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鳳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益陽市 413000)
陶瓷文化幾千年,自古就具備精神審美功能,跟陶瓷裝飾聯系緊密,兩者互為統一并進。現代陶瓷藝術和其他藝術品類一樣,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早期的裝飾藝術最為原始傳統,人類精神的文明提升使陶瓷材料、釉色、紋樣設計成為了現代陶瓷裝飾設計的主要表達形式。現代陶瓷裝飾藝術首先表現在材料制作工藝上,其次是釉色裝飾技巧,然后是繪畫意蘊的表達,也就是畫面上圖案的紋樣裝飾設計。好的陶瓷藝術作品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裝飾形式、工藝技法、材料可塑性等能呈現新型的藝術作品的可能性。歸其制作原理就是創造它的過程,從而認識陶瓷材料功用與性能。當我們制陶者在創作藝術作品過程中運用陶瓷釉料、紋樣設計的審美時,是不斷地研究與創造陶瓷材料的工藝特性,制作時又在不斷的發揮陶瓷的材料和釉料的藝術裝飾效果,和其他材料比擬,陶瓷的特殊性足以在其他藝術門類呈現與眾不同的藝術美感。
等進入到現代工業化時代,它的實用功能逐漸走向停滯,已儼然成為工業省的同一產品。在審美意識上,隔離了傳統的藝術審美力量,呈現出同一化的審美疲勞,因而現代陶瓷藝術承載著它對時代創新發展的使命感,需要傳承傳統的藝術力量又要創新設計,它們相互交融、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體現了現代陶瓷藝術在傳統工藝美術領域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陶瓷,在是新石器時代就已經以實用為目的來創造生活,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古代的實用工具與藝術品也逐漸兼備精神審美需求,藝術的不斷發展隨著審美需求也在不斷地再創新、再設計,當人們的精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滿足,他們又在渴望回歸自然。所以,周而復始的精神需求使人們對陶瓷藝術又給予更高的創新和發展希冀,想通過剝離傳統陶瓷藝術的審美來渴望現代陶瓷藝術得到更高級更美好的創新與發展,前者注重自然審美,后者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審美。
陶瓷的文化形態比起其他藝術門類極具有它的特殊性,它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發展形成,有著物質與文化的雙重的明顯特征。現代陶瓷材料的裝飾運用是按著時代發展潮流的規律來尋求審美和創造,也有的是作者個人獨特審美和內心情感的唯美造物。因而現代陶瓷材料的設計運用與審美是結合裝飾設計的妙不可言的藝術審美情趣。陶瓷與其他材料不同,它與其他材料結合是獨特技術表現的新型造物,與其他物種藝術有著很大藝術表現語言的區別,自古至今不管是在中國工藝美術它存在的藝術價值還是它在世界現代藝術、后現代藝術都仍具有非凡的特殊意義和藝術價值。是先鋒前衛的藝術作品。綜合材料藝術體現在多觀念的裝飾藝術設計之中,陶瓷設計觀念與材料的多樣綜合,兩者互為支持。比如陶瓷結合木材、金屬、竹、纖維等的觀賞性陶藝作品,在陶瓷作品陳列和搭配等過程中需木質材料均搭配使用和相互裝飾,陳設性陶瓷藝術為多,主要運用在局部表現。在藝術的多觀念中,陶瓷與其他綜合材料表現藝術家的思想創意,既豐富了傳統的藝術形式又可以表現藝術的方式,更是為人們精神藝術提升審美所服務的。它的裝飾視覺感新穎,藝術審美性強,自始至終皆滲入與人類精神生活以及工作、社會生活等方面,與精神審美功能并存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審美力的增長而前進的。
陶瓷與其他綜合材料的運用為藝術家創作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無限可能,選擇何種材料和何種裝飾表現藝術形式是藝術家創作精神所指導的。現代陶瓷藝術作品個性自由、張力四射,其所追求的不僅是材質表面,更是作者心靈、情感相對應的形態語言。現如今,人們對現代陶瓷藝術作品的創作理念和審美視角已發生很大的改變,隨著時代更迭與科技的進步,精神文明的發展使老百姓對陶瓷藝術的審美取向在不斷的拔高提升,也由于物質的需求與社會價值的不同使得他們對現代陶瓷的釉料研究與運用亦顯得愈來愈重要。
陶瓷與高溫色釉的結合就是一種綜合裝飾設計表達,這種裝飾形式的出現將陶瓷繪畫更新了一個藝術層次,使裝飾效果達到了一種極致審美。高溫在制作者豐富的設計創作和藝術想象下,使釉料在高溫燒制后通過窯變產生神奇的變化,入窯變千色,可以想象色釉陶瓷作品隨著作者隨類賦彩和高超技藝作出釉上或釉下的繪畫設計,使釉料色彩與繪畫交相映會,呈現奇特畫面效果。釉料的裝飾表現力強,作者還可以配制釉色,繪畫藝術工藝以及窯爐的燒成溫度與氧化還原氣氛等來表現出高溫顏色釉作品,這樣的陶瓷作品創作除了需要繪制工藝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窯變藝術。現代陶瓷作品將高溫顏色釉進行裝飾設計外體,顏色釉淋漓盡致的色澤是窯火燒造而成,形成自然天成的美。
