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
(廣東省職教城(清遠)事務中心,廣東 清遠 511515)
隨著開發項目的投資規模越來越大、組織機構也日益復雜、技術難度加大的現狀下,建筑施工已發成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建設工程。但由于業內體制不完善和建設單位對管理松懈等方面因素,導致管理不當引發管理體系混亂和影響項目質量等問題的時有發生。基于此,本文研究旨在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二期工程進行深入研究,主要分析了項目施工存在質量問題,同時結合問題具體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提升要點。
現代部分項目施工體量大、施工范圍廣、施工過程流動性大,且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導致項目施工質量管理難度加大,其施工質量管理特點概括如下。
1.1.1 施工質量受眾多因素影響
首先,建筑工程大部分作業是在露天環境中開展的,受天氣影響,不僅加大施工質量控制難度,也加大對施工成品和材料的保養難度。其次,項目涉及地塊范圍較廣,一旦出現對地塊水文條件等勘測不完善,就會影響施工方案的確定,甚至會由于地質沉降等問題影響施工質量。再次,項目質量與施工材料、機械設備息息相關,由于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材料和設備管理受到多方面影響,難以保證,這些都加大項目整體質量把控難度。最后,項目質量控制效果與項目施工過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選擇、施工管理理念、資金保障和預留工期等相關[1]。
1.1.2 施工持續周期較長,質量波動大
建筑工程項目存在高度高、單體項目多、結構復雜、作業周期長等特點,施工周期較長。因此,項目施工作業會由于季節變化和惡劣天氣而出現一系列問題,加大施工難度。另外,與一般工業生產工業標準化流水線作業不同,本項目的施工是在一個大區域內進行生產活動,人員、材料和設備流動性較大,其質量會受操作人員施工操作水平高低、材料性能差異、不同施工技術方案的應用、機械設備先進程度等因素影響而出現一定程度的質量波動。
1.1.3 隱蔽性工序多,檢驗存在局限性
建筑工程項目整個施工過程管理較為復雜,尤其隱蔽工序多,加大了檢驗難度,一旦上一道工序存在檢查不及時或者不全面的情況,就會存在質量問題被覆蓋的可能,在進行最終質量檢測時也很難彌補施工過程的質量缺陷,給項目的質量帶來巨大隱患。
1.1.4 投資額高,成本控制壓力大
以本文重點研究的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二期工程為例,該項目總投資約為114251萬元(不含利息),在項目前期決策階段容易存在目標成本測算不夠全面的問題。同時工程由于設計時候較短,設計師在進行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未能進行科學的材料、施工工藝和技術的考慮,未能以成本管理的角度進行未施工工藝和技術把控,容易出現施工圖質量不高,出現后期設計變更的情況。未能有效平衡項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關系,主要體現在項目成本控制和計劃、質量、技術、資料等管理存在不平衡現狀:1)工程項目計劃控制不力會導致成本增加;2)工期緊張和材料管理不科學導致材料造價高;3)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不力導致施工反復和造價增加;4)項目工藝與技術控制問題加大成本;5)材料管理不嚴格間接增加成本[2]。
目前結合相關學者理論研究和本研究項目實踐分析,下面主要對PDCA循環法、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方法進行介紹。
PDCA循壞法包括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四個階段,其中P主要包括項目目標和各項活動計劃的制定;D主要是結合項目現狀特點和條件,進行項目具體施工方案、方法的布局設計和進行具體措施的落實;C主要是對前階段的計劃執行效果的總結分析,對具體效果進行總結分析;A主要對上一階段的檢查結果進行處理,對于一些好的做法進行標準化推廣實施,對于一些失敗的教訓進行總結。經過以上過程的不斷循環,通過小循環推進大循環,具體包括分析項目現狀發現問題、質量問題影響因素分析、質量問題主要影響原因確定、結合主要原因落實解決方案、按制定措施執行、執行結果檢查、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新標準制定、未能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等具體步驟。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方法。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明確了在項目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項目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還要做好項目施工前的準備和施工后的分析糾正,以確保建筑項目施工質量得到全面控制[3]。
