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鐘萬勰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工程力學與計算力學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鐘萬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12日7時05分在大連逝世,享年89歲。鐘萬勰先生長期從事工程力學與計算力學理論、算法和軟件的自主創新研究,取得了多項我國原創的、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是我國計算力學學科和計算力學教育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推動我國工程設計進入計算力學時代的先驅之一。
奪冠者?王浩
10月28日,浙江杭州。杭州亞殘運會田徑4×100米混合接力比賽中,由周國華、王浩、文曉燕和胡洋組成的中國隊以45秒78的成績創造亞洲紀錄奪冠。亞殘運會上的4×100米混合接力,由兩名男運動員和兩名女運動員組成,且先后順序依次為視力障礙運動員(T11-13)、肢體殘疾運動員(T42-47,T61-64)、中樞性運動障礙運動員(T35-38)、輪椅競速運動員(T33-34,T51-54)。身披國旗合影后,運動員王浩單手將國旗疊得整整齊齊,這一幕讓人動容。
感動者?趙小平
11月15日,貴州黔東南。54歲的趙小平是一名聽障兒童語言康復訓練教師,2009年他輾轉來到凱里創辦了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由于這項工作在當地剛起步,在與孩子家長溝通、學校的各項管理、飲食不規律等多方面壓力下,2011年趙小平確診直腸癌。盡管如此,他仍堅守在講臺,至今已經幫助了600多名聽障孩子。他說:“我在與時間賽跑,想讓更多的孩子走出無聲世界,能多活一天,就多幫助一個孩子。”
發言者?東西
11月19日晚,“2023中國文學盛典·茅盾文學獎之夜”在浙江桐鄉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楊志軍的《雪山大地》、喬葉的《寶水》、劉亮程的《本巴》、孫甘露的《千里江山圖》、東西的《回響》5部長篇小說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廣西作家東西在獲獎感言中說:“大家好,我是東西,來自廣西。十多年前,我就想寫一部關于情感推理的小說,但我的認知水平,還不足以讓我動筆。寫作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它還包括歷練、命運以及由命運刺激而產生的思想,仿佛煲湯,得用文火慢慢地熬。不著急,創作也需要自然地生長。所以,我感謝命運的賜予,感謝那些撞擊我心靈的事件,感謝讓我產生《回響》的靈感的人們,并感謝這部作品的共鳴者和欣賞者。在寫作過程中,當我打開自己,與人物感同身受的時候,我就從心靈找到了現實,在罪里找到了罰,在逃避里找到了責任,在猜疑中找到了信任,在內疚中找到愛。生活的復雜,需要復雜的寫作技術去照亮。我想,我正攀登在這條寫作的道路上。謝謝大家。”
獲獎者?李珈西
近日,李珈西導演在山西大同拍攝的影片《歲月的童話》獲得2023年柏林獨立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影片也入圍了第十五屆澳門國際電影節。影片由李珈西、郭瀟涵聯合導演,謝強、李潔擔任總制片人,張彪、張洛晨擔任制片人,楊千懿、李雪婷聯合制片,李珈西、姜煥文、劉軒宇、賀琳晴、王石蘭、王夢瑩、高嘉澤、陳芊羽等主演。李珈西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國內地女演員、導演、編劇、制片人和作家,太原師范學院客座講師,2013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表演與導演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