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云
摘 要:美聲唱法作為一種正統且標準的演唱形式,有著獨特鮮明的演唱藝術特征。通過將其融入其他演唱技巧應用中,能夠促進演唱訓練水平的全面提升,幫助訓練者打下扎實的演唱基礎。在現代合唱訓練實踐中,人們可以通過合理運用美聲唱法進行發聲訓練,基于美聲演唱形式和科學發聲原則強化鍛煉自己的合唱技巧,以此來充分保障合唱訓練效果。本文將進一步對美聲唱法與合唱技巧的融合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美聲唱法;合唱技巧;融合實踐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32-00-03
在合唱訓練實踐過程中,美聲唱法運用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內容,直接關系到合唱發聲訓練水平的切實提升。美聲唱法作為一種科學的發聲訓練方式,通過將其與合唱技巧訓練應用有機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強化演唱者發聲器官的機能訓練,滿足他們對于氣息控制的訓練高要求,還可以有效培養自己良好的藝術審美能力與思想意識。因此,演唱者在參與日常合唱訓練活動時,要善于合理規范使用美聲唱法展開合唱技巧訓練,優化改善自己的合唱訓練方式,促使自己在反復訓練下能夠表現出更加完美的音色。
一、美聲唱法與合唱藝術的發展概況
(一)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最早出現于歐洲國家,與當地音樂藝術事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人類文化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六世紀,美聲唱法在意大利得到了快速發展,之后該種演唱形式被廣泛應用在歌劇作品表演中,深受音樂藝術愛好者的追捧[1]。相較于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對演唱者的專業能力與個人嗓音強度有著更高的要求,演唱者在利用美聲進行發聲演唱時,需要保障自己的聲音足夠清晰和靈活。美聲唱法從聲音方面來分析,是真假聲混合使用,演唱者需要將共鳴腔體全部調動起來,從而產生獨特的音色。美聲唱法在長期發展實踐中形成了以下幾個鮮明特點:(1)合理共鳴。與其他唱法相比,美聲唱法極為強調合理共鳴,其采用的是全共鳴,即混合共鳴、混合聲區以及聲音真假混合共鳴同時出現。共鳴在美聲唱法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演唱者需要通過自己合理控制發聲進行腔體共鳴,以咽喉內腔的打開方式去有效擴充和調節腔體,這就是美聲唱法中最具特點的共鳴技術。美聲唱法通過整體共鳴腔體的共同作用,能夠讓發聲器官振動基音的頻率改變,以此來優化改善人體嗓音、音色以及擴大初始音調的范圍。(2)氣息飽滿。演唱者在利用美聲演唱形式進行表演時,需要確保自己具備足夠飽滿的氣息。在演唱呼吸過程中,演唱者需要讓自己的身心放輕松,注重合理運用嘴巴和鼻子控制呼吸[2]。當呼吸順利達到人體的橫膈膜位置時,那么其發出來的聲音就會比較自然洪亮,氣息也會相對順暢。美聲唱法最常用的就是胸腹聯合呼吸法,演唱者要注意慢吸快呼,口鼻保持同時吸氣,呼氣則是只用嘴。演唱者呼吸時后聲腔要保持挺立的狀態,吸氣時能夠感覺到氣息的運動狀態,其中胸腔、腹腔以及肋骨都會有一種被打開的感覺。(3)吐字清晰。美聲唱法對吐字清晰有著嚴格的標準要求,在美聲演唱過程中,每個演唱人員都必須做到快速咬準字音,合理控制好口咽腔的母音,以此來確保美聲演唱的連貫性。只有準確清晰的咬字發音,才能夠表達出原歌曲的藝術文化內涵,促使聽眾產生良好的共鳴。美聲演唱吐字主要分為元音和輔音,演唱人員在演唱中要注意這兩個音節的清晰分明,其中元音的發音要飽滿有力,輔音的發音要清晰。
(二)合唱藝術
合唱藝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是一種適于大眾參與、深受民眾青睞的音樂表演形式,其音樂風格多樣、表現手段豐富,要求歌唱群音響的高度統一與協調。根據不同的人聲,合唱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同聲類型,另一種是混聲類型。前者同聲合唱包括男聲合唱、女聲合唱以及童聲合唱,后者混聲合唱以混聲四部合唱最為普遍。合唱藝術事業在我國已經經歷了四十年的發展實踐,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無論是在合唱技巧上,還是在合唱藝術性上都有著明顯的進步。合唱藝術表演中所運用到的技巧與美聲唱法技巧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同時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首先,演唱者在合唱訓練表演實踐中,需要注意準確進行呼吸和相應調節,除了要合理規范使用胸腔進行呼吸與發力,個人的腹部、腰部以及背部等也都要進行相應發力。演唱者要保持自己的氣息穩定在腰部和腹部之間,充分保證自己的氣息深度和相應能量,從而為接下來的合唱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其次,演唱者還需要注意自己發聲的位置與強度,如果自己是演唱高音,那么就要讓聲音位置保持在頭腔處,如果是演唱中低音,則要讓聲音位置保持在胸腔與頭腔的結合處。演唱者在具備一定的氣息調節基礎后,可以適當提升自己的發聲強度,強度大小要保持在自己的氣息之上。
