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向梅 廣西水產畜牧學校
社會在發展的同時,對烹飪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中職院校是培養優質烹飪人才的重要陣地,但是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中職院校烹飪教育的理念、方法都顯得較為陳舊,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烹飪專業教育發展的需求。因此,分析探討中職烹飪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的改進策略,已經成為中職院校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職院校烹飪教育的目標,其次闡述了中職院校烹飪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策略,希望為提高中職院校烹飪教育水平獻計獻策。
在新時代背景下,中職烹飪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的烹飪人才。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開始希望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美食,但是在現階段,中職烹飪教育仍然存在較多不足,所培養的人才創新能力較弱。因此,中職教師在開展烹飪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課程內容、學校資源、學生需求,對教學的理念、方法等進行創新,這樣才能通過烹飪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的烹飪人才。
烹飪專業本身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烹飪教育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相應的技巧,還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讓他們充分掌握烹飪的精髓,傳承優秀的烹飪文化,成為相關領域的佼佼者。因此,中職院校烹飪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還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讓他們充分體會到烹飪的魅力,激勵學生積極地學習與烹飪相關的理論知識,掌握制作美食佳肴的技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們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地進入社會就業,通過為人們提供烹飪服務,讓人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為了更好地開展烹飪教育,很多中職院校都采用了“師徒制”的方式進行傳道授業,由技藝精湛的師傅帶領學生,幫助學生逐步掌握烹飪的要領。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工匠精神”的傳承,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讓他們以嚴謹、細致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發自內心地熱愛烹飪。除此之外,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中職院校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他們在學習傳統烹飪技巧的基礎上,自主創造新的技巧,研發新的菜品,促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成長為整個行業的翹楚。
中職院校教育不同于其他學校,更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中職院校開展烹飪教育最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具備一技之長,從而在畢業后能夠快速地在社會上立足。因此,中職院校烹飪教育要注意將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要通過烹飪教育讓學生對就業前景形成較為清晰的認知,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定位,或者制定更為精細的培養目標,讓學生在掌握烹飪技巧的同時,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環境。
烹飪專業學習內容大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只有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積累大量的經驗,提高自身能力。從學生的角度來講,無論實際操作是成功還是失敗,同樣都極為珍貴。失敗可以讓學生從中汲取教訓,而成功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因此,在中職烹飪專業教育中,實踐課程極為重要。但是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部分中職院校理論課程所占比例過高,而實踐課程所占比例過低,難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導致學生自身實際操作能力不足,這不僅影響了中職院校烹飪教育的效果,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在上課時,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是簡單地將書面知識灌輸給學生,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了解了部分烹飪知識,但是在烹制菜品時仍然顯得十分生疏,無法獨立完成相關工作。
現階段,部分中職院校在開展烹飪教育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由教師講解制作菜品的步驟,然后進行示范,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很少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傳統的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目前在中職院校接受烹飪教育的學生多以“00后”為主,他們從小接受網絡的熏陶,可以通過不同的媒體從網絡中獲取大量的信息。在教師開始講解之前,部分學生甚至已經在網上看過相關的視頻,對于教師按部就班的講解明顯缺乏興趣。部分學生甚至會認為自己無法從教師那里學到新的知識,因此不愿意努力學習。這樣一來,烹飪專業的課堂教學效率就會大幅度下降,無論教師如何努力,也無法完成烹飪專業教育的目標。
中職院校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烹飪人才,因此,教師的專業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烹飪教育的質量。但是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部分中職院校教師自身能力不足,難以滿足崗位要求。還有部分中職院校教師的觀念較為陳舊,在教學時僅限于傳統菜色及烹飪技巧的傳授,很少主動進行創新,導致烹飪教學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得到廣泛運用,但是部分中職院校教師未能認識到現代媒體技術的重要價值,很少主動學習新的技術,自身技能水平不足,在教學實踐中無法靈活地運用媒體技術,使得中職院校烹飪教學改革成為空談,難以落到實處。
如今,部分中職院校烹飪專業的課程設置基本沿用舊例,很少根據時代的需求加入新的內容。與此同時,在傳授烹飪技巧時,部分教師僅限于課本上的內容,并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在學習烹飪技巧時,學生雖然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但很少進行主動的探索與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個人的成長空間受到限制,學生在就業后也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自身競爭力不足,難以適應復雜的市場形勢等。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職烹飪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藝,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和創新精神,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價值,從而促進學生不斷成長。