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園園
摘?要:近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海南省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語言服務,海南省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凸顯。文章在分析海南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海南跨境電商語言服務現狀,為海南省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的培養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以期為跨境電商行業培養更多高水平的語言服務人才,從而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
中圖分類號:F72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35-003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5.030
1?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跨境電商與人才需求現狀
2018年年初,海口獲批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之一,2020年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將海南全島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預示著跨境電商零售時代的到來。2020年4月,?三亞也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特別是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以來,受自由貿易港政策利好等影響,海南跨境電商近年來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免稅品進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成為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機遇與風口。海南自由貿易港無論是早期制度設計,還是封關運作后的制度設計,都有大量的優惠政策和功能安排,可以直接惠及跨境電商。在自由貿易港政策支撐下,海南的跨境電商贏得比內地更好的發展條件,電商企業可從中獲得更多商機。
海南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海南2017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貨值僅為10.5萬元,到2021年進出口貨值已增至8.88億元,在實現貨值跨越式增長的同時,海南省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品牌注冊的跨境電商企業達596家。海南省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對跨境電商經營主體、產業基地、物流倉儲、海外物流、品牌建設、人才培養等進行扶持,天貓、京東等頭部企業紛紛落地海口。海南跨境電商將以海口、三亞、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重點,探索多模式發展、多元化發展、差異化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路徑,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加快發展。未來,海南將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最大的境內“海外倉”。當前雖然受傳統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中美貿易摩擦和雙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的影響,我國跨境電商仍然突破了時空限制,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既拓展了外貿銷售渠道,聚合了市場力量,又推動了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了穩外貿穩就業的積極作用,跨境電商已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由于目前中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跨境電商人才缺口日漸明顯,現有人才缺口接近450萬,并仍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該《報告》中指出,跨境電商行業屬于新型產業,與傳統的外貿行業有本質的區別。但市場上現有的跨境電商從業者,主要是從原來傳統外貿人才摸索轉變而來,我國高校設置的相關專業也沒有與市場需求高度匹配。
2?跨境電商產業對語言服務的需求
2.1?語言使用服務
語言使用服務主要指筆口譯服務、本地化服務等。跨境電商對語言使用服務主要的需求是筆口譯服務,跨境電商的采購與銷售、客服服務、網絡直播等各個經營環節都離不開筆口譯服務,高水平的筆口譯服務不僅能夠提高平臺與供應商和客戶的溝通效率,更能夠減少潛在的語言歧義,從而降低溝通成本,減少跨境電商交易風險。本地化服務指的是跨境電商平臺需要將本公司網站、App等平臺中的文字圖片圖表界面等信息翻譯成目的地國家的語言,從而在目的地國家不斷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與供應商,不斷擴大交易規模,提高平臺信譽,增強競爭力。
2.2???語言技術研發與應用
