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鄧芯怡 余潔
(東華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江西南昌 330013)
2019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把發展高質量的文化產業作為主要目標,并在文化產業稅收優惠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實現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產業結構,而財稅金融政策作為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為產業技術創新、質量升級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這說明江西省要想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就離不開財稅金融政策的支持。在此背景下,江西省相繼出臺了《江西省文化產業項目扶持管理辦法》《金融支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中小文化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
江西省是文化名省,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等資源,例如廬山、三清山、龍虎山等名山勝景,白鹿洞書院、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井岡山革命舊址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這些資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基礎,文化建設與發展是推動江西省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省出臺了許多方針政策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文化事業品質也不斷提高,為江西省的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根據江西省統計局數據統計可知,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全省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營業收入已達4191.72億元,是2012年的2.9倍,年均增長12.4%。江西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不斷增長,達到2967.9億元,排名全國第11位、中部地區第3位,較2020年增加了477.43億元,增長了1.19倍,增速在全國位于前列。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省文化產業在GDP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2021年,江西省文化產業貢獻的增加值達1275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約為4.3%,較2012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其中,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達到1156.17億元,同比增長9.4%;文化旅游產業的營業收入為727.54億元,同比增長21.2%。數字文化產業、文化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發展迅速,成為江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江西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在2017—2021年不斷增長,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2021年到達2097家,較2017年增加801家。此外,江西省還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如“廬山云?!薄艾幚铩薄摆M南竹編”“潮汕小吃”等,這些品牌的建設與推廣也為江西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文化產業增長勢頭強勁的同時,文化核心領域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支撐整個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2021年,江西省的文化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為1024.08億元,較2020年增長了14.2%;文化相關領域包括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裝備生產、文化消費終端生產三個行業,實現營業收入為1943.85億元,較2020年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18.7%。此外,江西省文化服務業不斷向好發展,呈現規模、增速、比重三提升的態勢。2021年,江西省共接待游客1.47億人次,旅游收入達到1.42萬億元。2021年,江西省共有903家文化服務企業,較2018年增加191家,營業收入達到507.75億元,增長88.41%;在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例達17.11%,比2018年增長0.4%,如表1所示。

表1 江西省規上文化服務業情況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正是構建良好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充足、高品質的文化設施,不僅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還有助于提升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促進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江西省各級政府大力扶持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和文化消費的需要。江西省萬人擁有的群眾文化設施建筑面積、藝術表演團體、公共圖書館總藏量、藝術表演場所逐步增加。江西省藝術表演場所的數量由2015年的57家增至2020年的77家,增長了35%;公共圖書館的總藏量從2015年的2159萬冊增加到2020年的2857萬冊,這一時期圖書館的藏書量增長了32%。2020年,江西省文藝表演團體由2015年的236個增至380個、每萬人擁有群眾文化設施建筑面積從2015年的235平方米增至267平方米,增幅達14%,如表2所示。這些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質和文化享受,豐富了江西省的文化資源,還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表2 江西省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隨著江西省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文化環境的逐漸改善,人們更加注重文化內涵,追求文化享受。江西省人民近幾年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文化需求呈上升趨勢,文化消費也呈逐年增長趨勢。由表3可知,江西省人均公共圖書館的藏量從2015年的0.47冊增至2020年的0.63冊,增長了34%;公共圖書館參與聽課人數由2015年的240,000人次增至2020年的260,000人次,同比增長8.3%;公共圖書館的讀者總量則由2015年的1258萬人次增至2020年的1396萬人次,增加了11%。此外,2020年全省規上文化服務企業的營業收入較2015年增長了212.48%,同比增幅明顯。當代人民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促進了我國公共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促進了文化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如表3所示。

表3 江西省文化消費情況
近幾年,江西省政府每年都會專門撥出一筆專項經費,通過專項補助、貼息、獎勵等方式對文化企業進行支持。2020年的文化產業領域專項資金為5000萬元,2021年文化產業領域專項資金為5920萬元。同時,以2022年江西省財政預算為例,全省一般公共預算開支為7288.3億元,其中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的開支是123.4億元,只在政府總開支中占有1.7%的比例。
相比之下,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支出比重更高,表明江西省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看似很大,但在總投資中所占比重很小。實際上,我國的文化產業融資渠道比較單一,比如政府投資,中央、地方政府通過調節公共預算的方式投資文化產業,目前尚未形成資金來源多元化的局面,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扶持。此外,在政府投入的過程中,國家和地區對文化產業基金的投入缺乏系統性,各自為政,造成了層次混亂、不同設置的現象。同時,因政策不一致,各級地方政府在財政投入政策的執行效率方面受到了影響。
文化企業通常需要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生產、推廣等活動,當前江西省文化產業主要融資渠道為商業貸款,其他形式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如債券融資、創業投資基金、保險等,但銀行在貸款時往往需要提供擔保、抵押等條件,且貸款額度有限,難以滿足文化企業的需求。此外,銀行在制定貸款政策時往往以傳統制造企業為主要考慮對象,對文化企業的特殊性質并未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支持。由現有的文化企業分布情況和規模大小可知,江西省的文化產業相對其他文化大省來說,還處在相對較低的發展階段,其文化產業組織總體上都是中小型的,暫時還沒有領軍企業。許多中小型企業存在財務狀況不太穩定、財力方面較為薄弱的問題,經營風險較大。因此,銀行對文化企業的貸款通常持謹慎態度,導致江西省文化企業出現融資難的問題。同時,中小型企業內部往往存在大量無形資產,少有抵押物,加上文化產業項目投資周期長、見效慢、投資風險較大,很多投資機構存在風險偏好低的情況,對文化產業項目的投資熱情不高。再加上,江西省文化產業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市場化程度不高,很難引起投資機構對該領域的投資興趣,都導致江西省文化產業的融資渠道相對狹窄、融資難度較大。