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職院校烹飪教育過于保守,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很少反思烹飪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地進行變革,這也是中職烹飪教育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中職院校烹飪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烹飪人才的能力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優秀的烹飪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過硬的技巧。因此,中職院校烹飪教育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對教學的理念進行革新。首先,中職院校要重視實踐課程。部分中職院校在開展烹飪教育時,通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在開展實踐教育時,流于形式,未能結合不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中職院校需要提高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實踐教學,并通過實踐教學顯著提高學生的能力。其次,教師要兼顧理論知識傳授與實用技能培養。對中職院校烹飪專業學生而言,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同樣重要,學生只有在夯實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真正成長為優秀的烹飪人才。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觀念,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技能,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最后,中職院校要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部分中職院校通常都是在校內開展烹飪教育,但是學校的環境較為封閉,而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后所面臨的工作環境極其復雜。因此,很多學生憑借在學校獲得的技能,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工作,甚至會因自身實力不足而被淘汰。因此,中職院校在開展烹飪教育時,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積累更多的經驗,顯著提高自身能力。
目前部分中職院校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要想提高中職院校烹飪教學的水平,教師就需要不斷地創新教學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嘗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比如,在講解菜品烹制方法之前,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菜品的圖片及菜品制作的過程,也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學生烹制菜品的整個過程錄制下來,然后進行慢速回放,幫助學生發現烹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從而提高學生的烹飪水平。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開展烹飪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共同制作一道或者幾道美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從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最后,教師可以在示范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雖然中職烹飪教學的內容以傳統菜品的制作為主,但是這樣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創新,如讓學生嘗試著烹制不同的食物,也可以激勵學生運用自己的創新思維,研究新的烹飪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中職烹飪專業教育中,教師是最為關鍵的角色,教師自身的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效果。因此,中職院校需要在開展教育工作的同時,應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教師的素養。首先,中職院校要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中職院校需要結合本校情況,制定嚴格的培訓計劃,定期對烹飪專業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確保教師能夠出色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其次,中職院校要定期對教師進行考核,督促教師認真學習。除校本培訓之外,教師平時也需要自主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研究新的菜品。因此,學校需要加大對教師的考核力度,促使教師積極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最后,中職院校要安排教師學習掌握新的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種新的信息技術不斷涌現,中職院校要鼓勵教師積極學習新的信息技術,并在教學中進行靈活運用,從而提高烹飪教師的媒體技能水平,幫助教師更好地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近年來,國家積極實施“鄉村振興”策略,我國鄉村地區經濟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很多中職院校學生在畢業之后會選擇回到鄉村創業或者工作。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中職院校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其投身于鄉村經濟建設。首先,中職院校可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烹飪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烹飪技能,學以致用。因此,學校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理念,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強化學生的技能。在具體的實踐中,中職院校可以和地方餐飲協會或者著名的餐飲企業合作,讓學生有機會前往餐館、酒店學習當地的特色菜、招牌菜的制作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其次,中職院校可通過各種形式的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中職烹飪教育中,不同形式的廚藝大賽是發揚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中職院校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的飲食文化習慣,舉辦廚藝大賽,通過比賽的形式考核學生學習的成果,并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激勵學生積極創新。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地觀察、分析,及時把控學生的情況,并給予正確的指導,從而充分發揮通過比賽提高學生能力的作用。最后,中職院校可通過“專創融合”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鄉村振興時代背景下,鄉村地區對烹飪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機會,帶領學生創業,引導學生制定詳細的創業計劃,深入當地的鄉村地區,了解民間餐飲文化習俗,充分利用當地獨有的食材,制作精美的菜品,吸引食客前來品嘗,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以滿足社會需求是中職院校烹飪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部分中職院校烹飪專業教育出現了一定的問題。要想有效提升中職院校烹飪教育的質量,中職院校就需要認真分析烹飪專業教育的不足之處,并從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師資素養、發揚創新精神等多個方面著手,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新的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水平,從而為新時期烹飪行業發展輸送更多的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