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濤,倪玉雙
(長沙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湖南長沙 410114)
高等學校專業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首先應從源頭出發,深刻理解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并深入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從而把握課程思政教學的原則和方向,并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踐中全面貫徹新時代教育思想,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努力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0 年6 月,國家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下稱“《綱要》”),對我國高校實施“課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指引[1]。《綱要》結合各專業特點分別從課程思政建設目標、教學體系、各專業特點、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等角度進行了明確的指導,是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踐操作中,應深入挖掘和積極探索:一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入教材,讓課程思想走進教室、走進頭腦;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與實踐;三是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四是加強法制宣傳;五是加強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建設。
工科類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教育開展,各高校教師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實踐[2-3]。《房屋建筑學》是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學生重要的專業技術課之一,該課程主要講述民用與工業建筑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一般民用和工業建筑構造的理論和方法。
《房屋建筑學》課程涉及的對象為房屋建筑,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十分緊密,這一點給課程教學提供了便利,也是課程思政教學順利展開的有利因素。
《房屋建筑學》課程所包含的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念方法、培養良好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等方面,都可以找到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元素和落腳點。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從改革開放至今理論與實踐的最重大主題,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中心內容。十九大報告在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新時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針。并概括為“十四個堅持”[4]。這十四個方面的基本方略中,可以延伸出與《房屋建筑學》課程內容相關的若干思政教學元素。
2.1.1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在《房屋建筑學》第7 章樓梯的教學中,有“無障礙設計”知識點:目前我國存在大量建成于2000 年以前無電梯的多層住宅樓,影響居民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結合國家發改委近日出臺的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工作方案,各地踴躍開展了城鎮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的實踐,明顯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此處可以通過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相關政策及實踐的介紹,適時宣講我國民生保障工作的政策和目標,讓學生親身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中的作用,引導學生了解國情和黨情、了解社會和民生,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和思想認同,并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堅定“四個自信”。
2.1.2 “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贏藍天保衛戰
在《房屋建筑學》第2 章平面設計的教學中,有“輔助房間設計”知識點:在很多老舊小區里,住宅廚房的排油煙設施采用的是直排式排風扇,油和煙一起直接排出墻外,天長日久在建筑外立面上堆積了大量油膩污垢,清潔不易,十分影響建筑的美觀,且存在火災隱患;另外,餐飲油煙也是城市污染的重要源頭,據了解,餐廚油煙對PM2.5 的“貢獻率”高達10%~15%。從2017 年開始,家庭餐廚油煙凈化治理在長沙主城區全面鋪開,該工作將惠及超過十萬戶老舊社區居民。
通過對長沙市老舊社區餐廚油煙凈化治理相關政策及實踐的介紹,適時宣講我國環境治理工作的政策和目標,讓同學們切身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實踐中的應用,引導學生了解國情和黨情、了解社會和民生,加強對“四個自信”的認識。
2.1.3 “ 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在《房屋建筑學》第12 章單層廠房設計的教學中,有“裝配式單層廠房”知識點:從較早年代的裝配式單層廠房,到近年來國家提倡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其中的社會變化、政策變遷有較為曲折的過程。早年間大量建造的裝配式廠房,主要目的是高效且經濟地構建開展生產必須的環境,而當前積極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政策,目標則是盡量降低工程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以及適應不斷發展壯大的智能化產業的需求。
裝配式建筑工程實踐和政策引導的變化,體現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果;而《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更是在實踐中貫徹落實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倡導大力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5]。
2.2.1 “ 文明——以人為本”,房間平面設計的原則
《房屋建筑學》第2 章建筑平面設計,要求學生熟悉民用建筑平面設計的基本理論,熟悉民用建筑主要使用房間的分類及各自設計重點,通過案例初步掌握主要使用房間的設計方法;學會從面積、形狀、尺寸、門窗等四個方面著手設計房間平面;熟練掌握運用建筑制圖標準表達房間平面特征。
教學力求讓學生能夠初步體會貫穿整個設計過程的“以人為本”的思想,社會進步、技術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建筑設計也產生了較大影響,體現在房間設計上,表現為更注重人的使用體驗,提高舒適性,也是學生將來作為工程師要不斷努力的方向。
2.2.2 “ 和諧——以和為貴”,樓板的隔聲處理
《房屋建筑學》第8 章樓地層,要求學生掌握民用建筑構造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重點掌握樓地面的組成、作用及構造;熟練掌握鋼筋混凝土樓板的組成、類型及細部處理做法;能根據設計環境要求,熟練完成樓地層設計。
講述樓板的隔聲處理構造措施時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喚起學生對自己同類體驗的記憶,有助于對學習內容的認同;震樓器作為反例,用于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實踐“以和為貴”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2.3.1 “ 終身學習”的現實要求和意義
《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是建筑工程專業制圖的重要依據和基本規范,自制定以來,已進行了多次修訂,最近的2017 年版本相比以往版本,主要增加了與國際接軌的通用表達方式的描述,以及計算機輔助制圖的文件名稱列表。
通過對《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從2001 年版到2017 年版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相關規范,以及標準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而產生的相應變化,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了解和掌握行業的職業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養成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養成終生學習的優良習慣。
2.3.2 嚴格遵守職業規范要求,培養良好職業道德
《房屋建筑學》第7 章樓梯要求學生熟悉樓梯的類型及各自特點和適用范圍,能準確判斷樓梯的設計環境要求,通過案例和練習熟練掌握平行雙跑樓梯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常用尺寸。在確定樓梯踏步尺寸時,如果僅僅考慮滿足經驗公式,則可能會設計出踏步高度太大、行走較困難的尺寸數據,此處要著重提醒學生注意同時考慮建筑特征以及使用人群的舒適性要求,培養統籌兼顧的能力;由此延伸,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是為了湊公式應付作業或老師,而是作為工程師要通過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滿足相關人群的使用要求),提高個人的職業修養。
通過學習了解各規范中關于樓梯設計的強制性條文要求,通過對工程專業知識的深入了解,并在實際工作中自覺地遵循工程專業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職業責任感,提高其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水平。
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系統學習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論知識,把握《摘要》文件精神,進行深度挖掘,課程思政教育就能繼續覆蓋高等學校各專業課程教育的各個方面。
除前文所述實例外,以愛國主義為中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中心的時代精神、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等方面,均可以進行深度挖掘,從中開發課程思政教育元素,增強立德樹人成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