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木林(廣東省廉江市人民醫院,廣東 廉江 524400)
不孕癥是指性生活正常且未采取避孕措施超過1年仍未懷孕的一種疾病。不孕癥通常無明顯癥狀,患者大多由于長期未懷孕而就醫,部分患者可能伴隨月經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重度營養不良或肥胖等癥狀[1]。女性不孕癥的發生原因復雜,通常與排卵障礙、輸卵管障礙、子宮發育異常、免疫等因素有關[2]。目前臨床診斷女性不孕癥通常從體格檢查開始,先排查異常體征、畸形,然后進行性激素水平測定,如果仍舊未發現病因,再展開進一步的影像學、免疫學、遺傳學檢查[3]。性激素檢查在篩查女性不孕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單一指標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聯合使用時則能夠提高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從而提高不孕癥的檢出率。為了觀察性激素檢測的診斷價值,本文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90例不孕癥患者與90例健康體檢婦女進行對比觀察,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90例不孕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間段90例健康體檢婦女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3-39歲,平均為(30.6±4.5)歲。入選標準:符合不孕癥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及嚴重心、肺、肝、腎器質性疾病的患者。對照組健康體檢婦女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為(30.8±4.6)歲。入選標準:健康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排除標準:健康體檢發現器質性疾病的婦女。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兩組分別在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5mL肘靜脈血,以3000r/min速率離心10min,離心半徑為10cm,分離血清后,將其放置于-30℃冰庫中保存待測。本次研究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進行檢測,觀察指標為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雌二醇,嚴格按照儀器設備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檢查結果之間的差異,同時根據性激素檢查結果評價各項性激素指標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采用SPSS22.0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時期性激素指標的差異 卵泡期,觀察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高于對照組,雌二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排卵期,觀察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雌二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黃體期,觀察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高于對照組,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雌二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卵泡期性激素指標的差異
表2 兩組排卵期性激素指標的差異
2.2 性激素指標的診斷價值 性激素六項診斷結果與臨床診斷的對照比較見表4;性激素六項聯合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的促黃體生成素檢測、促卵泡激素檢測、垂體泌乳素檢測、孕酮檢測、睪酮檢測、雌二醇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性激素指標的診斷價值
近些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女性不孕癥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引起臨床醫學的廣泛關注。由于不孕癥的發生原因比較復雜,因此目前無統一的診斷標準,需要進行較多的臨床檢查,包括全身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才能夠獲得準確的診斷結果[4]。性激素六項是臨床篩查女性激素水平的重要檢查,主要包括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雌二醇這六項指標,通過該檢查,可以評估女性內分泌狀況,從而篩查內分泌相關疾病,在篩查婦科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卵泡期,觀察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高于對照組,雌二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排卵期,觀察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雌二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黃體期,觀察組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高于對照組,垂體泌乳素、孕酮、睪酮、雌二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女性不孕癥患者與健康婦女相比,性激素水平明顯存在差異,因此可將性激素檢測用于不孕癥的臨床篩查。
促黃體生成素主要是促進女性排卵,維持黃體功能,在評估患者卵巢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斷有無排卵障礙,從而篩查排卵障礙引起的不孕癥。卵泡刺激素是促進卵泡發育的重要激素,可以評估患者的卵巢功能狀況,從而及時篩查有無月經紊亂、閉經等問題。泌乳素在促進女性乳腺發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還參與生殖功能調節,通過泌乳素檢查,可以觀察有無高泌乳素血癥,從而分析閉經的原因。孕酮能夠促使子宮內膜進入分泌期,維持正常妊娠狀態,是評估女性排卵狀況、黃體功能、有無妊娠的重要指標,可以及時發現排卵異常、黃體功能異常引起的不孕癥。正常女性的睪酮水平較低,而多囊卵巢綜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會導致睪酮升高,因此可以進一步篩查此類疾病[5]。雌二醇在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發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促使子宮內膜向增殖期變化,可以評估患者的卵巢功能狀況。但是單一性激素診斷價值較低,因此目前臨床多采取聯合診斷的方式,可以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本次研究中性激素六項聯合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的促黃體生成素檢測、促卵泡激素檢測、垂體泌乳素檢測、孕酮檢測、睪酮檢測、雌二醇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性激素六項聯合檢測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性激素六項聯合檢測在不孕癥患者中有著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可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