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敏
(上海市嘉定區第一中學,上海 201808)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英語學習和應用的重要基礎。詞匯學習不是簡單記憶詞語,也不是孤立操練詞語,應該結合具體主題,在理解主題意義的基礎上,構建詞匯語義網,積累詞匯,擴大詞匯量,在語言實踐活動中運用詞匯表達意義,遷移詞語運用能力,內化詞語。
在平時教學中,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率低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機械式記憶忽視詞匯關聯性
單詞記憶主要以死記硬背方式,記憶時間短,導致前背后忘或者即使背得滾瓜爛熟,考試時也只能記得星星點點。如果教師在詞匯教學時引導學生關注詞匯內在聯系,挖掘技巧性記憶,將大大改善詞匯記憶的枯燥乏味,也能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
2.孤立教授詞匯忽視主題語境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單獨對詞匯進行含義和用法講解,學生抓緊記錄,忽視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運用,導致在寫作、對話交流中學生詞不成句,句不成篇。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主題語境,營造適合高中生主動建構英語知識的具體情境教授英語詞匯,學生就會感受英語的奇妙和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將英語知識內化為自身所需,提高學生英語詞匯的應用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1]指出:在學生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梳理詞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詞語結構和文本的語境理解詞語意思,還要結合主題語境不斷復現詞語,通過詞塊幫助學生快速積累語言。
主題是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之一,為語言學習提供主題范圍或主題語境。根據《課標》,主題語境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方面,每個主題語境又分為若干個主題群。現行高中英語教材是以某一主題而引領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這也便于主題教學。因此,英語課堂應以主題意義引領,基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整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與發展,幫助學生建構和完善新的知識結構,深化對該主題的理解和認識。
詞匯都是在語境中傳遞信息的。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意義往往也不同。詞匯學習更重要的是在語篇中,通過聽說讀看寫,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或觀點。所以教師要通過創設與主題意義密切相關的語境,“為詞匯學習提供場域依托”,“為詞匯理解提供意義支撐”,“為詞匯運用提供語用載體”[2]。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突出主題的價值,以主題為中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將原本抽象化的內容轉變為易于理解和記憶的形象化內容。思維導圖的優勢如下:首先,它彰顯聯想記憶功能,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完成單詞探索,建立關聯。其次,它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在歸類和延伸時,適時把握各層級的內容和關系。
每個單元往往都有特定的主題,并圍繞該主題編寫聽、說、讀、看、寫等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以單元主題意義為引領,把主題意義的探究作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充分挖掘主題所承載的文化信息,與學生生活建立密切關聯,開展對語言、意義和文化內涵的探究。在教授上外版高中英語教材1AU3 Travel時,教師可以在主題引入環節引導學生繪制一幅有關“Travel”常用詞匯表達的思維導圖。首先,將中心主題詞匯Travel 置于思維導圖中央。圍繞中心詞匯展開頭腦風暴,學生思考與Travel有語義相關的具體名詞,如Climate, Food, Culture,Economy, Transportation, Clothes, History等,激活學生的已輸入詞匯,擴充學生在主題語境下的詞匯廣度(圖1)。

圖1 “Travel”思維導圖
又如在上外版高中英語教材1AU1 Nature教授中,針對新疆班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的情況,教師先在課堂確定nature, plants, landscapes, animals and other creatures和natural phenomena作為重點主題導入詞匯,學生自我思維發散和小組討論交流之后,借助課文內容和所給思維導圖,簡單分享關于大自然的詞匯,也可以添加其他所知道的相關信息,初步了解大自然并鏈接到初中已經學習過的目標詞匯(圖2)。

圖2 “Nature”思維導圖
學生課堂學習熱情高漲,課后繼續拓展和補充思維導圖。他們充分利用英語學習工具,集思廣益最大化把自己已知英語知識與單元主題關聯,既激活復現原有詞匯,加強詞匯內在聯系,也更牢固記憶掌握這些詞匯(圖3)。

圖3 學生“Nature”思維導圖作業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也是進行詞匯主題教學的基礎。每個單元會有一篇主閱讀文章與單元主題緊密關聯,便于開展詞匯技巧教學。上海新世紀高中英語教材2AU1 The World’s Best Ethnic Foods是一篇說明文,主題語境屬于“人與社會”,講述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文中與Food相關的四個方面:culture,memory,life,history。然后根據課文內容把四個方面相關的動詞、形容詞、介詞及介詞短語等全部羅列出來,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加深記憶,提高詞匯學習的深度。同時學生標注出現的生詞,并猜測vast,dynamic,subculture,limitless,authentic,firsthand等詞含義。以教師可以借助構詞法,聯系上下文語境,例句或中英文解釋單詞含義,輸入詞匯知識,滲透詞匯學習技巧(圖4)。

圖4 “Food”思維導圖

圖5 “課文重點詞匯復習”思維導圖
《課標》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和興趣特點,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主題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上海高中英語牛津教材S1BU1 Two geniuses為例,在詞匯鞏固環節,教師根據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尾,借助思維導圖串聯各部分的重點詞匯(見圖5),進行文本復習,圍繞目標詞匯和詞塊進行復現和拓展,幫助學生在課文語境下學會運用目標詞匯。如果是英語程度較好學生,鼓勵其運用所教詞匯進行故事模仿創造,從而達到靈活運用詞匯的目的。
1.轉變學生英語單詞的記憶方式
在主題引入環節,立足單元主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拓展和補充,既激活復現原有詞匯,幫助學生聯想關聯詞匯,建立詞匯網,加強詞匯內在聯系,也更牢固記憶掌握目標詞匯。
2.轉變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方式
在詞匯教授環節,緊貼課文主題,善用思維導圖,開展詞匯技巧教學,借助構詞法、聯系上下文、利用近義詞或反義詞、解釋含義等方式輸入詞匯知識,滲透詞匯學習技巧。在詞匯鞏固環節,開展主題活動,借助思維導圖,鞏固運用詞匯,達到靈活使用詞匯的目的。學生在基于主題的活動中,不斷學習、理解和運用與主題有關的詞匯,學習詞匯的同時也在運用語言探究主題意義、挖掘主題文化,實現詞匯的內化和掌握。
1.更新教學觀念,增強主題意識
首先,教師要舍棄單純機械記憶、死記硬背的詞匯教授方法,努力創設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語境引導學生有技巧有規律地學習英語詞匯,激發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提高詞匯運用能力,從而提高詞匯學習的有效性。其次,教師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樹立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觀念,基于主題語境不斷豐富英語詞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真正愛上英語,詞匯學習的效率也會極大提高。
2.巧用思維導圖,高效學習詞匯
通過圍繞主題創設語境,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相關詞匯,拓展學習范圍,豐富與主題相關的詞匯,也有效整合詞匯,有條理有系統地記憶詞匯,幫助學生建立詞匯網絡,有助于學生以后提取。此外,經常且有效地使用思維導圖還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創設情境,多種方法結合學習詞匯
語境是進行有效詞匯教學的生動環境,詞匯依托語境才有生命力,學生在教師創造的自然生動多種語境中學習詞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運用圖片創設情境、通過基于文本語境的師生互動問答、在語境中造句、句型轉換和中譯英等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上下文中體會領悟和運用所教詞匯,也是提高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詞匯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不能排斥其他詞匯教學方法,各種方法相互補充,百花齊放。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任重道遠,需要英語教師不斷探索努力實踐。基于主題語境借助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不僅對英語詞匯進行有效歸類,幫助學生建立詞匯間的內在聯系,也能厘清不同主題內容,高效記憶詞匯,靈活運用詞匯,進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