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 邢飛
(1.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師范附屬小學校,150020;2.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150020)

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師范附屬小學校(以下簡稱師范附屬小學校)始建于2005 年9 月,現有2217 名學生,55 個教學班,127 名教職工,其中有13 名體育教師,含3 名足球專項教師。
為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多年來,師范附屬小學校緊緊圍繞“七彩陽光、活力童年”的辦學理念,大膽探索實踐,將足球活動作為辦學特色進行構建和推廣,努力實現“讓每一個陽光少年都綻放光彩”的育人目標,將“健康第一”和“體育優先”真正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摸索出“三堅持、四進入、五融合”的“345”校園足球工作模式。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市教育局有關“體教融合”的文件精神,師范附屬小學校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主線,以“以‘球’育人、做‘足’特色”為主題,努力遵循“項目特色、學校特色”的發展思路,把開展校園足球作為學校的基礎工作,以此增強學生體質,弘揚足球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快樂成長。
師范附屬小學校成立了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體育教研組長、體育教師的分層管理體制,認真制訂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計劃,把體育工作列為學校的重點工作,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評比、有總結,將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和教師績效考核中。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定期召開體育工作會議,并且做到議而有決,決而必行。多年來,完備的管理體制大幅度提升了體育教師的責任意識,也為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
1.師資保障
師范附屬小學校共有13 名體育專職教師(5 名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含3 名足球專項教師,均具備中國足協D 級教練員證書,其中有1 名足球專項教師曾在國家女足訓練隊訓練,1 名足球專項教師具有國家一級足球裁判員證書。多年來,學校有計劃、分步驟、多渠道加大體育教師培訓力度,夯實教研活動,開展課題研究,搭建學習平臺,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拓寬培訓渠道,不斷增強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其中,3 名體育教師曾獲得哈爾濱市“燭光杯”優質課一等獎,6 名體育教師曾獲得市級、區級優質課、基本功一等獎,且學校體育教師曾多次獲得“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個人”“市優秀指導教師”“市優秀教練員”“市級優秀教練員”“區四有好老師”等榮譽稱號。通過多年磨煉,學校形成了一支思想覺悟高、事業心強、專業能力過硬的體育教師團隊。
2.場地設施保障
多年來,師范附屬小學校不斷加強場地設施保障,確保體育場所多樣化、體育器材標準化。2015年,學校利用市長專項基金修建了1 塊七人制足球場,基本滿足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競賽的需求。同時,學校設立了體育教室、器材室、衛生室,除了嚴格按標準配備各種運動器材,又購置了足球、踏板、短繩、長繩、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軟式體育器材等一系列體育器材,確保學生能參與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3.經費保障
師范附屬小學校從學校整體預算中劃出部分資金用于開展校園足球特色工作,包括校本課程開發經費、課題研究經費、教師訓練經費、訓練運動裝備經費(專業足球鞋,訓練服),教師培訓經費、競賽經費、獎勵經費等,確保校園足球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師范附屬小學校根據《新區附小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優先發展體育”的要求,編寫了校本教材《陽光足球》,從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4 個維度出發,制訂了各年級的教學計劃,并確保每班每周開設1 節足球課。同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體育技能學習規律,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即不同年級和學年安排不同的內容,保證了教學的系統性、連續性和普及性,重視學生課堂體驗,使學生在不同內容的學習中逐漸建立起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并形成一定的專業技能。