本項目為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二期工程,擬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66673m2,總建筑面積232934m2,主要建設內容與規模:教室27160m2、實驗實習用房37075m2(含專業教學實訓用房、救助艇平臺、模擬消防艙),圖書館20016m2,室內體育用房15672m2(含體育館、看臺),校行政辦公室8160m2,院系及教師辦公用房9837m2,學生宿舍88058m2,食堂4884m2,后勤及附屬用房8847m2(含后勤及附屬用房、垃圾房、消防站),人防地下室13225m2,以及體育設施及室外工程等。二期工程的運動設施包括:標準300m標準田徑場1塊,籃球場17塊,排球場9塊,網球場2塊,25×50m游泳池1個,航海訓練跳水池1個,學生專業活動區2塊。二期工程的室外工程包括:場地平整和支護工程、室外綠化景觀工程、室外道路與廣場工程、橋梁工程、校門工程、圍墻工程、水上訓練碼頭設施、室外給排水工程、室外照明工程、室外弱電工程、室外電纜、高低壓供配電、燃氣工程、充電樁設施、雨洪綜合防澇設施、直飲水系統。項目建成后可容納二期在校生8000人。
本項目建設包括教室、實驗實習用房、圖書館、室內體育用房、校行政辦公室、院系及教師辦公用房、學生宿舍、食堂、后勤及附屬用房等項目,具體內容和規模如表1所示。其質量管理難度較高,在施工質量管理上存在施工質量影響因素多、質量波動大、隱蔽性工序多、終檢存在局限性、評價方法具有特殊性等特點。首先,由于本項目的大部分重要的基礎作業需要在室外露天環境中進行施工作業,不僅容易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且天氣變化也會對項目的材料和養護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質量管控難度。其次,項目體量大,且需要在一個全新地塊上進行施工作業,這要求完善科學的勘查設計為基礎,以合理應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風險,確保項目的施工安全。再次,項目質量受人、材、機、法、環多方面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的調整或者變化,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施工質量,整體質量控制難度大。最后,結合現代技術的發展,如何從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施工理念更新等方面優化,也與施工質量管控效果息息相關。

表1 二期工程建設內容與規模
結合下面基于PDCA循環理論,對本項目的質量管理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以便為項目質量管理措施落實提供根據。
在項目的計劃環節,由于人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項目專業水平和質量控制意識不足,加上一些基層施工工人的流動性強,質量控制責任感不足。由于機制的因素導致的問題主要是項目繼續進場計劃不夠完善,出現位置部署混亂的情況。由于材料的因素導致的問題主要是項目在雨季和冬季施工期間未能加強材料的管理,同時材料管理目標和使用計劃制定不科學,導致出現物料供應不及時的問題。由于法的因素導致的問題主要是項目進行施工技術選擇和制定過程中,未能結合現代管理理念進行技術的革新,同時在施工技術方案編制計劃時未能與項目工序搭接進行聯動計劃。由于環的因素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主要是施工存在一定場地交通和冬季雨季施工壓力,另外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本項目需要完善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項目的執行環節,由于人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紅線用地的劃分不合理、動態管理與監督不到位、專業管理人員缺乏、現場工人操作不熟練。由于機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部分機械運作不流暢、機械運作組織效率低。由于料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材料堆放未能按照平面規劃實施、部分材料由于缺乏正確的使用和保護,存在損壞問題。由于法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現場操作人員缺乏現場質量標準的學習、施工工藝學習深度不足、現場檢查記錄不嚴格、交叉施工配合不嚴謹等問題。由于環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是地下車庫基礎施工碰到雨季、地塊土質松軟,加大地基施工質量控制難度。
