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杰,郭海燕
(河南科技學院 服裝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夾纈服飾紋飾題材多樣,品類豐富,寓意美好,具有特殊的審美特征、藝術欣賞與文化研究價值。其作品不僅給人們帶來感官上的美感和視覺享受,還需具備社會、實用功能等元素。本文以在設計元素的視域下對夾纈紋樣進行分析與探討,探索紋樣對現代藝術設計審美的啟迪。
元素,是構成事物的基本因素、要素。美國設計理論家瑪喬里·艾略特·貝弗林在《藝術設計概論》中提到: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的過程。設計元素是相當于設計中的基礎符號,設計元素是為設計手段準備的基本單位。
設計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視覺元素、關系元素、實用元素。首先,概念元素通常指在創造形象之前,僅在意念中感覺到的點、線、面、體的概念,其作用是促成視覺元素的形成概念元素包括:點、線、面、體(這里的體指在二維空間內通過特定的構成方法創造的虛假三維立體或二維立體形態)。其次,視覺元素是概念元素見之于畫面,通常是通過概念元素體現出來的。視覺元素其中包括:形狀、面積大小、色彩、質感與肌理。再次,關系元素其中包括:位置、方向、重心、空間,是視覺元素在設計空間內的組織方式。最后,實用元素是指在設計中所表達的內容、目的、含義及其功能。如指定的文字、標志、圖形等。
夾纈,即夾染,是對稱的雕版夾布印染工藝,是我國雕版印染工藝的源頭。鄭巨欣在《中華錦繡——藍夾纈》中對夾纈下了定義:“夾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狹義的夾纈,專指直接操作夾版夾持紡織品,利用二版夾緊處防染,末夾緊處染色的原理制成的印花紡織品;廣義的夾纈,不僅包括直接操作夾版一次性完成印花的夾纈,而且包括利用夾版夾持柸料,先印灰漿或蠟、再經染色、退漿或蠟后顯花的二次印花工藝及其產品。”[1]鄭巨欣、石塚広在研究中提到,夾纈的真正形成在盛唐時期,后夾纈技藝逐漸失傳,其成品由復色夾纈轉變為單色夾纈[2]。同時也提到,目前,僅在浙南溫州地區才能欣賞到近乎被歷史遺忘的藍白夾纈[2]。
概念元素大多在夾纈紋樣中大多以幾何圖形、曲線為主要設計元素,比如動植物等客觀物體,通過抽象、夸張、簡化等設計手法,將所需要的造型利用人、動植物形態的特征進行設計,表達作者的創作情感[3]。其中,點、線、面的結合,將元素抽象化處理,應用在圖案中形成夾纈紋樣中的裝飾元素。
視覺元素在夾纈紋樣中,集中體現為紋樣、色彩、質感等方面。如圖1,藍夾纈紋樣的顏色一般都是以藍色、白色為主的;傳統藍夾纈產品均采用棉織物,其肌理明確、粗獷,帶來特殊的視覺效果。浙南夾纈紋樣類型大多分為人物、植物、吉祥紋樣。其中,人物紋樣在其中為主紋,數量眾多[3]。從視覺上看其紋樣圖案完全對稱,線條的粗細大小均等,韻律和諧,環環相扣,極具藝術特征。

圖1 藍夾纈紋樣顏色
在關系元素中,體現在紋樣的主次設計關系元素、形式關系構圖[3]。在構圖上均由主圖和輔圖組合而成,絕大多數呈中心對稱形式。通過采用不同的排列形式,使得規整刻板的藍夾纈紋樣顯得富有靈動感。如圖2中主要設計元素為構圖中人物形象,輔助設計元素為幾何線條和動物紋樣,在空間上使得畫面非常飽滿。從圖3可以看出紋樣可分為左右對稱、上下對稱、動元素與靜元素、空間上的協調統一。其中,不對稱形式中,除中心部位呈現左右不同的圖案外,余下其他層次中出現局部的對稱內容。動區部分以人物、花鳥等帶有生機的元素相組合,靜區輔助以具有幾何化等裝飾性元素為主[4]。

圖2 主次關系示意圖

圖3 動靜元素示意圖
在設計元素中,產品的實用元素與其功能、含義、目的,以及所表達的內容構成產品的實用性。設計本身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使用而產生的,要求設計在考慮實用性的基礎上兼具藝術特征。
浙南夾纈紋樣體現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藍夾纈作為地區性藝術,其具有浙南當地的美學特征。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俗藝術、宗教信仰和地域文脈文化。形式上有著傳統審美特點,遵循對稱均衡的形式法則,有著強烈的節奏美感和形式感。其次,藍夾纈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傳達出了“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充滿了人文氣息。紋樣中采用了多種諧音類比等手法,體現了人們的人文層面追求,反映不同階段群眾的不同精神需求。最后,藍夾纈作為傳統技藝的一種,其紋樣極具藝術特色,能夠與灰纈等相似工藝區別開來,受到許多消費者喜愛,并且紋樣中豐富的吉祥寓意也滿足了消費者不同文化層面需求。
在設計作品中,色彩上不僅保留了其獨特的靛藍色彩和樸素的藍白色彩組合,具有較強的色彩識別性[5]。圖4為溫州技師學院2020年“雙創大會”中展出的夾纈紋樣服飾,這系列服裝保留了原有浙南夾纈紋樣的藍白色。服裝整體上,色彩的主次關系明確,色調和諧統一,突出紋樣的視覺美。
在圖案上,藍夾纈的紋樣題材豐富多樣,對紋樣創新設計,與現代服飾結合,因此便形成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表達出不同的藝術效果[6]。要充分運用符合現代人追求的審美觀念來設計,將藍夾纈的紋樣提取、打散重組、進行適當的扭曲及夸張,并采用改變圖案的排列和紋樣的變形加入色彩、材料等設計手法,能夠體現出獨特的產品美感[7]。既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又蘊含了豐富的精神文化追求,彰顯夾纈紋樣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審美。
在廓形上,它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根據消費者需要,可以將藍夾纈與服裝結構上相結合,也可以通過面料的拼接來表現不對稱形式,運用不同顏色、材質、紋樣的面料進行拼接,形成新的面料,突破了傳統藍夾纈單一刻板的視覺效果,能夠增強產品的視覺沖擊力[8]。
近年來,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浙南夾纈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4]。首先,人們的消費、審美不斷提高,為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浙南夾纈紋樣可以考慮運用在婚紗服、漢服及高級定制服飾之中[4]。例如,紋樣可以通過在服飾的領子、系帶、斜襟等位置通過刺繡、鏤空、3D打印、印花等技法表現出來,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才能更加和諧、自然、生動。其次,當前我國現在具有批量生產的技術基礎,生產工藝技術也具有一定規模,因此可以進行定制生產[9]。最后,由于浙南夾纈有它自身的獨特紋樣魅力和特色,其應用前景也非常廣泛,如圖5,夾纈紋樣不僅可以在服飾上進行設計應用,還可以應用于空間設計、器物設計上。

圖5 用浙南夾纈開發設計的產品
以設計元素為視角,對浙南藍夾纈紋樣的色彩、造型、功能、實用等方面探討了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體現。經過研究了解到設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一方面,傳統浙南夾纈在現代社會中的存在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將其動態地與當下社會生活和審美觀念相結合,其獨特的審美特征,體現出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在解決傳統浙南夾纈與人們新需求之間的矛盾的同時,一定程度上能夠讓浙南藍夾纈更好地被挖掘和保護,傳遞美的思想,并以此為現代設計應用提供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