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勇 李平 杜永紅 榮凡番 解雯宇 王寒 劉曉迪 鐘莉 楊義 李淮源
摘要 良好的土壤條件是煙葉產量和品質形成以及土地利用可持續性發展的提前。綜述了近年來國內烤煙生產的種植方式、施肥運籌和土壤保育改良對土壤條件及煙葉生產影響的研究進展,系統探討了農藝措施對土壤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方面表現的調控效應,并對植煙土壤條件的改良與土壤保育提出了建議,以期為指導烤煙大田生產調控提供參考。
關鍵詞 烤煙;種植;土壤條件;農藝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3)23-000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3.003
Research Progress on Effects of Agronomic Measures on Soil Conditions and Tobacco Production
WANG Fa-yong1,2, LI Ping1, DU Yong-hong1 et al
(1.Hongyun Honghe Tobacco (Group) Co., Ltd., Kunming, Yunnan 650231;2.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Good soil conditions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tobacco yield and qua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ing methods, fertilizat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on soil conditions and tobacco produc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as reviewed. The regulation effects of agronomic measures on soil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al performance we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soil conditions for tobacco plant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uiding the regulation of tobacco production in the field.
Key words Flue cured tobacco;Planting;Soil conditions;Agronomic measures
基金項目 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項目(2022440000340047,2021440000340008)。
作者簡介 王發勇(1990—),男,云南彌勒人,工程師,碩士,從事煙草原料及卷煙工藝研究。*通信作者,實驗師,碩士,從事煙草栽培生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2-22;修回日期 2023-01-12
土壤作為烤煙產質量形成的重要生態因子之一,為烤煙根系提供空氣、水分、礦質營養元素等要素,是煙株生長和發育重要的環境條件和物質基礎[1]。我國烤煙種植區域遼闊,南、北方土壤差異明顯,具體表現為紅壤、黃壤等多種類型[2],即使在同一生態區內,土壤的類型、質地和肥力等也有不同表現[3-5]。植煙土壤對烤煙生長發育和煙葉品質形成具重要意義,多年來,一些學者對種植方式[6-8]、土壤改良[9-10]、施肥[11-12]、耕作[13-14]等農藝措施對植煙土壤條件的調控和煙株生長發育和品質表現進行持續的研究與實踐,有效提升了我國烤煙生產種植水平。該研究就近年來基于中式卷煙原料田間生產的多元化農藝措施對植煙土壤條件和煙株生長發育與煙葉品質的影響進行探討,提出了綜合農藝措施調控土壤條件和促進煙葉產質量提升的設想,旨在為指導烤煙大田生產調控提供參考。
1 植煙土壤理化成分與煙葉化學成分緊密關聯
土壤是作物生產發育和最終產品質量形成的重要生態因子之一。一般從物理特性、理化特性和生物學特性3個因子對土壤進行分類和研究,對于植煙土壤,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土壤的健康評價[15]、土壤肥力評價[16-18]以及水分、pH等指標的空間變化[19-21],為烤煙種植的區域劃分、科學施肥、內在化學成分調控以及烤煙產量和品質的建成提供了指導。在云南,李孟霞等[22]研究了支撐清香型煙葉的土壤化學指標,發現土壤富里酸指標與總糖、還原糖具有顯著相關性,煙堿與胡敏酸呈顯著正相關、有效鉬與糖堿比呈顯著正相關,該研究從土壤理化指標的角度確定了云南烤煙種植的3種土壤因素對清香型煙葉的關聯。