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我們的梨可好吃呢,又脆又香又甜,汁水特別充足。”身穿工作服、戴著護套的村民,拎著籃框一邊忙著采摘屬于他們的“幸福梨”,一邊對《科學導報》記者說。
金秋時節,記者走進陽泉市平定縣西峪掌村玉露香梨園,一串串沉甸甸的香梨壓彎枝條,淡淡的果香撲鼻而來,村民穿梭在田間地頭忙著摘梨、包裹、裝筐、運輸,在這收獲的季節,幸福和喜悅綻放在這些莊戶人的臉龐。
西峪掌村由東回鎮原西川、朱峪、白家地掌三個地理位置在同一道溝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合并而成。脫貧攻堅以來,三村聯合建設玉露香梨種植基地,共種植玉露香梨樹500畝、栽種梨樹30000余株,西峪掌村把發展玉露香梨產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優勢產業,逐步打亮打響“陽泉梨村”品牌。
“我們這里土層厚實、土質肥沃,海拔較高、通風良好、晝夜溫差大,是玉露香梨種植的好地方。”作為梨園管理員,張虎才從建園開始就在這里工作,整形修剪、分叉壓枝、花期管理、追有機肥、防病蟲害、套袋、摘梨,一年四季他都在梨園干活,靠著勤快的雙手,日子越過越有起色。
據了解,西峪掌村圍繞玉露香梨產業本身,優選100畝種植區域開始打造玉露香梨高標準示范園區,在園區建起秸稈腐熟漚肥區,安裝防雹網、防鳥網、視頻監控等設備,實現滴灌工程和水肥一體化工程全覆蓋。村里還新建2個500立方米的蓄水池、11個40立方米的集雨池,解決了梨樹“喝水”的問題,同時修建9個氣調式冷庫,使玉露香梨保存時間從四五個月延長到七八個月,口感還不會有太大變化。
“我們的玉露香梨皮薄、酥脆、水分大、甜度高,特別受消費者喜愛,梨園去年共產梨200余噸,銷售收入70余萬元。今年春天梨樹開花期,正趕上下雪,有很多花受損,前些天又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冰雹,今年如果沒有這兩場小‘天災’,產量預計能達到300噸。”西峪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岳利慶說道。不過,對梨園的未來,他充滿信心地說,現在梨樹已經逐步進入盛果期,如果明年沒有意外天氣因素干擾,產量有望達到500余噸。
2022年,西峪掌村還舉辦了節慶活動,助推產業發展。春天,梨花綻放、花海醉人,游客能觀賞梨花;夏天,梨樹茂盛、綠樹成蔭,游客能體驗農耕生活;秋天,果掛枝頭、翠梨飄香,游客能采摘購買玉露香梨。如今,西峪掌村正以梨為媒,努力把這里打造成集生態、綠色、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這些梨樹,已經成了我們村子里的‘搖錢樹’!”幾位正在梨園勞動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她們在這里干活,既不耽誤做家務伺候老人,也不耽誤種自己家承包的地,比去城里打工強多了。
窮山溝變成“香梨溝”,西峪掌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梨村”,村民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談及未來發展,岳利慶表示,“下一步,我們計劃開通抖音賬號,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拓寬銷路,并不斷延長玉露香梨產業鏈,通過制作梨干、梨罐頭等,提升產品附加值,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