在項目的檢查環節,由于人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質量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由于機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機械設備的定期檢修不足。由于料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材料進場和施工前檢查力度不足、材料定期質量和損失等核查工作不到位、成品保護不足。由于法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方法不完善。由于環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施工現場不安全因素檢查不足。
在項目的行動環節,由于人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對施工隊伍資信體系、人質量責任制、激勵制度、實名制管理等方面管理不夠完善。由于機的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與機械設備供應企業溝通不足、維護保養不當、追溯不及時、機械操作專業技能培訓不足等。由于料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對于物料供應不足或者與施工節點施工不匹配的問題溝通不足、物料部署新規劃編制不及時;由于法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施工技術方案細化不足、未能進行高效組織機構職能調整、分部分項檢測不足。由于環因素產生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未能結合環境影響因素進行新的處理方案落實。
結合本項目在計劃環節存在問題分析,在計劃環節主要的應對措施為優選承包商、標準化施工工藝為指導、明確施工質量管理計劃。
優選承包商。為了確保承包商能力和提高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建設方需要進行承包單位的優選,選擇資信良好、施工技術水平有保證的承包單位,這需要企業內部進行承包單位資信體系構建,對這些單位的管理能力、勞務隊伍水平、隊伍穩定性和技術支持進行綜合考量。
標準化施工工藝為指導,實現施工管理全面提升。在進行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二期工程施工前,建設方提出“高起點、嚴要求、對標設計、充分準備、透明化施工、及時總結完善,力求交出優質樣板工程”這一目標。為了做到參照標準、持續優化,滿足質量安全管控要求,要求項目管理組總結出一套符合項目施工需求的標準化的施工工藝。本項目工程現場作業都以標準件為依據,統一參照標準化施工,實現施工管理的全面提升。如在鋼筋工程施工作業中,對鋼筋進場及材料驗收、鋼筋加工、基礎鋼筋安裝、柱鋼筋安裝、柱鋼筋安裝、墻連接安裝、梁連接安裝、板筋安裝等要點進行標準化明確。
體系優化為保障,實現施工各階段的管理優化。在整個施工中,建設方項目部管理進行控制體系優化,對項目宏觀、微觀兩方面進行把握。重點在于對工程概況、人員、質量、材料、工期、安全策劃、后勤保障、項目管理制度進行詳細、完整、切實可行的前期策劃。如在質量策劃體系優化上,明確質量管理目標,同時將目標細化到每個分項工程和每個環節,通過質量計劃制定,對工程質量管理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并制定好針對性解決方案,實現工程質量可控。在項目管理制度策劃上,推行制度先行,通過制定項目部開展工作的各項相關制度實現工作的有序推進。
在執行環節施工質量管控問題的措施主要為適時開展全員質量教育、做好交底工作、把關教育、嚴謹施工、成品保護、原材料和設備的加工采購、工程勞動力組織等。
適時開展全員質量教育和技術交底教育。首先,通過全員質量培訓教育,提高管理人與施工人員質量意識,做到全員目標統一。其次,做好交底工作教育,落實每個分項工程質量標準和保證措施,確保交底工作教育的清晰明確。最好,還要做好把關教育,尤其明確項目經理對于工程質量的終身負責制,以嚴格工藝質量標準做好項目各環節質量把控,嚴格做到上一道工序滿足質量要求前提下才能開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嚴謹施工和成品保護。在工人進場前要求施工方采用多種方式對工程操作技能進行考核,同時采用實名掛牌制對工人操作進行跟蹤檢查,確保施工質量。提升成品或半成品的保護力度,除了對施工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外,還需要在技術交底中明確對成品保護責任,并通過合理組織施工降低對成品的損壞。對于一些破壞成品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原材料和設備的加工采購。總包需要結合進度計劃進行材料進場計劃的制定,同時確保項目所使用材料符合質量體系要求。另外在材料的選擇上,需要積極考察、嚴格把關,必要抽樣復試,確保材料的優質性和適用性。
