國家核能發展戰略、地方經濟發展政策、人民群眾利益訴求的有機結合。三是確?!爸v好故事”,提高溝通效能。要創新宣傳形式,契合公眾溝通習慣,善用網絡資源手段,推動核能知識常態化進課堂、進社區、進云端。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各單位代表分享了在日常工作中總結出的公眾溝通經驗與成效。其中,中廣核黨群工作部主任黃曉飛作題為《責任溝通·透明之道》的主題發言,分享了中廣核“三級進階”打造責任溝通之道、常態化公眾溝通的“8個1工程”,以及新時代背景下講好中廣核高質量發展故事的思考和規劃。
大會期間,與會嘉賓還參加了大亞灣核能科技館云揭幕儀式,并為第二屆核能公眾溝通大使頒發聘書。此外,還宣布了首批云博物館聯建單位并舉行授牌儀式,聘任第二屆核能公眾溝通大使并召開座談會,舉辦核能公眾溝通經驗交流沙龍和大亞灣核能科技館現場參觀等系列活動。
搭建對話平臺,共同提升運營水平
10月10日,第四屆核電運營雙城交流會在中國核電科技館順利召開。據了解,核電運營雙城交流會由大亞灣核電和秦山核電聯合發起并輪流主辦,每年召開一次。秦山是中國核電起步的地方,而大亞灣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秦山和大亞灣在我國核電發展歷程中均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為我國核能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交流會旨在搭建高層對話平臺,分析核電運營面臨的難點、痛點問題,研討核電運營的發展趨勢,促進核電運營的管理提升和技術進步,通過群策群力、相互借鑒、互相幫助,共同提升安全水平和運營業績,推動我國核電安全高質量發展。圍繞“核電運維服務商的培養與協作”,與會單位積極分享各自電廠的先進經驗和良好實踐,共同助力我國核電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我國核電運營業績從優秀走向卓越。
交流會上,與會單位始終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共計十一家單位進行了主題發言,大亞灣核電公司計劃部經理江金華、核安全與執照部經理王立峰分別分享了《堅持質量優先、合作共贏,打造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的運維服務商隊伍》《聚焦安全、守正創新,扎實推進大亞灣公司中系技術規格書投運與應用》相關良好實踐,與會代表們開展了深入廣泛的研討交流。
舉辦核電運營雙城交流會已有四年。四年來,交流會圍繞在運核電廠的核安全責任落實、群堆管理模式、數字化轉型和共同應對發展環境挑戰4個主題做了深度探討,累計分享了設備管理、安全生產管理、風險管理、SHE標準化、改造管控、消防安全等方面的14個良好實踐,為我國核電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借鑒。
鏈 接
大亞灣核能科技館正式開館!
9月25日,在2023年(第六屆)核能公眾溝通交流大會召開之際,中廣核大亞灣核能科技館舉辦云揭幕儀式,正式開館!
大亞灣核能科技館位于大亞灣核電基地,總建筑面積11556.10平方米,布展面積約5600平方米。坐落在半山之間,形似一條盤旋在山間的巨龍,寓意“華龍出?!?。在大亞灣核能科技館能夠全景俯瞰大亞灣、嶺澳一期、嶺澳二期三個核電站,與美麗巍峨的七娘山隔海相望,是整個海灣的視覺焦點。
大亞灣核能科技館由中廣核發展史館、科技創新館、核能科普展館、清潔能源科普館、社會責任館5個部分組成。
中廣核發展史館展示了國家領導人對中廣核的關懷指導,以及中廣核從大亞灣核電起步的發展歷程,對外展現中廣核的成長歷史及企業發展情況。老物件展區以場景還原的方式,陳列了大亞灣時期珍貴的歷史實物和影像資料,為觀眾了解大亞灣核電的歷史提供了一個真切的視角。
科技創新館涵蓋了中廣核科技創新體系,全面展示了中廣核在核能和非核領域的科研成果,包括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數字化儀控平臺——“和睦系統”的模型展示,以及核電機器人展示等。
核能科普展館呈現了全球及我國核電的發展與技術變遷,并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品牌“華龍一號”為核心,首次展出我國最大比例(1:4)的核島與汽輪機模型,為觀眾創造了一個可以身臨其境感受核電工程之宏偉的場景空間。
清潔能源科普館通過四大古國的世界起源說,向公眾展示了人類對基本粒子的探索發現歷程及運用,同時配備了許多互動設備,主要面向學生群體,以此激發學生對核能、科學的興趣。
社會責任館全面展示了中廣核在鄉村振興、節能減排、公眾溝通上所取得的成果,呈現了中廣核各大清潔能源基地的“企業卡通形象”和環保貢獻,并采用“推開門走進千家萬戶”寓意的開門設計,向公眾展示了中廣核國內外各項目與周邊社區和諧共生的友好發展。
整個科技館是面向公眾的大型核能科普展覽館。未來,大亞灣核電核能科技館將發揮核能行業學習、交流和分享的重要作用,推動核能行業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