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岸線漫長,管轄海域廣袤,海洋資源豐富,海洋事業關系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系國家興衰安危。一直以來,我國都高度重視改善和維護海洋生態環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護海洋生態系統,深入實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等重大治理行動,以美麗海灣建設為統領,陸海統籌推動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全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局部海域生態系統功能得到了提升。
但是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和趨勢性的壓力尚未緩解,海洋資源需求壓力較大,近岸海域環境容量有限等國情還沒有根本改變,海洋生態環保歷史欠賬還沒有還清,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各地無論是和2035年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的戰略目標相比,還是與老百姓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相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任重道遠。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持續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一灣一策”協同推進近岸海域污染整治、生態保護修復和岸灘環境整治,繼續抓好美麗海灣建設,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當前,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進入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進陸海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親海環境整治的新時期,所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海洋生態環境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陸海統籌、綜合治理,堅持穩中求進、攻堅克難,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和海洋強國建設歷史進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海洋生態環境需要。
《中華環境》編輯部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