語言技術研發與應用主要指翻譯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翻譯、機器翻譯技術等。跨境電商的日常工作需要處理大量的不同語言轉換工作,大量的語言轉換工作全部由人工來完成并不現實,因此跨境電商需要運用翻譯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翻譯、機器翻譯、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來實現更加高效高質量的語言服務。這些先進技術具有翻譯記憶能力、詞語檢索能力以及自動編輯校對能力,跨境電商如果能夠充分運用這些先進技術將會極大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翻譯的錯誤率,提高語言服務的質量。
2.3?語言相關服務
語言相關服務主要指語言服務外包、語言服務眾籌、語言資產管理等。當前絕大部分跨境電商都是規模較小的公司,尤其在跨境電商成立初期公司往往只有幾個人,資金規模小,無力負擔高額的人工成本,因此就需要跨境電商語言相關服務,例如語言服務外包、語言服務眾籌,通過將跨境電商的語言服務需求外包,跨境電商本身不必負擔高額的工資成本,同時又能夠享受到語言服務供應商的優質服務。語言服務供應商通過不斷為同行業、同領域、同地區的跨境電商提供語言服務,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從而實現雙贏。語言服務供應商又能夠為跨境電商提供語言資產管理服務,可以將公司開發的軟件、硬件、翻譯系統等租賃給跨境電商使用,從而降低跨境電商運營成本,提高跨境電商運營效率。
3?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現狀
3.1?小語種人才相對缺乏
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共有6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50多種官方語言,而目前我國高校外語專業招生語種只覆蓋其中不到30種語言,或者有些學校以雙學位或者輔修專業的形式培養小語種外語人才,即使學校開設了小語種相關課程,但學校或學生往往以不好就業為由不夠重視小語種專業的培養,學生也多數不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學習小語種,種種原因導致我國小語種人才相對缺乏。海南自由貿易港是我國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門戶,是我國聯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橋頭堡,可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培育新的貿易增長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非常重要的貿易對象,雖然英語是國際貿易的主要通用語言,但是我國與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一樣,英語并不是母語,再加上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本國外語教育水平落后,能夠熟練掌握運用英語的人才相對匱乏,如果跟非英語國家使用英語作為貿易語言,會大大影響跨境電商的運營效率,因此目前我國小語種人才的缺乏會直接或間接地制約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發展。
3.2?人才培養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不僅僅是海南省,全國多數高校外語人才培養考核目標還停留在考試、考級階段,傳統大學外語課程大多以基礎語言為主,較為注重語言技能訓練,造成學生外語學習和專業學習脫節,導致學生思辨能力和創新意識缺乏、英語學術寫作和口頭匯報能力薄弱、國際學術交流能力欠缺等問題,如往往要求大學生要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英語專八考試等,這樣的培養目標雖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一批外語專業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不足,僅僅學習基礎語言并不能滿足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當前多數外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覆蓋面過窄,跨境電商對于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對外語語言知識的需求,更是對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需求,更加青睞“外語+專業”的優秀畢業生。然而,目前部分外語專業學生文化背景與知識結構較為單一,無法滿足當前跨境電商對外語專業人才的多樣需求。
3.3?高新技術的應用不足
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外語教學帶來了新挑戰,也提供了新機遇。目前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對于高新技術的應用明顯不足,一方面運用高新技術需要資金與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面運用高新技術又有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大部分高校的資金多數是向國家所需要的高精尖領域或本校優勢專業領域集中,可能沒有足夠的經費在外語人才培養方面運用更多的高新技術。高校在高新技術的應用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并不會直接參與跨境電商的經營,高校培養什么樣的外語人才、運用什么樣的新技術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國家和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不斷調整。目前,多數跨境電商的規模還比較小,本身對于跨境物流、跨境服務等領域的投資已經占據了大部分運營資金,也基本無力承擔在外語人才培養方面高新技術的費用,也沒有相應的技術人員與技術能力。
