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晶
語文寫作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語文功底,還是情感交流和品格提升的關鍵。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很多學生認為寫作只要得高分就行,所以會背誦大量的模板,寫出來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甚至還有與現實不符的現象。為轉變學生的寫作觀念,語文教師應關注學生寫作現狀,加強個性化語言的培養,要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凸顯文學底蘊,展現個性風采。
從教材中尋找寫作靈感。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性。教材中的優美文章是學生寫作的范本,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從教材中尋找寫作靈感,對教材中的寫作語言進行揣摩,掌握修辭手法,在以后寫作的時候能夠靈活運用,提高作文的可讀性。學生可以準備一個摘抄本,直接從教材中摘抄優美的語句,經過轉化,變成自己的語言,為寫作增添色彩。教材中的插圖也是不可替代的寫作素材,教師要讓學生發揮想象,根據插圖進行片段寫作訓練,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訓練提高個性化語言的運用能力。
涉獵課外讀物,豐富寫作內容。為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涉獵課外讀物,從中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內容,一方面豐富學生知識儲備與寫作內容,另一方面提升學生寫作構思與個性化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推薦優質的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寫作讀后感,經過日積月累,學生的個性化語言會變得豐富多樣,能夠根據寫作主題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另外,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多誦讀經典,從古人的思路中探尋寫作的奧妙,既要對經典進行傳承和發揚,也要從經典中獲取獨特的感受。網絡的普及給學生提供較大的幫助,可以在網絡上搜集更加豐富的閱讀素材,使學生的語言積累更扎實,寫作熱情自然而然就會被激發出來。
從生活中提煉積累寫作素材。很多寫作素材都直接來源于生活,只是學生缺乏觀察生活的習慣和方法。在日常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從不同的角度引入生活素材,展示出作文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讓學生樂于寫作。為了發現生活的美,教師要組織學生到現實生活中去觀察各種事物,比如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的發展變化、祖國的美麗景色等,通過觀察思考再寫作,學生作文就有充實鮮活的內容了。因為學生有了親身觀察體驗,有了觸動和思考,寫作時就不會抓耳撓腮,而是文思如泉涌,能盡情進行個性化表達。優美的文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教師引導學生養成積累的好習慣,隨時記錄隨見所聞,捕捉生活的亮點,積累寫作素材。
進行仿寫訓練,強化語言運用。仿寫是訓練學生寫作語言的重要途徑,能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但仿寫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在理解范文的基礎上創新,寫出形式和內容俱佳的個性化作文。語文教師要積極進行仿寫訓練,給學生提供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范文,要求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強化語言運用,將學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寫作中。學生的寫作基礎不同,他們的薄弱點也不同,教師要設計多種的仿寫訓練任務,鼓勵學生勇于創新,不受束縛,在他們的寫作基礎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組織線上寫作,夯實寫作技能。在互聯網時代,線上寫作受到青睞,既能節約寫作的時間和空間,還可以得到更多專業人士的點評,對學生寫作語言的開發具有重要作用。語文教師應定期開展微寫作活動,利用現代多媒體進行線上發卷、實時監考、線下寫作、拍照提交,確保寫作的真實性和公正性,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品制作成短視頻,發送到各個平臺中,接受大眾的評價,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評價中收獲知識。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寫作文章,諸如微博、知乎等,與更多文學愛好者交流,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還有利于構建系統化的寫作思路。
學生互評作文,激發寫作欲望。為了給學生增加寫作訓練的機會,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互評作文,以學生的視角去評價同學的作文,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同時也指出寫得不好的地方,便于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學生互評之后,再讓學生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養成良好的寫作態度。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評價作文,通過集思廣益,使作文評價更科學。接下來再讓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作文,真正實現語言知識的遷移,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個性化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善于總結歸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作出切合實際的評價,將學生的寫作情況完整地記錄到評價手冊中,為期末總評提供依據,為學生今后寫作指明方向。
時事評論,抒寫個人心聲。寫作訓練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應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體驗下寫作,活躍思維,自由寫作。高中生要了解時事,剖析時事,解除思維束縛,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學習,最大限度地滿足成長需求。時事評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要懂得就事論事和就事論理,為寫作議論文打好基礎。可以引入時事新聞,鼓勵學生寫作時評,學會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本質,提出學生自己的個性觀點。引導學生留心學習群眾生活語言,借鑒報刊電視時評語言,切實改變學生語言枯燥、干澀的現象。教師要向學生推薦人民日報APP,讓學生借鑒報紙的評論員文章,掌握時代性和權威性的語言表達,更好地抒發個人心聲。教師要組織學生觀看《新聞聯播》等新聞類節目,引導思辨爭鳴,訓練學生寫出觀點新穎、語言富有個性化特色的佳作。
詩詞改編,增添個性色彩。在我國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大量的古詩詞,這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在寫作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古詩詞經典作品,營造一種輕松的語言氛圍,規范學生的學習方式,凸顯語文教學的文化品味。可以鼓勵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改編,在不改變原作主旨的前提下,將其寫成白話文,既能夠鍛煉學生的獨創性,也可以增強作文的情感色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與古詩詞相關的影視作品,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提供更加寬泛的學習背景,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觀看完畢后,教師組織學生創編小品劇,盡情施展學生的表演才能,突出古詩詞的藝術性。經過古詩詞視頻欣賞與古詩詞改編一系列活動,學生作文時就能更輕松,對語言的把控更精準。
總之,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化語言勢在必行。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創新,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面對新高考新形勢,設計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有特色的語言,開拓學生的寫作視野,使學生都能寫出語言有特色、個性化表達的優秀作文,在寫作實踐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