二、美聲唱法對合唱技巧訓練的主要作用
在合唱基礎訓練中,聲音訓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當每個演唱人員熟練掌握合唱技巧并進行合理發聲時,其才能夠充分保障整體合唱效果。演唱者在實際合唱表演過程中的發聲技巧與整個合唱整體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每個演唱者都必須高度重視自己的合唱技巧訓練,要以美聲唱法展開規范發聲訓練,促進合唱技巧應用效果的提升。美聲唱法對合唱技巧訓練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加強呼吸支持。在科學規范的美聲唱法訓練下,演唱者能夠強化訓練自己的發聲器官機能,有效增強演唱長句時聲音的連貫性,避免由于氣息的中斷而影響到整體合唱表現效果。美聲唱法與合唱技巧訓練的融合,能夠讓演唱者切身體驗感受到共鳴聲音與聲音力度的對比,在反復訓練中演唱者自身的發聲器官肌肉能夠得到充足的鍛煉,這樣一來當演唱者進行合唱表演時就能夠靈活運用發聲器官的肌肉,同時保障發聲的力度[3]。美聲唱法對演唱者的合唱技巧訓練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個演唱者都要做到吐字清晰有力、聲區統一,在長期美聲唱法實踐訓練下,演唱者的合唱技能應用水平會顯著提升,起到良好的聲音訓練促進作用。(2)完善聲樂技巧訓練方式。合唱隊伍通過以美聲唱法作為合唱技巧的基礎訓練,能夠幫助演唱者完善自我聲樂技巧。演唱者個體或多或少在聲音上都是存在一些缺陷的,為了能夠幫助自己彌補不足之處,就可以通過加強美聲訓練,讓合唱隊的每個隊員在音樂藝術審美與思想意識上朝著一個方向發展,促使最終表現出來的合唱聲音效果是和諧統一的,突破以往個體聲音的局限性。合唱隊的訓練指導者要善于組織合唱隊伍有序規范開展美聲唱法訓練活動,科學引導每個隊員樹立起正確的聲音觀念。美聲唱法對聲音的評價標準要求是一致的,將美聲唱法與合唱技巧運用融合起來,能夠大幅提升聲音的表現效果。
三、美聲唱法在合唱訓練中的體現
(一)基礎訓練
在合唱訓練實踐中,美聲唱法可以作為一種科學的發聲訓練方法,合唱指揮可以利用該種演唱形式組織學員展開基礎訓練。美聲唱法廣泛采用的呼吸方式是胸腹聯合式呼吸,演唱者在呼氣時腹部放松但不要用力收縮,胸腔保持住擴張的狀態,其重點在于橫膈膜用力,將氣息由肺部擠出,完成發聲過程。胸腹聯合式呼吸是當前演唱訓練中最為理想的一種呼吸方法,在合唱基礎訓練中采用該種呼吸訓練方式,能夠幫助學員打下扎實的合唱基礎,為他們后續熟練掌握合唱技巧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相較于個體演唱,合唱藝術對音樂表現感染力有著極高的要求,美聲唱法在合唱藝術表演中的運用則能夠達到這一目的,能夠促使合唱聲音更為動聽美妙[4]。在合唱基礎訓練過程中,如果是單一采用直聲演唱方式,會導致學員整體發出來的音色是單調乏味的,會很大程度限制合唱藝術表演的張力,難以充分體現出合唱的高低音效果,不能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合唱藝術發展強調的是整體歌唱效果,不能說某個體的聲音是極為突出的,而是要求所有的合唱表演者發出來的聲音是和諧統一的,倘若存在個體的聲音較為獨特,那么就會打破這份合唱表演的和諧感。
(二)聲音訓練
在合唱團日常訓練中,每個隊員在發音上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克服掉這些發音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合唱團的舞臺整體表現效果。在合唱發音技巧訓練上采用美聲唱法,能夠科學解決不同隊員在發音上存在著的各式各樣問題。一位優秀的演唱者,其勢必會有著美妙的音色,能夠打動聽眾的內心。美聲唱法就極為講究演唱者所釋放出來的音色之美,演唱者不單單要熟練掌握各種演唱技巧和方法,還必須注重投入個人豐富的思想感情,以情帶聲,這樣才能夠讓歌唱表演更具感染力[5]。以美聲唱法中的哼咽音練習為例,演唱者要注意其口訣是:小腹收縮人站定,胸部飽滿有精神,臉帶微笑露上牙,脖子繃緊不松勁,小腹一拎像喊人:噯、噯、噯。這個噯音有點像英語的音標ei音,感覺聲音好像是在眉心處發出來,從鼻子后面直通頭頂。當噯音練熟了,就可以加入音階訓練,這樣聲音訓練效果就會更加明顯。合唱團隊員在咽音練聲法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結合其他常規的美聲訓練方法,這樣才能促使合唱隊的整體演唱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通過美聲唱法展開合唱技巧訓練,是為了能夠全面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整個合唱團的演唱風格并不會受其太大的影響。無論合唱隊演唱的是民族歌曲,還是通俗歌曲,美聲唱法更多是針對某一項演唱技能來訓練,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風格可以根據自身特點熟練運用不一樣的音色。美聲唱法對聲音的訓練,不僅不會影響到合唱團原本統一和諧的演唱風格,還會促使整個合唱團的技術發揮變得更加全面。