古代制陶自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衍生出繪畫藝術的語言。現代陶瓷裝飾設計表現形式已經相當豐富,最為大眾化的藝術表現是圖案的紋樣裝飾設計,即使在很多陶瓷產區看到的陶瓷作品是較為傳統的造型或彩繪裝飾,但還是有一部分藝術家對傳統彩繪陶瓷裝飾進行了設計與創新,有在作品上進行圖紋拼貼、裝置、雕刻綜合手法等,從色彩到格局都具有裝飾藝術的審美。其豐富的內容與獨特的紋樣設計表現獨樹一幟,在許多彩繪陶瓷作品中能領會到藝術家的彩繪技藝和文化精神,對現代陶瓷裝飾設計與審美研究起到促進作用。
陶瓷藝術內涵豐富,其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手法也是風格多樣,陶瓷彩繪一直是中國陶瓷藝術表現形式極為豐富的裝飾形式,不管是內容還是彩繪工藝形式都是陶瓷審美藝術中一朵瑰麗的奇葩。陶瓷它還具有區域性和民族性,作為彩繪陶瓷藝術表現形式,在民族藝術發展中特征極為明顯,不管是紋飾還是內容表現都能體現出民族區域性,從而對于陶瓷創新亦有著極其崇尚的藝術追求。這就意味著我們人類的審美觀念在不斷進步與提升,同時也凸顯了人類生活的藝術呈多元化。現代陶瓷集中體現東方藝術審美風格和特殊的審美特征,可以說中國彩繪陶瓷藝術是民族氣質最濃郁的標志,比如景德鎮青花、醴陵釉下五彩、廣彩等等,極具區域特色,有的作品體現陳設性的藝術審美,有的作品體現的是實用性藝術審美,創意思維不一樣,呈現的藝術形態也就會不一樣。想要陶瓷作品向觀眾傳達意境,那么表現手法更加注重作者通過畫面裝飾手法來表現陶瓷藝術造型的藝術價值,例如青花繪畫,它既可以是工筆彩繪,也可以寫意揮灑,寫意的手法是接近水墨效果,形式上表現更為自如,畫面可朦朧,可襯景,可意境,可灑脫層次等。不管是哪一種形式彩繪呈現,都會有它不同的內容,表現手法不同畫面呈現的藝術效果也自然不同,相對工筆彩繪手法,寫意的陶瓷繪畫作品更能讓觀賞者在賞析作品時容易身臨其境,美感油然而生。因此,陶瓷彩繪多元化的藝術表現一直是陶瓷藝術愛好者表達藝術創作的主流形式。
陶瓷雕刻最早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就有雛形,是因為陶塑的發展帶來雕刻的工藝的進步。有陶就有塑,有塑就有刻,因此,陶刻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衍生。早期正式產生的雕刻紋樣是在西周,這個時候印紋在陶器上比較盛行,陶質也比較硬,其胎質原料燒成接近中溫,制作的陶器器皿表面都是手工刻印的紋樣,以幾何圖形為主,多數是線條組合的抽象圖案紋飾,所以這個時候的陶瓷雕刻裝飾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設計和審美了。
社會生產力不斷進步,人們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由此陶瓷藝術的審美不僅僅是限制于彩繪裝飾的審美了,人們開始創新工藝,雕刻與繪畫相結合應運而生,還有雕刻與書法、雕刻與色釉等藝術表現形式在瓷器形成一種特殊的工藝表達手段。雕刻裝飾形式有刻、劃、印、貼、鏤、繪等,有嵌條、模印、彩繪、鉗花等,同雕刻相結合,運用綜合裝飾工藝手法使陶瓷雕刻異彩紛呈,獨樹一幟,呈現出不同凡響的藝術審美情趣。
現代生活中陶瓷雕刻作品采用的手法大多數是“加減法”,加法是添加泥料塑形,減法是雕刻多余的泥料,作品又分陶刻和瓷刻兩種類型,別名刻畫,又叫刻花或刻劃花,運用加減法手段“剔”、“塑”技法進行雕刻裝飾,也是常說的“在破壞中達到藝術造詣”的雕刻藝術。現代的陶瓷雕刻手法,用刻刀工具在素坯上刻劃,采用中國畫的線條勾勒表現,刻劃出有平面浮雕效果,施上一層青釉,凸顯出畫面的虛實層次,晶瑩玉潤,玉質感強,使作品簡樸清秀不失高雅。
現代陶瓷的裝飾藝術審美形式繁多,人們對陶瓷的鑒賞不僅僅是盛放物品的器皿和陳設瓷,因為時代進步,物質生活提高,人們的對美的需求也不斷變化,從陶瓷藝術創新的角度上看,人們的藝術審美水平上升到了一定層次和高度。現代陶瓷裝飾的手已經通過雕塑形式應用到了公共建筑和公共環境藝術審美當中,它已深入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賦予了濃厚的現代藝術文化的底蘊。
現代陶瓷裝飾制作比起日用陶瓷、陶瓷雕塑的創作受到的制約性比較少,日用瓷需要精準比例設計,雕塑需要塑型能力,陶藝需要創造能力,而繪畫陶瓷可以盡情的發揮裝飾設計能力,裝飾設計能很好的反映創作者的性格和愛好,作品面貌能流露個人的風格特點,它的藝術審美更強于前者。正是因為陶瓷裝飾審美的功能性增強才使得現代陶瓷藝術裝飾設計的表達呈現豐富多樣的面貌,使藝術審美功能極具無窮無盡的可能,令其更多的運用到精神生活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