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薇,安勝男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西咸新區 712046)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追求,文創產品逐漸成為了文化產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羌族刺繡(以下簡稱“羌繡”)作為一種具有歷史淵源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藝,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和創意人士用于皮革制品的設計和創作,這種融合傳統刺繡技藝和現代設計理念的創新方式,既能保留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能滿足現代消費者對個性化和時尚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集中探討羌族刺繡文化在皮革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與設計思路。
伴隨著國潮風流行趨勢,中國傳統刺繡已經成為了當前時尚行業與文化創意產業中的熱點元素,亦被頻頻出現在國際時尚舞臺之中,例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古馳(Gucci)、阿瑪尼(Armani)等國際大牌就曾將中國傳統刺繡應用在皮革時裝產品之中,圖1(a)所示,同時許多國內熱門旅游景區、博物館等文化部門開發的皮革文創產品亦充分融合了中國傳統刺繡元素,如蘇繡、蜀繡、羌繡、秦繡等不同繡種工藝手法[1],如圖1(b)所示,試圖通過刺繡技法和豐富的圖案紋樣彰顯中華傳統工藝之美。

圖1 刺繡在皮革產品中的應用Fig.1 Application of embroidery in leather products
究其原由,傳統刺繡往往強調對產品外觀表面的細節設計,刺繡于皮革文創產品而言,具有重要的裝飾美化作用,在皮革產品表面進行刺繡裝飾,可以降低皮革面料自身的光澤度,有效改善皮革材料密不透風的沉悶之感,因而將具有質感的皮面與多樣化圖案色彩的刺繡設計有機融合,有助于提升皮革產品自身的觸覺和視覺肌理[2],提升皮革產品外觀造型的靈動性、個性化與藝術化特點,進而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與購買。
羌族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青海和陜西漢中等地,羌族文化豐富多樣,其中羌繡文化是其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之一。羌繡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其歷史悠久,受地理環境和生活習俗影響,羌族婦女們以線繡為主要工具,采用絲線、棉線等材料,在織物服飾、布鞋、頭飾、圍腰等日常生活用具中進行刺繡裝飾,繡品的色彩往往對比強烈,呈現出濃重華美、紋樣獨特、民族風情、寓意性強等特點[3],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從現在的羌繡來看,其已成為反映羌族民俗、歷史、生活的重要視覺藝術表現,
羌繡與其他繡種有所區別,羌族婦女通常在繡制初期并不需要打底稿,而是直接使用針線進行刺繡繪制。常見的羌繡針法主要有挑花、繡花、勾花、扎花、盤花等[4]。以挑花為例,作為羌繡中常見的針法,它主要使用挑花針(也稱為穿針),挑花針的一端是尖銳的,另一端是一個小鉤子,可以輕松穿過織物并拉線,通過穿插線與線來形成花瓣、葉子等立體效果。同時,羌繡在刺繡的方式上也十分多樣,主要包含了鎖繡、壓針繡、平針繡、十字繡、參針繡、牽花繡等。
羌繡圖案題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羌族的自然生活和日常習俗,幾乎都含有一定的吉祥寓意,綜合現有的羌繡圖案紋樣元素,絕大部分都以點、線、面組合而成,具有強烈的裝飾性、藝術性和文化性特點,具體可分為植物紋樣(如羊角花、石榴花等)、動物紋樣(如蝴蝶紋、魚紋等)、自然紋樣(如云紋、太陽紋等)、幾何紋樣(如回紋、萬字紋等)。
羌繡中常使用幾何圖形來構建紋樣和圖案,例如直線、曲線、圓形、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通過不同的排列和組合方式形成豐富多樣的圖案,例如水波紋、十字紋、旋渦紋、山字紋和太陽紋等。幾何化特征給羌族刺繡作品帶來了一定的規律性和節奏感,使其圖案在視覺上呈現出幾何結構的美感和精確性。以羌繡團花圖案頭帕作品為例,如圖2(a)所示,用團花作為中心紋樣,寓意團團圓圓、幸福美滿之意,外圍紋樣造型四周配以抽象的幾何紋,呈秩序性組合排列,花的圓形與頭帕方形亦產生形式感上的方圓對比,同時又暗合了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所蘊含的陰陽哲學觀,圖案紋樣的中幾何化特征明顯。