貴州是中間香型烤煙的典型產區,王韋燕等[23]利用逐步回歸和通徑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黔西南煙區的土壤因子與化學成分的關聯,發現速效鉀對總糖、還原糖有極顯著的負相關,鋅、硼含量對總糖和還原糖均有顯著負相關,鉬對總糖呈極顯著正相關。對于濃香型風格煙區,張靜等[24]研究了湘南地區煙株不同生育階段的施肥和土壤養分供應情況,發現土壤中氮素形態的變化呈現出大幅的先升后降趨勢,而有效磷和速效鉀雖然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趨勢,但降低的幅度不大,即使到大田后期,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此外,也有研究分析了不同pH水平下土壤理化指標與煙葉化學成分的關系[25],結果指向在合理的pH條件下,土壤理化指標與煙葉化學成分才呈現出相關性,較好地印證了作物基本生理代謝與良好的生長發育的具有緊密的互作關系。
綜上所述,植煙土壤理化指標對煙葉化學成分緊密相關,在不同香型風格的植煙土壤因子中,形成了初步的定向指標,這對于彰顯煙葉風格特征的土壤理化指標的選取和調控具有指導意義。
2 種植方式對土壤條件及煙葉生長及品質的影響
2.1 連作
連作屬于烤煙種植的禁忌項已被廣泛知悉。在連作條件下,土壤pH呈降低趨勢,全氮、有機質和有效磷呈上升趨勢,過氧化氫酶顯著降低,而脲酶活性增強。不同土壤的理化指標在連作條件下有不同表現,但總體上紫色土對連作的障礙性相應較低[26-27]。也有研究指出,長期連作還表現出土壤養分的失調,特別表現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以鈣、鎂、鐵為代表的微量元素的明顯缺失[28]。對于土壤菌落的影響方面,連作細菌群落豐富性和多樣性降低,有益菌群相對豐度降低[29],但是不同生態區變化存在區別[29]。在10年內連作,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呈降低趨勢,連作大于5年,細菌和真菌的變化有先升后降,但放線菌數量則不斷減少[30],進一步對土壤的化感物質進行分析發現,連作條件下,酸類物質、酯類物質、酚類、醛類物質以及醇類植物均呈增加趨勢[31],對植煙土壤的養分供應烤煙的生長發育有負向作用。李柘錦等[32]對比了連作與輪作的煙株在不同生育期的農藝形狀的表現,發現輪作的煙株農藝形狀均優于連作,并認為團棵期是連作障礙的關鍵響應期,同時是緩解連作障礙的窗口期。
綜上可知,已有研究分析了連作對土壤理化指標、微生物和酶的影響,揭示了烤煙連作方法對土壤負面作用效應,同時也間接為克服連作的改善提供方向。
2.2 輪作和間作
油菜與烤煙輪作條件下,將收獲菜薹的油菜作為綠肥還田,達到了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酶活性的效用,烤煙的產質量也明顯改善[33]。當然,不同土壤類型下,油菜和烤煙輪作的施肥策略應有所區別[34],在水稻與烤煙輪作時,由于土壤類型的不同,其烤煙生育期地上部分的農藝性狀和地下部分的根系形態表現出差異,煙株養分吸收和利用也存在顯著差異,水稻與烤煙輪作時建議將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35]。王浩田等[36]考察了輪作年限的土壤物理性狀與煙葉產量與品質的關系,輪作的3年后,土壤2~5 mm團聚體隨著輪作年限的延長而降低,且烤煙的產質量也呈下降趨勢,但是在8年的輪作時間內,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產質量變化較為穩定。景藝卓等[6]探討生姜與烤煙的間作方式,發現該模式可以提高植煙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和豐富度,堿解氮、速效鉀和有機質也顯著提高,同時有益于煙葉化學成分的協調性。也有報道從可持續性的角度,研究指出烤煙套種小麥和草木樨的種植方式可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煙株農藝性狀和提高經濟效益[37]。
輪作方式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微生物數量和土壤肥力狀況,可在相對長的時間內維持烤煙的產量和品質;秸稈還田、綠肥套種和其他作物間作可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有利于煙葉品質的保持和提升。諸多措施的配套和探索對于煙葉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有積極作用。
3 施肥方式及種類對植煙土壤條件及煙葉生長的影響
施肥是補充土壤養分、促進作物生產發育、收獲器官建成和品質形成的重要農藝措施。烤煙栽培較為通用的施肥類型有常規化肥、有機肥和微生物肥等,近年來科研和技術人員對有機肥和微生物的搭配施用和內在機制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實踐。
3.1 有機肥
