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萍
近年來, 隨著建筑業的飛速發展, 交通車輛的增加, 高空墜落傷及車禍傷發生率增加。由此在臨床中,腰椎骨折為近年來較為多見的一種脊柱骨折類型[1]。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性治療常常能引發持續數月的腰背部嚴重的疼痛感[2]。因此, 對于該疾病患者開展手術治療為較為理想的方式。由于患者在術后往往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可嚴重的影響其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3]。研究指出[4], 理想的康復訓練可幫助患者早期恢復腰部功能, 而在訓練效果中最大的影響則是對訓練的依從性, 而依從性的影響則主要來源于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應對態度, 這也是不同患者接受訓練后產生效果不同的原因。而正強化理論主要是對某種行為進行鼓勵和肯定, 從而加強、鞏固該行為的一種正向引導方式[5]。為明確其是否對腰椎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產生影響, 本研究選取本院近期收治的此類患者實施不同的干預, 現將結果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下, 將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腰椎骨折并接受手術治療的65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以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32 例)及研究組(33 例)。對照組, 男14 例,女18例;年齡34.0~76.0歲, 平均年齡(42.34±11.77)歲。研究組, 男15 例, 女18 例;年齡31.0~75.0 歲, 平均年齡(41.96±11.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6]①經影像學檢查, 明確診斷為腰椎骨折;②具有手術指征, 可配合術后的康復訓練;③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7]①病理、陳舊骨折等;②既往有腰椎手術史;③認知、溝通、肢體運動障礙, 無法配合完成康復訓練;④精神類疾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術后接受常規康復訓練。①術后2 d內, 指導四肢關節鍛煉;②術后3~4 d, 指導直腿抬高訓練;③術后1 周內, 以頭部、雙側肘、雙腿支撐整個身體, 使腹部和背部盡量騰空;④術后2 周, 指導步行訓練。
1.3.2 研究組 術后接受正強化理論結合康復訓練。①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 插入正強化健康宣教:定期組織交流會, 鼓勵交流術后康復經驗, 提高積極性。②給予正強化心理干預:疏導患者術后出現的不良情緒, 并告知術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意義, 鼓勵家屬參與,引導患者堅持康復計劃。對于積極配合治療且心態良好者, 可作為正向案例, 引導其他患者向其學習。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比較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不良情緒、應對態度、腰部功能障礙、腰部疼痛、日常生活能力 ①不良情緒使用SAS、SDS 判定[8]:SAS 評分<50 分為無;50~59 分為輕度;60~69 分為中度;≥70 分為重度。SDS 評分<53 分為無;53~62 分為輕度;63~72 分為中度;≥73 分為重度。②應對態度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判定:包括積極應對(12 個問題, 總分36 分)和消極應對(8 個問題總分24 分), 分數越高相對應態度越高。③腰部功能障礙采用ODI 判定, 該問卷由10 個問題組成, 每個問題6 個選項, 每個問題的最高得分為5 分, 選擇第1 個選項得分為 0 分, 依次選擇最后一個選項得分為5 分, 實際得分/50 (最高可能得分)×100%, 越高表明功能障礙越嚴重。④腰部疼痛采用VAS 判定, 分值范圍0~10 分, 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強烈。⑤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I 評定, 總分100 分, 評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1.4.2 比較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判定[9], 總計6 個項目, 每個項目分值0~100 分, 分數越高代表相對應的生活質量越好。
1.4.3 比較兩組患者對訓練的滿意度 以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判定, 分值0~100 分, 其中0~40 分為非常不滿意;41~59 分為不滿意;60~69 分為基本滿意;70~89 分為滿意;90~100 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不良情緒、應對態度、腰部功能障礙、腰部疼痛、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訓練前,兩組患者SAS 評分、SDS 評分、積極應對評分、消極應對評分、ODI、VAS 評分、BI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 兩組患者SAS 評分、SDS評分、消極應對評分、ODI、VAS 評分均低于本組訓練前, 積極應對評分、BI 評分均高于本組訓練前, 且研究組SAS 評分、SDS 評分、消極應對評分、ODI、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積極應對評分、BI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不良情緒、應對態度、腰部功能障礙、腰部疼痛、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x-±s)
2.2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訓練前, 兩組患者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 兩組患者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本組訓練前, 且研究組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本組訓練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訓練后比較, bP<0.05
組別例數時間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研究組33訓練前53.23±6.1652.93±7.2752.52±7.1756.78±6.2244.48±5.2752.76±5.33訓練后 92.01±2.92ab 90.53±3.86ab 92.41±2.06ab 92.47±3.36ab 93.87±2.18ab 89.72±3.51ab對照組32訓練前55.59±7.0753.66±7.8953.47±7.1957.09±7.2146.44±5.2953.67±5.34訓練后 86.02±6.35a 81.47±5.97a 87.49±4.03a 87.99±4.58a 89.10±3.20a 81.45±4.96a t訓練前組間1.4360.3880.5330.1861.4960.688 P訓練前組間0.1560.6990.5960.8530.1400.494 t訓練后組間4.9117.2886.2254.5067.0437.779 P訓練后組間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3 兩組患者對訓練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對訓練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訓練的滿意度比較[n(%)]
腰椎骨折后無論是否接受手術治療均將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和生活能力, 造成身體活動受限, 還會殘留腰疼, 輕者出現局部疼痛、運動不利, 嚴重的疼痛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 影響日常生活[10]。手術治療中,胸腰椎骨折固定術效果顯著, 為常見手術方法。雖然手術可迅速恢復腰椎結構并維持腰椎穩定性, 但腰椎功能卻需要較長時間恢復, 因此需要借助康復治療來加快腰椎功能恢復速度與效果[11]。
本研究納入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開展適當的功能鍛煉可減少并發癥, 獲得提高生活質量, 改善預后的效果[12]。但康復訓練對于腰部功能改善的程度主要取決于患者對于康復訓練的重視程度及配合程度[13]。由此, 本研究在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上, 實施強化手段, 對患者進行正強化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預, 引導正確面對自身疾病, 形成正確行為習慣, 知曉術后恢復情況, 使其樹立康復的信心, 提高患者術后康復的積極性, 緩解不良情緒[14];贊揚患者在訓練中的努力付出以及堅持完成訓練任務, 強化康復信心[15]。本研究中, 訓練后, 兩組患者SAS 評分、SDS 評分、消極應對評分、ODI、VAS 評分均低于本組訓練前, 積極應對評分、BI 評分均高于本組訓練前, 且研究組SAS 評分(42.53±5.16) 分、SDS 評分(41.57±4.52)分、消極應對評分(5.53±1.28)分、ODI(25.42±3.72)%、VAS 評分(2.32±0.21)分均低于對照組(48.35±4.76)分、(49.25±5.64)分、(10.96±2.09)分、(31.84±4.61)%、(2.96±0.32)分, 積極應對評分(31.06±3.44) 分、BI 評分(87.71±1.86) 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6.38±2.55)、(84.97±1.3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 兩組患者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本組訓練前, 且研究組總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92.01±2.92)、(90.53±3.86)、(92.41±2.06)、(92.47±3.36)、(93.87±2.18)、(89.72±3.51)分, 高于對照組的(86.02±6.35)、(81.47±5.97)、(87.49±4.03)、(87.99±4.58)、(89.10±3.20)、(81.45±4.9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對訓練的總滿意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81.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在腰椎骨折的患者中實施正強化理論結合康復訓練干預, 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產生的不良情緒, 改變患者對于康復訓練的應對態度, 減輕腰部功能障礙與疼痛程度, 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 獲得患者的一致認可, 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