圖2 羌繡作品Fig.2 Qiang embroidery works
抽象化是羌繡的視覺語言特征之一,羌繡繪制中常運用抽象化手法來表達圖案的形象和意義,通過簡化、變形和象征性的表現方式,將具體的對象或情景轉化為抽象的圖案和紋樣或是符號化的概況方式。以羌繡蝴蝶紋坎肩為例,如圖2(b)所示,在刺繡繪制中將蝴蝶形象以分解形式進行拼接,將菊花、牡丹等植物花卉紋樣融入在蝴蝶形態之中,蝴蝶的造型經抽象化后更具有藝術性和想象力,通過色彩的五色虹霓搭配也更具普適性和視覺傳達性,對服飾有較好的美化和專屬作用,亦展現了羌族圖案獨特的美學韻味和藝術價值。
像素是形成圖像的基本元素,通常多個像素點的組成與排列可以有效提升刺繡作品的立體特征。在現有的現代羌繡作品之中,許多羌繡匠人往往會將刺繡圖案分解為許多小的像素單元,并使用不同顏色的線來填充這些單元,進而創造出羌繡圖案的立體感和層次性,而這種像素化的特征也使羌族刺繡作品更富有現代感和立體化特征,亦是刺繡圖案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轉變。以羌文化博物館開發的羌繡皮包文創產品為例,其表面羊角花圖案就是在網格紋路格子皮革上進行刺繡,采取以點造型的方式,結合皮革面料外觀中的經緯線做成交叉刺繡,以對稱與固定的針腳相結合,行針方向采用水平或垂直讓繡線在皮包正面進行交叉“X”型繪制,皮包外觀的羊角花羌繡圖案經過像素化創作手法,圖案呈現出具有規律性、立體化和細膩化的外觀圖案效果。
整體移植法是指將羌繡文化中的整體風格和圖案元素直接應用到皮革產品外觀設計中,重點在于選取的圖案為“原型內容”[5]。整體移植法優勢在于對羌繡文化直觀的視覺表達,設計師通過選取羌繡中最具特色的花紋、線條和色彩等元素,對其進行藝術性整合,使其與皮革產品外觀的形態和材質相協調,例如在北川羌城旅游區開發的皮質文創筆記本產品設計中,就將傳統羌繡圖案中的蝴蝶紋、龍紋以整體移植方式為產品外觀帶來獨特的視覺效果,如圖3(a)所示,使皮革文創筆記本呈現出濃厚的羌族文化,亦增強了產品的文化屬性。

圖3 羌繡元素在皮革產品設計中的應用Fig.3 Application of Qiang embroidery elements in leather product design
局部提煉法是從羌繡文化中選取某些特定圖案紋樣元素,以點線面方式對其進行簡化凝練,將其提取、放大或變形然后應用在皮革文創產品的局部設計之中,以最少的設計元素達到最大的視覺效果。例如設計師選擇羌族刺繡中的花鳥圖案、動物紋樣或人物形象元素等,將其巧妙地融入到皮革產品的細節部位,如手柄、鈕扣或裝飾物上,使其成為產品的亮點和焦點。
解構重組法是在整體移植、局部提煉基礎上將羌繡文化中的元素進行拆解、重新組合,以創造出全新的設計風格和圖案內容作為產品裝飾美化辦法。例如在北川羌城旅游區開發的文創皮革腰帶,如圖3(b)所示,就是將羌族刺繡中的幾何紋樣中的線條、圖形和色彩進行重新排列、組合或重構,創造出獨特的幾何圖案或抽象形態,以“十字繡”方式應用到皮腰帶表面的整體設計之中,解構重組法可為皮革文創產品帶來前衛、時尚和創新的藝術效果,使皮革文創產品與眾不同。
羌繡以圖案豐富、多樣化而著稱,因而設計師將羌繡文化融入在皮革文創產品設計中可選擇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紋樣,如具有代表性的虎頭紋、龍鳳紋或石榴圖案、動物圖案等,將紋樣圖案進行二維平面化處理,并采用概括式或局部提權式取紋樣圖案中的平面圖形元素,融合點線面形態進行創新設計,將其運用在皮革文創產品外觀設計之中,通過細膩的刺繡技法如扎花齊針繡、纖針繡、撇花等方式進行呈現,進而增加皮革文創產品外觀的藝術化和民族化特征。
色彩構圖作為羌繡文化中的精華部分,羌繡中有著強烈的圖形特征和對比鮮艷明快的色彩配比,多用紅、黃、藍、綠等鮮艷色彩,設計師可在皮革產品外觀設計中充分借鑒和運用這些鮮艷生動的配色方式和構圖樣式。例如選取羌繡圖案中常見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通過借鑒其構圖樣式,對其圖案元素內容進行提煉和色彩借鑒,并通過巧妙的組合方式進行重新搭配,將其應用在皮革產品外觀裝飾之處,有效增強皮革文創產品的視覺吸引力,亦能傳播羌繡文化的獨特魅力。
羌繡針法種類繁多,在皮革文創產品表面上應用具有細膩、精巧和獨特的特點,因而設計師應根據皮革材質類型選擇適合的針法對其進行繡制,例如針對較為厚實的PU皮,針腳力度、長度需要增加,可采用壓針繡方式,再如對彈性十足的小黃牛皮材質,針腳形狀可采用更為尖銳的參針繡進行處理,通過在皮革文創產品表面中進行繡制,可以增加皮革文創產品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此外,在針法技藝應用過程中,設計師應結合不同的刺繡線材質,如絲線、金線等豐富皮革表面刺繡效果,也可嘗試將羌繡作為皮革文創產品的配飾,如用羌繡制成的繡花飾品、繡線編織的手鏈等,為皮革文創產品增添一些亮點,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羌繡之美。
皮革作為一種相對高檔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質感和耐用性,可被廣泛應用于時尚、家居和工藝品等領域。將羌繡與皮革有機結合,不僅能為皮革文創產品增添獨特的藝術元素,還能為其賦予更高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因此,對于羌繡在皮革文創產品中的應用研究,設計師需要不斷探索,從多個角度、多種設計人防費將傳統羌繡技藝與皮革工藝相結合,進而提升皮革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