勞動力黨組織和計劃調整。結合本項目專業多、施工面廣的特點,需要進行勞動力的合理配置和動態管理。工程計劃的制定后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主觀和客觀條件不變,計劃也隨之變化。因此,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二期工程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需要不斷收集計劃執行情況,并同時采取科學合理措施避免造成計劃工期延誤。通過采用分區域負責制的管理原則,每個區域有各個總負責人負責該區域施工管理工作,每個區域一個施工員負責施工及整體協調工作,各個區域同時進行流水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各區施工時應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及施工組織設計將本區域施工內容和范圍進一步細化,每周編排周計劃,合理的展開流水施工,確保工期順利如期完成。
在檢查環節施工質量管控問題的措施主要各項制度的完善上。在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完善上,將本項目質量驗收工作劃分為7大部分,具體包括檢驗批、分項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子單位、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流程和相關驗收單位。同時在本項目質量檢查和驗收上以“三檢制及質量一票否決制”為把控,實現了項目質量管理嚴密細化目標。另外強化隱蔽工程各專業間的聯檢制度和工序。做好主要分析工程的檢驗把控,尤其在項目的混凝土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屋面工程和砌磚工程這五大基礎工程質量檢驗把控中,做好細節檢驗。落實項目部質量聯檢制度。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質量聯檢,對于檢驗出的質量問題召開專題進行分析和處理,明確整改要求并進行復查。
在行動環節施工質量管控問題的措施質量例會制度落實、質量事故調查與處理、質量獎罰措施落實等。定期例會的召開,有利于對每階段項目存在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并能及時將質量問題扼殺在源頭,避免問題的擴大。本項目定下每周例會時間和確定必須參加人員,例會上每組施工隊對上周質量完成情況進行匯報,對存在質量問題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整改辦法和需要指出。各專業技術對施工隊未能總結的問題進行補充和完善,項目各專業負責人綜合各方提出問題制定處理措施和整改時間。最后對下周例會質量控制重點和計劃進行明確。質量事故的處理和質量獎罰。嚴格落實質量事故責任制,對于項目出現的質量事故需要認真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對于質量事故整改方案,要求嚴格通過業主、設計單位和總工審查后才可以正式實施。
本工程質量技術保證措施主要體現在BIM技術的應用、防止質量通病措施等。
BIM技術的應用。為了有效提升項目施工質量,建設方牽頭引入BIM技術的應用并給出具體應達到的標準。本項目通過引入BIM技術的應用能有效規避一些傳統施工質量管理問題,提升施工管理質量和用戶體驗。如借助BIM技術平臺,各個參與方可以在同一平臺進行協同溝通管理,提升項目管理效率。另外在施工質量控制細節上,可實現不同工種之間相互協調配合、管道線路的綜合設置、模擬運輸大型設備、三維檢測點與掃描等。另外在本項目中應用BIM技術,能促進項目更加合理并符合滿足環保理念,達到材料采購和現場精確安裝,從而對現場施工質量管理起到良好的指導效果。
防止質量通病措施。為保證項目質量,不僅要求施工方需要利用合理的施工技術規避施工問題,還需要加強質量通病問題的防治,嚴格安裝相關要求規范進行操作。如為防治混凝土豎向結構根部的漏漿、蜂窩、麻面等質量通病問題,可做好以下施工內容。首先,為避免邊柱發生漏漿移位等問題,外邊模越過樓板面,同時下部支設小段,使臨空面模板包住樓面混凝土,為保證緊固模板,在樓面50mm處預埋短螺桿。澆筑樓面之前,緊固螺混凝土焊于柱鋼筋上,模板精確鉆孔預埋,確保支模能對孔。驗收柱模后,施工方應用水泥砂漿封堵模板根部四角縫隙,保證澆筑柱混凝土時,水泥砂漿達到初凝狀態。混凝土澆筑前,柱子里澆筑水泥砂漿,水泥砂漿配合比與混凝土相同,澆筑厚度小于50mm。完成混凝土澆筑后,強化振搗,避免對模板或鋼筋的振搗。
在學校建筑工程施工中,應切實把握好施工中的每一環節及每一細節,從對材料、機械設備到分項工程質量控制,再到工程整體質量驗收,需全面落實施工質量計劃,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打造高品質建筑工程。本研究在開展對建筑項目的質量控制過程中,重點結合具體學校項目案例,以質量問題管控為研究重點,推進PDCA循環在具體項目中的應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