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安徽省界首市市場監督檢驗所,安徽界首 236500)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計量控制是指通過使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專業的技術方法,對食品進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測試,以評估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計量控制不僅能確保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還能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計量控制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食品監督管理人員缺乏安全意識、缺少基礎設施、設備老化、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到位以及檢測方法的誤用和偏差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提高計量控制的準確性,成為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行業所關注的話題。
計量控制在食品營養成分測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食品中的營養成分進行準確測量,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信息,同時也有助于生產者控制食品的配方和工藝,確保食品的營養價值。例如,通過使用高精度的稱量設備和測量儀器,可以精確測量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確保其含量符合相關質量標準。
食品中有害物質是指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和微生物,如農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毒素等。通過對這些有害物質進行準確檢測,能夠有效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1]。例如,通過使用高靈敏度的光譜分析儀器和色譜檢測設備,可以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進行精確檢測,確保其含量符合國家標準。
食品包裝是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對食品包裝的重量進行精確控制,能避免生產者過度包裝或不足量包裝,確保消費者購買的食品重量符合標準。此外,通過對包裝材料的厚度、透氣性等進行精確測量和控制,能夠確保包裝材料的質量符合標準,從而保證食品的質量[2]。
水分含量是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測量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可以評估食品的保質期和新鮮度。水分含量計量控制通常采用干燥法、蒸餾法、卡爾·費休法等方法。這些方法能準確地測量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從而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3]。
在食品計量控制中,食品監督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各種原因,一些管理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導致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頻發。①部分食品監督管理人員對食品安全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他們在食品計量控制方面的工作疏忽大意。例如,在進行食品檢測時,部分管理人員可能會忽略某些細節,如食品的保質期、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等,從而給食品安全帶來潛在風險[4]。②缺乏對計量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食品計量設備是食品計量控制中的重要工具,一些食品監督管理人員在使用和維護計量設備時操作方法不當,甚至有些設備已經過期或失準,仍在使用。這不僅會影響食品計量的準確性,還會對食品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③缺乏對食品安全的培訓和學習。食品監督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食品安全知識,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食品安全問題。一些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導致他們在食品計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能力不足。例如,在進行食品檢測時,他們可能會忽略某些新的食品安全標準或檢測方法,從而給食品安全帶來潛在風險。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部門計量設備還存在老化、數量不足等問題。老化的設備往往會出現磨損、腐蝕等問題,導致其精度下降,甚至可能發生故障,從而影響食品計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5]。例如,食品加工廠中的計量設備,秤、量杯、量勺等,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其精度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基礎設施的缺失也是食品安全計量檢測的一大問題。①缺乏標準的操作流程。沒有標準的操作流程,技術人員在進行食品計量時可能會存在主觀性和不確定性,這會導致計量的準確度下降。②缺乏定期的設備校準和維護。定期的設備校準和維護可以確保設備的精確度和穩定性。如果缺少這一環節,設備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從而影響食品計量的精度。③缺乏獨立的檢測實驗室。獨立的檢測實驗室可以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如果缺乏獨立的檢測實驗室,食品質量就可能存在不確定性。
①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法律體系不完善。隨著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部分與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逐漸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和監管空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些漏洞,制造假冒偽劣食品,給消費者帶來健康和安全上的危害。②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力度不夠、技術手段落后。食品安全監管的技術手段相對落后,缺乏先進的檢測技術和設備,難以滿足監管的需要。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使用的檢測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檢測方法適用于不同的食品種類和檢測項目。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檢測方法誤用和偏差的問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①計量單位不統一。在食品計量控制中,不同的檢測方法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計量單位,如重量、質量、體積等。如果不統一,就會造成計量結果的誤判和誤用。有些檢測方法使用重量單位來衡量物質的質量,而有些方法則使用質量單位來計算體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單位轉換,就會使計量結果產生誤差。②檢測方法的局限性。不同的檢測方法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如果不了解這些局限性和適用范圍,就會導致檢測結果的偏差和誤用。例如,有些檢測方法只能檢測食品中的某些特定成分,而有些方法則可以檢測多種成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了不合適的檢測方法,就會導致計量結果產生偏差。③檢測環境的干擾。食品計量控制需要在一個相對穩定和潔凈的環境中進行。如果環境條件不符合要求,就會對計量結果產生干擾和影響。例如,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環境因素都可能對計量結果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環境控制和調整,就會導致計量結果的不準確。
①應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加強對食品監督管理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是提高其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培訓內容應包括食品安全基本知識、食品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等方面。通過培訓,使食品監督管理人員充分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相關法規,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理解。②建立考核制度。建立食品安全知識考核制度是促進食品監督管理人員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另一種方法。通過定期的考核,督促食品監督管理人員自覺學習食品安全相關知識,提高其安全意識。③要強化實踐操作。通過組織實踐操作訓練,使食品監督管理人員掌握實際操作技巧和方法,提高檢測能力和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能力。④加強團隊建設。通過組織團隊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合作意識,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協作,形成共同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合力。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質量效率的提高離不開先進的計量檢測設備,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計量控制是一個需要不斷投入資金的長期過程。為了提高計量檢測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要增加資金投入,及時更新和升級設備,引進先進的檢測技術和儀器,提高設備的檢測能力和精度,并提高設備與資源的利用率。此外,可以建立專業的設備維護團隊,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制定設備保養制度,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清潔、調整和維修,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計量檢測設備,更新和升級陳舊的設備,維修和更換存在故障的設備,確保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食品監管部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機構,其監管力度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需加大食品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提高食品監管部門的監管水平。①加強監管隊伍建設。食品監管部門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監管隊伍,加強對監管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②完善監管機制,包括監管標準、監管程序、監管人員等方面。監管標準應該涵蓋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確保監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監管程序應該明確監管人員的職責和權限。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食品監管部門應該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通過信息共享,可以及時獲取食品生產和銷售環節的信息,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食品產業的發展。
為了減少檢測結果的偏差,保證計量結果的準確性,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應創新檢測方式,采用新型檢測技術,如光譜技術、生物傳感器和納米檢測技術等。這些技術具有快速、準確和靈敏度高的優點,可以檢測出食品中的微量有害物質。例如,生物傳感器利用生物分子對特定物質的特異性結合能力,通過生物分子識別并結合目標物質,通過信號轉換器輸出信號,從而檢測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質。此外,應優化檢測流程,提高檢測效率。例如,可以將多種檢測方法整合到一個流程中,實現多參數檢測,提高檢測效率。同時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設備,優化樣品前處理流程,減少樣品處理的時間和步驟,提高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需要定期對檢測結果進行評估和驗證,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計量控制對于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水平,相關部門需要采取一系列優化策略,包括加強人員培訓、建立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引入先進的計量技術和設備、強化監督機制等。通過這些措施,實現對食品質量安全的高效、準確檢測,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