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是陜西嵐皋山區的主導特色產業。近年來,隨著該縣魔芋種植業的發展,魔芋病蟲害的發生呈增長趨勢,給魔芋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為有效控制魔芋病蟲害的發生,將損失控制到最低程度,確保魔芋綠色生產和質量安全,保證消費者能享用到健康安全的魔芋綠色食品,現將魔芋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介紹如下:
魔芋生產中的病害主要是細菌性軟腐病,其次是根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葉枯病,一般很少有真菌性白絹病發生。在生產實踐中,只要有效預防魔芋軟腐病的發生,其他病害也基本能夠得到控制。魔芋生產中常見蟲害主要是豆天蛾、甘薯天蛾、斜紋夜蛾、螻蛄、地老虎、蠐螬等。在生產實踐中,只要抓好相應的種植管理措施,就能有效預防這些蟲害的發生。
(1)地塊選擇。魔芋種植的地塊選擇對抑制和預防病蟲害發生尤為重要。要選擇背風向陽、半陰半陽、透氣良好、土層深厚、土壤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含量高的沙壤土、壤土地塊栽培魔芋。一般前茬作物為小麥、蕎麥、大豆、玉米、豌豆的地塊適合種植魔芋,切忌選擇前茬作物是蔬菜、薯類的地塊,否則,魔芋很容易發生病蟲害。
林下種植魔芋宜選擇豆科樹木、蔭蔽度40%~55%、根瘤菌含量多的樹林,以有效抑制和預防魔芋病蟲害的發生。
(2)土地整理。冬季翻耕土地深30~50厘米,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便于積累水分和養分。土地經深耕后,土質疏松,再利用冬天冰霜雪水低溫對病菌和蟲卵的殺滅作用,破壞病蟲害傳染源適宜的生存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消毒處理。魔芋種植地塊的消毒處理是阻隔和消滅病蟲害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可結合冬季土地深耕一起操作。
生石灰消毒法:按100克/米2左右的用量將生石灰撒入土中,用量不可過大,以免土地酸堿度失調。
草木灰消毒法:按200克/米2的用量將草木灰均勻地撒在地面,結合深耕翻入土中即可。
堆土燒火熏蒸法:將干雜草、秸稈、樹枝、荊刺等整理好,再將肥土堆放在上面進行熏燒,利用熏煙達到消毒效果;將熏過的肥土再澆上腐熟的人糞尿或沼液(1000公斤熏燒的肥土澆人糞尿或沼液100公斤)后用農膜覆蓋,保溫消毒后備用。
(1)立體栽培。主要是采取糧—芋間作套種、林下種植、壟作栽植等方式進行立體栽培。魔芋株行距選擇30厘米× 50厘米、30厘米×40厘米或30厘米×30厘米,保證每畝基本苗在2000~2600株。
糧—芋間作套種一般采取魔芋—玉米、魔芋—油菜—玉米間套作;林下種植一般采取刺槐樹—魔芋、果樹—魔芋、桑樹—魔芋等方式間套作;堆坑壟作栽植主要是指利用房前屋后、溝坎路邊、露地瓜棚架下等零星土地栽植魔芋。
采用以上方式栽培魔芋,地塊蔭蔽度均要保證在40%~50%。種植魔芋的廂面呈立體型,一般以廂面長1~2米、寬1.0~1.5米、高60厘米的標準栽植魔芋,以利通風透光和方便管理,達到預防魔芋病蟲害發生的目的。
(2)種芋精選與消毒處理。選用1~2年生、外觀鮮嫩、表皮光滑、芽眼淺、頂芽短粗、重量200克以下的健壯種芋或芋鞭(魔芋牛蒡莖)作為種魔芋栽培。
魔芋種的消毒處理:采用煙熏法消毒,熏炕期間保持溫度7~12℃、濕度60%~80%為宜。種植前將種芋放在陽光下攤曬8~12小時,并撒上草木灰或生石灰呈薄霜狀,其間翻曬1~2次即可。
(3)隔土用肥。種植魔芋要以施用腐熟有機肥為主,配施磷、鉀肥,實行深槽施肥。每畝施有機肥7000公斤,即每平方米種植魔芋地塊用肥10公斤,每株用肥1.5公斤以上。種植時,開溝槽深30厘米后施入50%的腐熟有機肥,在放入種芋后將另外50%的腐熟有機肥蓋在種芋上面,最后蓋土20厘米厚,隔土用肥,以預防魔芋病蟲害的侵染。
(1)表土消毒與人工除草。魔芋栽植15~20天后結合表土消毒進行一次人工除草。消毒材料用生石灰、草木灰、硫黃粉按體積40∶40∶3的比例配成消毒粉,每畝用量40公斤,均勻撒在魔芋地塊上;淺耕除草深5~10厘米,做到不傷魔芋芽即可。
(2)配制毒液肥灌根。在魔芋芽苗出土后進行毒液肥灌根。用沼液或腐熟糞尿液每100公斤加入4公斤大蒜汁,再放入3公斤的干烤煙葉,浸泡1~2天后取液灌根,每株用液量100毫升左右。根據田間實際情況,可10~15天進行1次灌根,以達到防治效果。
(3)葉面施肥與人工撲殺害蟲。魔芋葉面施肥(藥)主要是撒草木灰、噴施沼液、噴施配制的烤煙液及大蒜汁液等生物原液,一般在魔芋植株葉片散盤后每周進行1次。撒草木灰時要將魔芋植株與地塊均撒至薄霜狀,噴施生物原液時要將魔芋葉柄、葉面、葉背全部噴濕。對于地上蟲害,在魔芋生長期間,結合撒生石灰防蟲進行人工撲殺,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