(三)結合合唱特點展開訓練
合唱隊在利用美聲唱法進行合唱技巧訓練時,除了要注重合唱隊員的基礎訓練和聲音訓練,還必須科學結合合唱本質特點展開實踐訓練。比如,在日常合唱訓練中,存在一些合唱人員在進行高聲演唱時會有聲音發緊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未將喉結完全打開,抑或是演唱者自身的呼吸器官機能不夠強大造成的。此時,就需要針對合唱技巧應用不足,合理采用美聲唱法展開訓練,不斷拓展自己的音域,并且讓自己的音色變得更加優秀。又比如,在合唱團弱聲訓練中,指揮可以組織合唱團隊員利用美聲唱法展開弱聲細致訓練。經過長時間的弱音美聲訓練,能夠促使合唱隊員養成良好的合唱發音習慣,并提升他們的演唱綜合素養。此外,弱音訓練可以促使合唱隊員的聲帶始終處于一種輕機能的狀態,能夠起到保護嗓音的重要作用。當合唱隊在表演一些較長的旋律連貫的樂句時,可以采用美聲唱法中的循環呼吸法,這樣不僅能夠讓曲子演唱變得更加自然順暢,還可以延續曲子的情感情緒傳遞表達,避免由于氣息問題導致長句歌唱的中斷,給聽眾帶來不好的聽覺感官體驗。
四、美聲唱法與合唱技巧的融合實踐
(一)美聲歌唱姿勢與合唱技巧的融合
在合唱技巧訓練實踐中,正確的歌唱姿勢尤為重要,會直接影響到合唱表現水平。因此,合唱團指揮在日常訓練活動中,可以指導學員利用美聲唱法的歌唱姿勢進行合唱技巧學習。美聲唱法強調在歌唱中要保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最自然的平衡狀態。比如,在站姿歌唱方面,學員要讓自己的身體維持一種自然站立狀態,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呼吸,促使自己能夠快速進入一個最佳的積極歌唱狀態。男學員在利用美聲唱法進行合唱技巧訓練時,要讓自己雙腳打開同肩寬,身體重心放在前腳或者后腳上。而女學員的雙腳則要保持前后分開的狀態,身體重心放在一只腳上即可。此外,學員在歌唱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腰部直立,小腹微微往后收,雙手自然下垂,雙肩自然打開往后進行適當延展。在坐姿歌唱方面,學員的臀部要坐在椅子靠外的三分之一處,讓自己的背部保持向上自然直立狀態,不能懶散地靠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面上即可。身體其他部分的要求與美聲唱法中的站姿保持一致。
(二)美聲吐字咬字與合唱技巧的融合
在美聲唱法中,正確的吐字咬字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歌唱技巧,通過將該技巧與合唱訓練融合在一起,能夠幫助合唱隊員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合唱技巧應用水平。美聲唱法中吐字咬字主要包括三大要素,首先,字頭清。在合唱發聲訓練時,指揮要讓每個學員正確認識到字頭作為聲母或者輔音發音的起始,保持字頭發音清晰有力的重要性。當合唱團在唱高亢有力的歌曲時,那么字頭發音就必須結實有力,隊員要讓自己口腔內部的肌肉保持一定的緊張感。其次,字腔正。合唱團隊員在唱歌訓練時,要注重每個字的正確發音,促使字與聲聽上去能夠給人一種具有靈活彈性且清楚干凈的感覺。在歌唱過程中,演唱者要保持住母音,讓音韻進入共鳴腔體,促使發出來的聲音是圓潤飽滿、洪亮松弛的。最后,字尾準。字尾指的是韻母尾部的元音或者輔音,演唱者在完成正確咬字的字尾的過程叫作歸韻。
五、結束語
美聲唱法與合唱藝術有著一定相似之處,兩者之間處于一種相互交織的狀態。在合唱技巧訓練實踐中,合理運用美聲唱法,能夠幫助學員打下扎實的歌唱基礎,促使他們的聲音訓練能夠獲得均衡與協調,全面提升自身的合唱水平。
參考文獻:
[1]賴靜.美聲唱法演唱與合唱技巧的借鑒與融合探析[J].明日風尚,2016(23):377.
[2]岳世一娃.美聲唱法演唱與合唱技巧的相互借鑒[J].大舞臺,2016(02):102-103.
[3]吳芃.民族美聲唱法在合唱中的運用[J].中國文藝家,2017(11):32.
[4]熊彥博.文化館合唱訓練中美聲唱法對聲音的影響[J].參花(上),2020(11):144-145.
[5]劉營光.美聲唱法對合唱聲音訓練的作用[J].藝術大觀,2022(2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