有機肥的種類多樣,具體可分為農家肥(牛糞或羊糞)、綠肥(秸稈還田等)和商品農家肥等,在烤煙種植中一般與常規化肥配合施用。研究發現,施用有機肥能在烤煙生長發育時期增強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和微生物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土壤pH、有機質、堿解氮和速效鉀含量,對土壤改良有積極作用[38]。張明杰等[39]研究了生物有機肥對土壤改善作用,發現有機肥配施可提高土壤自養呼吸速率,同時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機碳的含量。楊敏等[12]的研究指出,生物有機肥可降低煙株根際土壤的酚酸類自毒物質含量,同時可改善煙株根部土壤的生態環境。云菲等[40]研究表明,有機肥施用可提高煙株的光合能力,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時提高煙株固碳能力。此外,對于有機肥的施用和種植方式配合對植煙土壤的理化特性和肥力改善,提升煙葉產質量的報道也印證了有機肥的積極意義[11,41-43]。
綜上,有機肥的施用可提高土壤酶活性、活性有機碳源,降低土壤自毒物質的積累,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和豐富性,對土壤改良保育有積極作用。
3.2 生物菌(劑)肥
生物菌劑可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提高微生物的相對豐度,對土壤pH和土壤肥力有改善作用,同時通過作用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特性,間接對烤煙的化學成分和經濟性狀產生積極意義[44]。陳月星等[45]對巨大芽孢桿菌的研究中也得到相似的結果。上部煙的研究中,在打頂前與打頂后噴施生物菌肥可促進上部煙葉開片,提高煙葉的鉀含量[46]。同時,也有研究利用菌絲營養缽進行煙株移栽配合,發現該方法可提前根系的發育,并優化根系結構,促進煙株根系的干物質積累[47]。
由此可見,生物菌(劑)肥對土壤的作用機制和效果與生物肥相似,均是改善了微生物的群落數量,間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和肥力狀態,從而正向作用于烤煙的生長發育和品質形成。
4 土壤改良劑對土壤條件及煙葉生長的影響
土壤改良劑分為無機和有機2種類型,一般以有機和無機綜合配施的方式進行土壤改良。從近年的研究報道中,土壤改良劑的對象更多聚焦的是酸性植煙土壤。在紅壤的條件下,土壤改良劑均可提高土壤pH,但是不同有機與無機改良劑的配施比例對烤煙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的影響有不同表現,以石灰和氨基酸有機肥的組合施用對烤煙的綜合改善較優[48]。對于黃紅壤,土壤改良劑在提高土壤pH的同時,增強了土壤酶的活性,雖然對烤煙田間生長發育有不同影響,但是在大田后期的農藝性狀變化不顯著,具有改善煙葉的工業可用性的效用,總體以氰氨化鈣、生物炭、餅肥和微生物肥的組合施用,其效果表現最優[49]。對于沙泥土,以盆栽的形式研究了不同商用改良劑對土壤的改良效果,發現主要成分為CaO、MgO、SiO2、有機質、活菌的新型土壤改良劑能有效改善沙泥土的理化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提高煙葉的鉀和還原糖的含量,促進煙株生長發育[50]。在棕壤土上,利用垂直深耕與石灰、綠肥和生物有機肥的組合農藝措施,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狀、理化性狀,改良了煙株根系結構和地上部分的農藝性狀,提高了烤煙經濟效益。雖然土壤改良劑對不同類型土壤均有積極意義,但是對于不同生態區或烤煙產地,同一類型或者比例的土壤改良劑對土壤和烤煙的作用機理和表現會存在差異[51]。
綜上,土壤改良劑對不同植煙土壤均有改良效果,但是改良劑的組分和施用比例差異較大。同一生態區內,不同改良劑組合對土壤的pH、土壤物理特性、肥力等改善的效果有差異,對烤煙的生長發育(包括根系與地上部分農藝性狀)、化學成分以及經濟性狀的表現均有不同,需要根據不同生態條件和土壤類型進行區別施策。
5 結論
土壤作為烤煙生產的重要生態因子,對烤煙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化學成分的協調性等方面均有影響,連作使土壤發生物理性狀變差、土壤肥力缺失、酶活性降低、微生物菌落豐度降低和自毒性物質積累等情況,而輪作可有效改善以上問題,使烤煙的產量與品質在相當時間內得以保持,選擇適宜的作物與烤煙間作可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同時對烤煙生產具有積極意義。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為土壤提供了活性有機碳源,增加了土壤微生物菌落的數量和豐富性,提高土壤酶活性,間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和肥力狀態,從而正向作用于烤煙的產質量。而改良劑主要針對酸性植煙土壤,配合有機肥、綠肥和微生物肥等進行施用,通過適當提高土壤pH,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和理化性狀,改善煙株根系土壤環境,為烤煙生長和產質量形成提供基礎條件,但是土壤改良更強調因地制宜的措施與策略。
6 展望
烤煙生產與卷煙制造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產業,而煙葉的原料保障是煙草產業化的基礎。基于我國人口眾多與耕地面積偏少的矛盾,如何有效發揮規劃面積內的植煙土地效率,進行高質量的烤煙種植與原料保障,將是長期面臨的課題。
