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忠
(廣州市番禺區沙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 廣州 510000)
肥胖人群大多存在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的問題,血脂異常可導致患者體內酮體相應增加,進而影響腎臟排泄尿酸,而且血脂異常患者往往都喜愛肉食,這會導致體內攝入大量嘌呤,而嘌呤轉化為尿酸后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引起血尿酸水平上升,導致尿酸鹽沉積在關節組織內,引發炎癥反應,最終出現痛風性關節炎[1-2]。痛風的臨床特點表現為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形成。隨著病程遷延則表現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其臨床特點為痛風石形成、關節畸形,累及腎臟則引起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尤其是痛風石的形成會導致關節的破壞[3-4]。持續性的血尿酸升高已被證實是痛風性關節炎發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礎,但臨床僅有10% 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有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因此認為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是血尿酸升高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5]。本研究以48 例肥胖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肥胖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糖脂代謝指標、炎癥因子的相關性,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納入48 例肥胖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痛風組,納入時間為2021 年8 月至2022 年10 月。入組標準:(1)符合美國風濕病協會制定的痛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6];(2)體質量指數≥28 kg/m2;(3)臨床相關檢測資料完整;(4)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感染、心衰、癌癥者;(2)合并其他風濕性疾病者,如紅斑狼瘡等;(3)入組前長期服用影響血尿酸水平藥物者;(4)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另納入同期健康體檢單純肥胖者48例作為對照組。痛風組:男29 例,女19 例;年齡37 ~54 歲,平均(44.52±6.88)歲;平均體質量指數(31.25±2.19)kg/m2。對照組:男25 例,女23 例;年齡35 ~58 歲,平均(43.85±7.19)歲;平均體質量指數(31.05±1.59)kg/m2。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資料收集:收集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計算體質量指數。收集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血尿酸、白細胞(WBC)、C 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空腹血糖(FPG)、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痛風組患者入院后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對照組在體檢時抽取靜脈血,室溫靜置后進行離心,離心后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檢。血尿酸、糖脂代謝指標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 型)檢測研究對象的血尿酸、FPG、空腹胰島素及TG、TC、LDL、HDL 水平,采用穩態模式法計算HOMA-IR,HOMA-IR=(FPG× 空腹胰島素)/22.5。炎癥因子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 型)檢測研究對象的WBC 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RP、TNF-α、IL-1β 水平。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連續性變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分類變量數據以n(%) 表示,采用χ2 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系數法分析血尿酸水平與糖脂代謝指標、炎癥因子的相關性。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痛風組患者血尿酸、FPG、HOMA-IR、TG、TC、LDL、WBC、CRP、TNF-α、IL-1β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HDL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尿酸及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尿酸及臨床相關指標比較(±s)
指標痛風組(n=48)對照組(n=48)t 值P 值血尿酸(μmol/L)527.25±40.47352.39±26.1825.134<0.001 SBP(mmHg)117.52±11.88116.74±13.710.2980.766 DBP(mmHg)77.18±7.6977.50±8.750.1900.850 FPG(mmol/L)6.88±0.495.13±0.7014.190<0.001 HOMA-IR1.65±0.241.09±0.1314.216<0.001 TG(mmol/L)2.38±0.632.01±0.403.4350.001 TC(mmol/L)6.30±1.155.47±1.053.6930.001 LDL(mmol/L)3.10±0.672.72±0.543.0590.003 HDL(mmol/L)1.27±0.491.65±0.434.038<0.001 WBC(×109/L)8.75±3.056.15±1.495.307<0.001 CRP(mg/mL)8.13±1.255.49±1.0611.160<0.001 TNF-α(pg/mL)64.88±14.5050.21±10.885.607<0.001 IL-1β(pg/mL)58.80±7.7146.21±5.499.216<0.001
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與FPG、HOMA-IR、TG、TC、LDL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P<0.05),與HDL 水平呈明顯負相關(P<0.05)。見表2、圖1。

圖1 痛風組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糖脂代謝指標的相關性

表2 痛風組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糖脂代謝指標的相關性
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與WBC、CRP、TNF-α、IL-1β 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P<0.05)。見表3、圖2。

圖2 痛風組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

表3 痛風組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
痛風是一類由于高尿酸血癥引起的關節炎性疾病,表現為突然發作的關節疼痛和腫脹,伴有活動障礙、皮溫增高,與飲食不當、運動以及外傷都有關系。痛風的根本原因在于體內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引起關節炎。患有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通常以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征,隨著病情的進展,疼痛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病變關節畸形和關節活動嚴重受限[7-8]。相關的研究調查[9]顯示,肥胖是痛風的危險因素,增加了痛風發生的風險,而且肥胖人群發生痛風的年齡相對較小,青年階段發病率較高。隨著體質量指數的增長,痛風發病率明顯升高,且內臟脂肪與痛風之間也有密切關聯。血尿酸水平越高,關節紅腫、發熱、疼痛等炎癥表現越嚴重,活動受限越明顯,發熱、身體酸痛等全身癥狀越突出。一些痛風患者由于血尿酸明顯升高,可導致急性腎功能不全甚至死亡[10]。因此,血尿酸的明顯升高不僅會加重關節炎的損害,還會導致全身狀況的惡化。有研究[11]顯示,有1% 的尿酸超過400 μmol/L 者會發生痛風,有8%的尿酸超過500 μmol/L 者會發生痛風,有10% 的尿酸超過600 μmol/L 者會發生痛風。體重嚴重超標,往往會造成胰島素抵抗,會通過多種途徑抑制腎臟代謝尿酸的能力,尿酸在體內大量蓄積。肥胖還會引起游離脂肪酸的增加,通過影響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尿酸在體內的合成率[12]。本研究結果顯示,痛風組患者血尿酸、FPG、HOMA-IR、TG、TC、LDL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HDL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血尿酸水平與FPG、HOMA-IR、TG、TC、LDL 水平呈正相關,與HDL 水平呈負相關。痛風性關節炎本質上屬于關節周圍的炎癥反應,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可導致一系列免疫炎性反應,進而表現為關節炎性反應。相關資料[13]顯示,炎癥指標WBC、CRP、TNF-α、IL-1β 在痛風性關節炎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相關機制可能為,炎癥細胞因子可誘導軟骨細胞變性和衰老,加快細胞外基質降解、沉積,進而加快關節軟骨的損壞;此外炎癥細胞因子可增強巨噬細胞的趨化、吞噬能力,加快痛風性關節炎的進展。本研究結果顯示,痛風組患者WBC、CRP、TNF-α、IL-1β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血尿酸水平與WBC、CRP、TNF-α、IL-1β 水平均呈正相關,由此可見炎癥反應會參與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發展,而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進一步放大了炎癥反應的影響。
綜上所述,肥胖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較高,且與糖脂代謝指標及炎癥因子相關,提示血尿酸可能通過調節糖脂代謝及炎癥反應來影響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及發展,在臨床進行降尿酸治療的同時,應根據糖脂代謝及炎癥指標進行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