根據《江西省文化產業促進條例》,文化產業企業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往往廣泛適用于所有企業,缺乏對文化產業企業的特殊性和針對性。例如,文化產業企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研發、創作、策劃等環節,這些環節的稅負較高,然而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并未給予這些環節更多支持和優惠。此外,文化產業企業的收入來源較為特殊,往往依賴特定項目的投資和回報,但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并未考慮到這一點,缺乏對文化產業企業特殊收入模式的支持。江西省現有稅收優惠政策的細節也存在問題。例如,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雖然有相應文件規定,但很多企業不知道如何操作,也沒有相應的指導,導致這些政策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和執行。此外,有些政策可能只是短期試水措施,沒有長遠的規劃和安排,這樣一來,政策的效果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很多文化產業企業并未真正受益于這些政策。
江西省作為既有豐富文化資源,又有大量人口的省份,在追求發展高質量文化產業的同時,具有很強的可開發性。江西省內的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專項資金的形式來確保項目實施。文化產業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而江西省當前文化產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設更多的文化設施,提升文化場館的品質和水平,為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提供更好的場所和環境。政府應根據市民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拓展各類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持,而江西省當前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相對薄弱,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持相關高校開設文化產業專業,并對文化產業人才進行培訓和支持,提高其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文化創意產品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江西省當前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面臨著較大困難,需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提升江西省文化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政府可通過設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設立文化產業項目申報評審機制等方式,加大對優質文化項目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在促進中小規模文化企業發展時,政府可通過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積極推進“轉企升規”政策,引導具有發展潛力的個體工商戶進行現代化改造。
為了更好地促進江西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江西省政府應加強與文化產業企業的溝通和理解,根據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和需求,針對性地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文化產業企業的稅負,鼓勵和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財政部門還可以通過制定獎勵政策等方式,進一步激勵文化產業企業的創新和創造力,推動江西省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江西省在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時,需要更加注重針對性,以滿足文化產業不同領域和階段的發展需求。同時,為推動江西省文化產業的轉型與快速發展,建議對不同行業實行不同稅率。
在文化產業領域,從傳統的文化產業轉移到高端的文化產品,對其實行較低的所得稅稅率。鼓勵開發新型的文化,最大程度地為擁有最先進的技術的公司提供稅務優惠。在政策和法規方面,應盡早出臺政策法規,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還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的稅收優惠,為創新型企業減輕稅收負擔,加快發展。稅收優惠是對企業的一種間接補助,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公司的資金不足,但我國在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時,只把文化行業作為目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反而會助長其管理惰性。所以,在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時,江西省可根據不同的文化產品種類給予適當優惠,特別是煙花爆竹等污染環境的傳統文化產業,應降低對其的稅費補貼;對于文化產業中的創意設計、文化創意產品等重要領域,可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給予更長的免稅期限、更高的稅收減免額度等,以激勵企業在這些領域進行更多投入和創新。此外,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文化企業,可采取免征所得稅、減半征收營業稅等措施,以降低其經營成本和負擔,促進其發展壯大。此外,充分運用稅收返還政策,對發展較快、較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費返還,以促進其發展壯大,并為其提供融資支持。
江西省政府可通過設立文化產業風險共擔基金,承擔一定比例的文化產業企業風險,提高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意愿和信心。同時,可以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向文化產業領域投資,提高文化企業融資渠道的多樣性。政府引導基金可發揮風險投資的作用,對文化企業進行投資支持,幫助其實現更快速的發展。此外,江西省政府在支持創新型文化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時,可以在中小型文化企業中建立信貸擔保制度,以政府為主體,與各大商業銀行共同組建擔保公司,并設立專門為中小型文化企業提供信貸擔保的部門,從而減少中小微企業向銀行申請信貸的困難,為其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指導。此外,鼓勵銀行和其他金融組織為文化產業提供貸款,為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不同類型的文化金融產品。為增加文化企業融資的途徑,江西省政府可通過鼓勵發展眾籌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方式,通過互聯網平臺吸引廣大公眾參與,拓寬文化產業的融資渠道,也可積極推動文化企業的并購重組,通過整合資源和優化產業鏈,提高文化企業的規模和盈利能力,進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提高其融資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使用網絡技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江西省的文化企業應從自身經營理念和發展理念出發,把“互聯網+”思維與現實發展相結合,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發展策略,解決過去發展中企業融資出現的問題。江西省可以建設一個整合文化產業資源、提供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平臺,為文化企業提供資金融通、信用評估、風險管理等服務,促進文化產業與金融產業的深度融合。江西省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方式,為文化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如眾籌、P2P等,促進文化企業在股票市場上上市,發行債券,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融資支持。同時,江西省還應鼓勵金融機構設立專門的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基金,為優秀的文化企業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幫助其實現快速成長。數字化時代,江西省將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實現文化產品的全球傳播,同時可以降低文化企業的經營成本。此外,江西省可以建立一套文化產業信用評估機制,將文化企業的信用信息納入互聯網金融平臺,以降低文化企業融資成本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