(1)連作負面效應的治理。烤煙連作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首先,應從土壤改良和保育的方向,系統研究土傳病害、自毒性物質積累、肥力損失、土壤物理與理化性狀變差的機理和治理方法,篩選主要土壤連作障礙因子,從而匹配改良方案。其次,連作對烤煙生產顯著響應生育期的確定與預防措施的干預。確定連作條件下烤煙各生育期的生理代謝機理和連作障礙因子,從施肥或激素調節的角度在連作障礙響應期前進行預防干預和控制。
(2)因地制宜地進行土壤保育與改良。根據煙葉生態因子的特性,篩選確定不同生態區適宜的土壤改良劑的組分、種類和比例,因地制宜進行土壤的保育與改良。
(3)作物互作效應的探索發揮。可積極探索間作、輪作等種植方式,選擇與煙葉產量和品質互作效應相得益彰的潛在作物,擴寬土壤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和提升收益渠道。
參考文獻
[1] 閆克玉,趙銘欽.煙草原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83-92.
[2] 劉國順.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83-185.
[3] 潘金華,王美艷,史學正,等.玉溪煙區煙葉鎂含量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J].土壤,2022,54(2):270-276.
[4] 陳潔菲,查宇璇,楊超,等.重慶市石柱縣煙田土壤肥力演變與施肥區劃[J].土壤,2021,53(6):1207-1214.
[5] 李杰,徐興陽,楊樹明,等.昆明市植煙土壤養分時空變異特征及其適宜性評價[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4(2):424-434.
[6] 景藝卓,郭笑恒,王曉麗,等.間作生姜對烤煙產質量、土壤細菌數量及理化性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22,54(1):86-94.
[7] 田麗君,胡瑞文,肖艷松,等.湖南稻作煙區土壤有效氯的垂直分布及影響因素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9(9):110-117.
[8] 饒德安,劉潘洋,鄒路易,等.長期連作及強還原土壤滅菌處理對烤煙根際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2(4):47-56.
[9] 邱嶺軍,許曉敬,張翔,等.不同性能改良劑對煙田土壤生物學特性和煙葉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163-167.
[10] 張龍輝,粟戈璇,鄧小華,等.改良劑施用對酸性植煙土壤養分的影響效應[J].中國煙草科學,2020,41(5):20-27.
[11] 盧紅玲,高鵬,魯耀雄,等.晚稻施用有機肥對煙稻輪作煙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20,41(6):17-23.
[12] 楊敏,曹敬東,鄭元仙,等.生物有機肥對熱區烤煙根際土壤酚酸類物質和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24):244-251.
[13] 童文杰,劉棋,馬二登,等.耕作方式對山地煙田耕層質量和烤煙根系、土壤水氮空間分布特征的影響[C]//201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北京:中國作物學會,2019:229.
[14] 魏光鈺,胡勇,吳永琴,等.清鎮煙區雙行凹型壟不同壟高對烤煙生長和產質量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20,40(5):40-41,44.
[15] 肖鈺.四川植煙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評價[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21.
[16] 李自林,秦娜.祥云縣植煙土壤肥力評價[J].湖北農業科學,2021,60(S2):125-128.
[17] 胡加云,朱艷梅,徐天養,等.云南省文山州煙田土壤主要肥力指標多年度動態變化[J].土壤,2022,54(1):95-102.
[18] 羅輝,張遠蓋,王飛,等.古藺植煙土壤養分含量豐缺評價[J].浙江農業科學,2022,63(3):472-475,479.
[19] 劉杰,譚智勇,周興華,等.銅仁市植煙土壤交換性鈣鎂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核農學報,2022,36(4):812-819.
[20] 楊宇,余偉,馮文龍,等.攀枝花市烤煙土壤濕度空間分布反演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16):67-69,74.
[21] 唐韻,向德明,周清明,等.龍山縣植煙土壤pH時空變異與影響因子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0(6):100-106.