3.4?語言實踐能力不足
高校外語專業學生的培養注重基礎語言的教學,較重視語言技能,這往往忽視了語言本身是一種工具,這樣教出來的學生讀寫能力較強,聽說等更重視語言實踐的能力較弱。當前社會互聯網普及,各種翻譯軟件能夠很好地滿足跨境電商外語讀寫的翻譯需求,而簡單的讀寫能力無法滿足跨境電商對于語言服務的需求,跨境電商需要的是能夠提供語言服務的復合型人才,即既能夠提供基礎語言服務,又對跨境貿易、跨境物流以及相應的行業及產品有較為清晰的了解的商務外語人才。
4?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策略
4.1?打造“跨境電商+語言服務”的人才培養模式
海南跨境電商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對于語言服務的要求也比較高,跨境電商的語言服務從業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商務外語知識,還需要掌握跨境電商的運營管理、外貿專業知識以及國內外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地為海南跨境電商提供優質的語言服務。前文所述,當前我國高校開設外語語種的專業和課程較少,多數高校外語專業課程集中在英、法、德、日、韓語,同時多數高校又較為重視基礎語言的學習,即使開設外語與相關專業的交叉學科課程,也會產生重語言輕專業或者輕語言重專業的問題,跨境電商對于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語言實踐能力,僅僅依靠高校培養無法滿足跨境電商的需求,因此對于外語人才的培養需要用人單位更多地參與進來,進而打造出“跨境電商+語言服務”的人才培養模式。
跨境電商企業要明確語言服務人才需求,對語言服務的質量引起高度重視,結合本企業的經營領域和實際需要,制訂語言服務人才的培養計劃,包括語言服務人才需要掌握的跨境電商知識、國際貿易知識、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本行業、本公司涉足的經營領域、經營項目以及經營區域,都需要對外語專業學生進行培訓,從而讓只懂得基礎外語知識的畢業生盡快掌握專業知識,成為能夠滿足跨境電商需求的高質量的“跨境電商+語言服務”專業人才。
4.2?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海南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速度驚人,各高校對于基礎人才的培養落后于產業實際的發展,而外語基礎教育離不開各高校的努力,企業或者高校都無法單獨培養出高水平的語言專業人才,跨境電商+語言服務型的人才更是要通過“行業知識+語言知識+應用能力”模式的培養,不斷把所學的內容在實踐當中應用和操練,使得個人的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不斷提升,因此必須要加強企校聯合。
跨境電商企業依據行業發展、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語言問題以及對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提供給各大高校,而高校依據最前沿的人才需求,能夠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將大量的最新的實踐課程加入語言服務人才培養課程當中,即高校不僅僅傳授基礎語言知識,也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高校師生到企業參觀,向高校師生展示當前跨境電商的發展情況以及公司的業務范圍和語言服務實際應用場景,進而能夠為高校培養語言服務人才提供最直接的參考。跨境電商企業也可以開展實習生項目,每年可以從高校招聘實習生,可以是大四畢業班的實習生,也可以是假期實習生,這樣能夠讓外語專業或者電商專業的學生更早地接觸到實際工作,對于跨境電商行業有直接的認識,從而能夠明確自己學習的努力方向。跨境電商的主要經營者或管理者也可以經常到各個高校去交流學習,通過演講等形式向廣大高校師生展示海南跨境電商產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跨境電商產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語言問題,交流跨境電商行業語言服務方面的需求與痛點,同樣能夠為高校語言服務辦學提供寶貴的資料。通過企校聯合,不但可以幫助高校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推動教學改革,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還能夠使得跨境電商企業了解目前高校對于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成果,在遇到語言服務問題時也能夠知道去哪里尋找專業人才。跨境電商+語言服務型的人才更是要通過這種“行業知識+語言知識+應用能力”模式的培養,不斷把所學的內容在實踐當中應用和操練,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
4.3?邀請各領域的母語外籍人士進行授課培訓
跨境電商行業的語言服務需求主要是面對經營區域內的母語客戶或者是供應商,而學習語言最好的老師是母語人士,因此企業可以定期邀請各領域的母語人士來為企業外語人才提供授課培訓,邀請的母語人士不一定是各領域的大咖,也可能是來自供應商的產品經理,他能夠用最標準的母語來為企業講述產品的相關語言知識,從而提高企業跟供應商之間的交流效率;也可以是母語國家的一名職業律師,他可以通過母語來為企業普及本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能夠讓企業在簽署合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可以是一名本國的政府官員,能夠為企業普及該國對于我國跨境電商在該國展開貿易活動的態度,是否有某些優惠政策等。通過與這些母語人士的直接交流,企業能夠對該語言在跨境貿易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更加了解,當對方無法流利運用英語、中文等通用語言時,企業可以運用對應的母語與對方交流,從而保證雙方溝通的質量,提高雙方溝通的效率。
