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娟
情境即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況相對的或結合的境況,包括學習情境、戲劇情境、教學情境、社會情境、規定情境等。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古詩文鑒賞能力,有必要在古詩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
在古詩文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借助音樂創設情境,通過聲音的穿透力實現對學生心靈的撫慰與滋養。
例如,教學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時,運用多媒體播放從百度下載的《木蘭詩》配樂朗讀音畫視頻供學生視聽與跟讀后,播放具有威武氣派、鏗鏘有力、情緒激昂的古箏曲《將軍令》,引導學生在《將軍令》音樂營造的氛圍中自由朗讀文本,之后又播放清淡雅典、節奏感與文本中的五字句結構合拍的古箏獨奏《出水蓮》,引導學生合著《出水蓮》的節奏有感情地誦讀文本。這樣,既為學生營造體驗文本內容的氛圍感與現場感,又引導學生在愉悅的音樂氛圍中誦讀文本、走進文本,與作者、文本、主人公等展開對話與交流,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審美愉悅。
學生誦讀文本后,應引導他們交流與分享。誦讀是一門藝術,涉及到語音、節奏、語調、語氣等多方面的技巧,不同文體、不同文本等語句的節奏、語調、語氣等不盡相同;即便同一個文本,因為不同的語句所表達的意思不同;即便是同一個文本中的同一語句,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與認知水平不盡相同,他們誦讀時的理解與獲得的體驗也不盡相同。
以誦讀《木蘭詩》“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兩句為例,有的學生讀得從容淡定,有的學生讀得慷慨悲壯,有的學生讀得壯懷激烈。學生分享誦讀經驗后,教師播放課前下載的《木蘭替父從軍》動畫片,用定格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片中戰爭悲壯激烈的畫面,引導學生互動探究,最后學生理解到誦讀上述兩句的感情基調應該是“慷慨悲壯”。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認知,又通過恰當的情境創設把學生引入了準確的誦讀軌道。
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學生熟悉文本后,鼓勵學生運用代入文本角色的方式思考文中人物形象的情感與性格特征等,再引導學生站在今天的角度審視文中人物形象的行為,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對主題內涵的探究。角色代入的途徑很多,限于篇幅,僅從兩個方面探究。
改變文本形式代入角色的途徑很多,比如將第三人稱的文本改編為第一人稱的敘事文本,或者將敘事文本改編成話劇等。對敘事性比較強、人物比較多的文本,將其改編成話劇比較容易構建文本的氛圍與情境。
以《唐雎不辱使命》為例,引導學生將其改編為課堂情境話劇的文本形式,然后選擇學生改編習作中的上乘作品打印出來發給學生。學生熟悉情境劇本后,挑選四位學生分別扮演安陵君、秦國使者、唐雎與秦王,上講臺表演,其他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中觀看。在此過程中,表演者努力呈現出安陵君與秦國使者、唐雎與秦王對話的語氣,觀看者借此推測出其中的潛臺詞。表演結束后,學生談改編體會、談觀看感悟。通過角色代入式情境表演,學生普遍深切感知了文本中四個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特征,深刻感知到了唐雎不畏強暴、大義凜然、善于辭令的外交家風范。
在特定情境下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積極作用,諸如內化文本的語言與主題;啟迪思維,形成批判性閱讀視角;激發學生將文本與生活聯接起來,完善自我,重新建構文本主題意義的內涵,反思自我與人生等。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運用多媒體出示下列問題供學生思考:①假如你是安陵國的使臣,恰巧聽到了秦王對唐雎的那些帶有威脅性的話語,你會怎樣反駁秦王?②有人認為,歷史上的秦王能征善戰,統一六國,不會采用易地的手段騙取安陵國的國土,請聯系文本內容,說說你的看法。之后,運用多媒體播放歷史題材電影《秦頌》中的部分片段供學生觀看。這樣,既創設了學生思辨的情境模擬現場,又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入思考與邏輯推理,能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是學生對文本意義的個性化建構??梢愿鶕谋緝热葜谱靼樽x微視頻分享在學校或者班級創辦的公眾號上,視頻長度不超過6 分鐘,每個文本一個伴讀微視頻,視頻內容視文本的題材、難易、學生的知識儲備等而異。以議論性文本為例,伴讀微視頻的內容包括文本的生字詞、難懂的語句、中心論點、論據、論證的方式、語言特點等。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閱讀習慣與閱讀需求隨時觀看伴讀微視頻,同時鼓勵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以錄制微視頻的方式為其他學生解答問題,發揮同伴互助的作用。
例如,教學《魚我所欲也》時,在該文本伴讀微視頻中設計問題鏈供學生思考:①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②作者是怎樣引出中心論點的?③在具體論證過程中,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④文本的論證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學生在課堂與課后均可自主觀看上述伴讀微視頻,思考、回味、記憶上述內容。長此堅持,能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認知與理解差距,幫助學生樹立閱讀自信。
在古詩文教學中,可以從網絡下載創設文本教學情境的資料,比如音畫誦讀視頻、誦讀背景音樂等。但是,網絡并非包羅萬象,教學所需的古詩文情境教學視頻資源也并非應有盡有。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利用百度平臺的在線教學資源開展古詩文教學與教學回放,以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要努力構建本校尤其是本年級的網絡課程平臺,上傳內容豐富的視頻資料,如文本背景資料、文本配樂朗讀、文本解讀課件、文本情境創設、文本思辨答疑、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影視剪輯片段、教育界名家的講座視頻等。全國著名語文教育專家與情境教育理論的創始人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情境教育”和“情境課程”等講座視頻;2011 年江西省初中語文公開課比賽獲獎優質課教學實錄視頻比如《湖心亭看雪》等,都可以提供給師生開展古詩文教學使用。從瀏覽記錄來看,教師的借鑒率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
情境創設視野下的古詩文教學是師生身心融入文本情境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古詩文教學上單一的“授”與“學”的關系。運用情境為學生搭建走入文本內涵深處的橋梁,引導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文本中去思考、去體悟,引導學生步入古詩文的審美境界,與文本作者、文本主人公等展開生命的對話和情感的互動,能最終達成情感的共情與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