[22] 李孟霞,李軍營,文國松,等.影響云南清香型煙葉化學品質的土壤因子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21,34(2):340-346.
[23] 王韋燕,常乃杰,胡向丹,等.黔西南土壤養分與烤煙糖含量的關系[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1,27(11):2010-2018.
[24] 張靜,靳志麗,王興祥,等.湘南典型植煙土壤養分供應及煙株吸收特征[J].土壤,2021,53(5):1008-1014.
[25] 杜倩,王冰,李冰,等.涼山州植煙土壤養分與煙葉化學品質的相關性分析[J].農學學報,2021,11(11):54-60.
[26] 代方秀,杜杏蓉,李運國,等.烤煙連作下不同植煙土壤化學性狀與酶活性變化及其相關性[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16):233-239.
[27] 杜杏蓉,李運國,鄧小鵬,等.連作對不同類型植煙土壤化學性狀、酶活性及細菌群落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21,42(5):30-35.
[28] 饒德安.烤煙連作土壤的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效果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1.
[29] 敖金成,李博,閻凱,等.連作對云南典型煙區植煙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影響[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22,39(1):46-54.
[30] 蔡秋燕,陽顯斌,孟祥,等.不同連作年限對植煙土壤性狀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20,32(10):93-98.
[31] 孫敬國,王昌軍,孫光偉,等.連作年限對植煙根際土壤化感物質積累的影響:以湖北黃棕壤煙田為例[J].土壤,2021,53(1):148-153.
[32] 李柘錦,朱文橋,黃坤,等.連作對烤煙農藝性狀、根系形態與土壤養分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2,50(2):67-72.
[33] 劉巧真,閻小毛,曾超,等.油菜-烤煙種植模式對煙葉產質量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5):31-34.
[34] 陳華,付利波,趙凱琴,等.油煙輪作區不同土壤類型油菜對氮鉀養分利用效率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20,33(9):1911-1916.
[35] 黃杰,張敏,鄧永晟,等.三類稻作煙田的烤煙生長、物質積累分配及養分利用效率特征[J].西南農業學報,2022,35(3):655-661.
[36] 王浩田,姜超強,蔣瑀霽,等.皖南沿江平原不同年限煙-稻輪作土壤團聚體組成與烤煙產質量的關系[J].土壤,2020,52(5):1057-1067.
[37] 李金秋,賀國強,王晶英.套作綠肥對烤煙生長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20,49(11):45-53.
[38] 朱夢遙,徐大兵,佀國涵,等.不同種類有機肥對植煙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22,43(2):12-18.
[39] 張明杰,張振,張馨方,等.生物有機肥和高碳基肥對皖南煙田土壤呼吸的影響[J].煙草科技,2021,54(10):29-36.
[40] 云菲,任天寶,金磊,等.外源碳輸入對烤煙光合特性及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21,55(6):1012-1020.
[41] 劉佳琪,彭光爵,鄭重誼,等.粉壟及秸稈腐熟有機肥對湖南稻作煙區土壤養分和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22,35(2):397-404.
[42] 李秀春.植物殘體堆肥對湘南土壤理化特性及煙草生長發育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21.
[43] 褚德朋,陳芊如,邰振益,等.大豆與海藻有機肥對烤煙生長和土壤細菌群落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21,27(6):43-51.
[44] 李忠奎.生物菌劑對涼山州植煙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影響及其相關性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21.
[45] 陳月星,黃金輝,劉翠霞,等.巨大芽孢桿菌對商洛烤煙生長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21,30(11):1708-1714.
[46] 高志豪,張錦韜,盤文政,等.生物菌肥對烤煙上部葉產質量的影響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22(4):39-41,45.
[47] 艾棟,劉青麗,常乃杰,等.菌絲營養缽栽培對烤煙根系生長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2,28(1):181-190.
[48] 曾慶賓,謝檸枍,余偉,等.土壤改良劑對攀枝花植煙土壤酸度和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14):74-79.
[49] 鄧子恒.土壤改良劑對酸性植煙土壤化學性狀及烤煙生長和品質的影響[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20.
[50] 盧鈺升,顧文杰,李集勤,等.煙草新型土壤調理劑對植煙沙泥田土壤的改良及應用效果[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4):1055-1060.
[51] 謝仕祺.土壤調理劑對涼山州植煙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影響及其相關性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