為確保學校的足球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師范附屬小學校積極完善學校足球梯隊的選拔和組建工作。目前,學校建立了5 個學段共111 名足球隊員組成的U8、U10、U12共6支校園足球梯隊(含女足),為學校足球隊培養后備力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師范附屬小學校對校園足球梯隊積極開展相關訓練,并根據不同梯隊隊員的年齡特點,制訂不同的訓練目標和訓練內容,以此夯實隊員的足球基本功,有效提升足球技能。針對U8 隊員,以熟悉球性、原地運球、顛球為主要訓練內容;針對U10 隊員,以傳接球、運球、顛球為主要訓練內容;針對U12隊員,以顛球、傳球及綜合性技術訓練為主要訓練內容。訓練由體育教師負責技術指導,監督檢查,班主任親自組織,學校領導定期驗收成果。多年來,通過長期有針對性的訓練,學校足球梯隊隊員的技術水平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1.開展藝體嘉年華
師范附屬小學校每學期開展1次“藝體嘉年華”,設置足球繞桿、顛球、定點射門、班際友誼賽等快樂足球趣味項目,并確保全員參與,以鼓勵學生們積極展露球技,充分展示校園足球文化魅力,使學生們收獲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2.開展校園足球節
為營造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師范附屬小學校每年5 月積極開展校園足球節。足球節期間,學校舉辦了手拉手傳球接力賽、繞桿運球接力賽、身體運動技能練習、精準射門及五人制足球賽等足球趣味活動,學生們踴躍參加,充分體會了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同時,提升了學生們的爆發力、速度耐力、身體素質,培養了學生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由于上場比賽人數受限,為了讓校園足球競賽惠及人人,藝術教師們在足球文化節期間組織開展了設計班級足球隊隊徽、征集足球形象人物造型、創意海報等活動,鼓勵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作活頁“足球故事書”,畫出心中的“大力神杯”“我心中的足球場”,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熱愛足球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3.開展足球比賽
近年來,師范附屬小學校建立了“常賽”的運行機制,同時充分發揮足球競賽的杠桿作用,不斷優化足球競賽機制。在做到全員參與的基礎上,突出競技聯動,通過“課堂比賽多元化、年級比賽全員化、校際賽一體化”,提升學生的足球競技水平,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為推動足球競賽活動常態化、規范化發展,師范附屬小學校連續多年開展春季5VS5班級足球賽和冬季雪地足球賽,各種足球賽每次歷時14~20 天。比賽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拼搶,勇往直前。比賽結束后,校園內張貼巨幅海報,設計“校園足球吉尼斯榜”,不僅切合新時代學生個性張揚的精神需求,還充分發揮足球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學生充分感受榮譽,體驗成功。同時,學校每年開展多種小型分散、靈活多樣的校際、年級、班級體育競賽活動,確保每一名學生都有體驗和參與競爭的機會,做到都能掌握1~2 項運動技能,激發所有學生的潛能和活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此外,足球教師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各種精彩的足球比賽錄像、實況轉播,增強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理解。
多年來,師范附屬小學校足球隊積極參加各級校園足球聯賽,并取得了較好的競賽成績。2016 年,學校足球隊在松北區“興松杯”中小學生足球比賽中,男子足球隊獲得第二名、女子足球隊獲得第四名;同年,學校足球隊在松北區校園雪地足球聯賽中,獲得冠軍。2017 年,學校足球隊在松北區“興松杯”中小學生足球比賽中,獲得男子足球隊、女子足球隊雙冠軍;同年,學校足球隊代表松北區參加哈爾濱市中小學生雪地足球比賽,獲得第四名。2018 年,學校足球隊在松北區“興松杯”中小學生足球比賽中,男子足球隊獲得第三名、女子足球隊獲得第二名。2023 年,學校多名隊員代表松北區參加哈爾濱市中小學生足球比賽,獲得第八名。
下一階段,師范附屬小學校將繼續制訂詳細、合理的校園足球課程計劃,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到足球課程中,在加大校園足球普及力度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們的足球技能和身體素質。
下一階段,師范附屬小學校將積極組織體育教師、足球教師參加校園足球相關培訓,以此提升體育教師、足球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確保校園足球工作順利推進。
下一階段,師范附屬小學校將持續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通過舉辦足球知識講座、足球電影放映等活動,提升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認識,確保校園足球的參與度。
下一階段,師范附屬小學校將不斷加強與其他學校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共同開展足球交流比賽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下一階段,師范附屬小學校將定期對校園足球聯賽進行總結和評估,借助信息化平臺及數字化評價手段,不斷完善賽制和規則,加強比賽的觀賞性,同時提升學生的足球競技水平。
今后,師范附屬小學校將持續加強體教融合,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實現“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健體”的目標,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切實做到“野蠻其身體,文明其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