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芬
摘 要:黨史教育有利于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將其融入小學思政課中,可以更好地發揮思政課的育人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黨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將其和小學思政課融合的具體措施,旨在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
關鍵詞:黨史教育;小學思政;融合教育
黨史和思政教育的目標都是影響學生的思想,規范學生的行為,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正在建構,將二者進行融合教學,可以有效引導小學生形成正向的觀念,使其熱愛祖國,為夢想努力向前,從而實現思政教育的教學目的。
一、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養小學生的愛國精神
進行黨史教育,可以加深學生對黨的認知,培養小學生對國家的熱愛之情。黨在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提出并踐行了很多優秀的思想和美德。通過學習黨史,小學生可以從具體的歷史故事中,真切地體會到這些優秀的思想和精神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從內心理解這些內容,從而激發其像無數前輩一樣熱愛自己的國家。
(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黨史教育內涵豐富,可以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高其綜合素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了解革命先輩的事跡,深刻體會先輩們的勇敢、奉獻、樂觀積極等精神,可以震顫學生的心靈,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使其未來朝著正確的道路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
(三)有利于民族團結
我國民族眾多,進行黨史教育,有利于民族團結。在思政課堂上,教師融入黨史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呈現黨的創建目的和發展的不易以及取得的成果,在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斷被滲透多個民族是一家的思想,可以為民族的合作和交流打好基礎,保證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和平,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四)發揚黨的精神
黨在百年的發展中,根據生活和戰爭,提出和總結了很多先進的思想,如紅色革命精神、愛國主義等,這些思想在當今時代依然適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當今時代特點,對黨的精神進行宣傳。通過滲透黨的精神,推動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向前,不畏困難,全面發展,為其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引導其在未來發揚黨的精神。
二、黨史教育融入小學思政課的措施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講述黨史故事
思政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現有的優質資源,融入黨史故事。小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了解新奇的事物。黨史對于生活經歷不多的小學生而言,內容較為復雜,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生動的教學方式,將黨史內容巧妙地融入思政課中,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多媒體課件載體豐富,教師在備課時,可以上網搜集黨史相關的人物圖像、故事的視頻,使故事更加生動。在上課時,結合圖像和視頻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黨史內容具體化,更加方便小學生理解。形象的故事也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內心情感,對小學生的價值觀念塑造形成正向的影響。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部編版)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將愛國的相關內容融入本單元的課件里。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身份的多樣性,意識到家鄉和國家的關聯,將家鄉和國家進行對比開展教學活動。也可以帶領學生去周邊革命基地觀摩,親身體會。在最后一課家鄉新變化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學校所在地區的發展相關的素材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相關的故事性視頻,直觀地呈現家鄉和國家的發展成果和發展中的關鍵點,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視頻素材巧妙地向學生滲透愛國精神,教育學生未來要為國家發展獻力。
(二)增加黨史內容討論互動環節
思政課融入黨史是為了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教師要將黨史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設置討論互動題目,提高黨史學習的效果。黨史教育內容匯集了先輩們的智慧和優秀精神,這些內容都是先輩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實用性較高。小學生由于生活經歷不多,不擅長舉一反三,在課堂上學的內容,如果沒有教師引導,課后沒有意識要將課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設置互動題目,引導學生結合周圍真實生活,思考和消化學過的內容。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部編版)第五課“我愛我們班”時,教師可以穿插講解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和班級的建設,降低內容的復雜度。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思考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讓學生討論班級的組織架構,思考班級應該擁有哪些良好作風。學生每天在班級內進行活動和學習,對于班級非常了解,以班級為主題展開討論,學生比較感興趣,會主動聯想日常班級生活,在教師的引導下,探討出結果。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班級這個小集體,思考討論黨的建設。依托班級的架構認知,學生對黨的架構理解難度會降低,討論思路也更加清晰。
(三)開展課后實踐活動
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思政課實踐性較強,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難以對小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思政教師可以在課后帶領學生參觀何小靜展館,結合館內講解,加深學生對事件和精神的體會,拉近黨史學習和學生生活的距離,使黨史內容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黨史的熱情。一些黨史內容和精神與小學生的生活關聯不大,學生難以通過教師的講解認同蘊含的精神,黨史學習停留在表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拜訪紅色人物,邀請紅色人物到學校為學生講解呈現他們的故事,加深學生對故事的了解,體會紅色人物的風骨。在國慶節等節日,教師可以借助節日的氛圍,開展國家發展相關知識競賽,激發學生主動了解我國發展中的關鍵事件和時間。通過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黨史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努力拼搏,擁有奉獻精神。
三、結束語
小學思政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講述黨史故事,使黨史學習更加生動,激發學生對黨史內容的興趣。結合黨史內容,在思政課上設置互動討論環節,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思考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在課后圍繞黨史學習內容開展多種實踐活動,強化知識的理解和精神的認同,實現黨史內容的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劉蜀濱.小學黨史教育的困境及解決路徑[J].基礎教育參考,2021(09).
[2]謝敏.論小學生黨史教育載體的開發[J].教育研究,2021(08).
[3]李蓉.中小學黨史教育策略[J].清風,2021(10).
[4]肖慶順.中小學思政教育的內涵及其實踐策略[J].天津教育,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