4.4?搭建具有自由貿易港特色的跨境電商語言資源庫
語言服務人才的培養需要各種相應的語言資料,可由跨境電商平臺或者海南政府出面聯合海南跨境電商企業與各大高校共同建立具有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的跨境電商語言資源庫,該資源庫中包含的語言可以是已經與海南跨境電商發生交易的國家語言,也可以是潛在交易國家的語言,其中不僅包含相應語言的基礎知識、聽說讀寫各種學習資料,也包含該國的國家政策、各種法律法規、民風習俗等語言資料。企業與高校可以進入該語言資源庫查詢相關資料以便研究學習,從而為企業和高校培養語言服務人才提供最新的資料,而企業和高校也可以不斷地將最新的資料上傳到該資料庫,進而實現語言資源不斷地更新發展。通過這樣的形式,從最常用的語言開始做起,逐步向各種小語種不斷延伸發展,最后匯總整理成具有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的語言資源庫,以此來培養更多高質量語言服務人才,推動海南“跨境電商+語言服務”的協同發展。
4.5?搭建“跨境電商+語言服務”的互聯網平臺
上文中提到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電商發展迅猛,海南省的語言服務人才相對缺乏,不能夠滿足跨境電商的需求。當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遠程語言服務提供了便利條件,各大電商平臺上涌現出了很多遠程語言服務提供商,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提供語言服務能夠跨越空間限制,從而能夠直接利用全國優秀語言服務資源。海南自貿區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求特點,由平臺或政府牽頭,拓展語言服務的主體和支持形式多樣的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搭建“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互聯網平臺,這既能夠為跨境電商解決語言服務需求,又能夠為語言服務供應者提供工作機會,鍛煉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增加實踐機會,提升語言服務能力,培養更多的高質量語言服務人才。
該互聯網平臺的形式可以多樣化,較大規模的企業可以自建平臺,將本企業的語言服務需求發布到平臺上并提供相應的報酬,語言服務提供者可以是翻譯公司,也可以是個人,但自建平臺的成本往往較高,且一家企業的語言服務需求往往不會很多,容易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由多家企業共同建立平臺能夠降低成本,同時多家企業的語言需求也較多,能夠不斷吸引優秀語言服務提供者來平臺注冊并提供服務。同時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語言服務質量,可以在原有模式上吸引母語賣家加入該平臺,通常情況下,與海南跨境電商有貿易往來的母語國家的薪資待遇水平低于我國,同時由母語者提供語言服務質量更高;與此同時,有了母語者的加入,也可以幫助平臺加快本土化擴散的速度以及提升在母語者交易群體中的知名度,也因為有母語者的競爭,會促進我國語言服務人才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
4.6?組織企業外語人才出國考察交流
跨境電商企業需要經常到各國家進行考察,以便對該國的貿易政策、法律法規有更加詳細的了解,企業可以組織外語人才一同出國考察,可以帶領他們到該國較大的供應商或者客戶那里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培養語言人才的同時能夠增進雙方的了解,促成更多的交易。
5?結語
海南省作為我國新建的最大的自由貿易港,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和政策資源傾斜下,海南省跨境電商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跨境電商產業對于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越發旺盛,已經從單一的語言知識需求轉變為了對高質量的“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策略也應當做出相應改變,由傳統的高校語言教育模式向“跨境電商+語言服務”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這樣才能夠跟上時代步伐,破解跨境電商語言服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而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參考文獻:
[1]林芳蘭.“杭州經驗”對海南發展跨境電商的啟示[J].新東方,2021(1):7-9.
[2]丁琳.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英語口語人才培養探索[J].公關世界,2022(17):101-102.
[3]陳思毅.“互聯網+”環境下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15):175-176.
[4]劉娟.“互聯網+”環境下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分析研究[J].互聯網周刊,2022(22):61-63.
[5]李華杰,沈建剛,張慶萍.產教融合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路徑探究[J].商貿人才,2021(6):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