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軍
周五下班,周先生高高興興地來到小區物業。半個月前,他將兩瓶名酒寄存在物業,今天要拿回去宴請重要的客戶。
“哎呀,周老板,你再不把這兩瓶酒拿走,我們可就真忍不住把它喝了。”物業工作人員小王一邊領周先生走向辦公室,一邊開玩笑地說。然而,當他打開墻角的柜門時,笑容戛然而止,滿臉都是窘迫和尷尬。小王急切地向同事喊道:“酒呢?你們看到柜子里的兩瓶酒了嗎?”
同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了搖頭。有人說:“該不會被掃地阿姨當垃圾處理了吧?”有人說:“該不會被誰給偷偷喝了吧?”也有人說:“小王,你別急,或許是搞錯了,你是不是放在別的地方了?”此時,小王的額頭已經浸出了汗珠。他尷尬地望了一眼周先生,只見周先生直直地盯著自己,在等待一個合理的解釋。
接到報警,負責這片社區的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天寧分局局前街派出所民警孟恒立即趕到了現場。辦公室門窗完好,沒有任何撬鎖的痕跡。除了柜子里的兩瓶名酒,物業辦公室也沒有其他損失。
“我特地用黑色塑料袋包起來,還在上面貼了標簽。”小王用手指向房間的角落。
孟恒抬頭環顧了一圈辦公室,發現門口有一個監控探頭,問小王:“這個監控能看嗎?”
“能。”小王眼睛一亮,立即帶孟恒到消控室調取監控視頻。監控畫面顯示,幾天前,一個身穿黃色馬夾的外賣小哥抱著黑色包裹急匆匆地走出了物業辦公室。
“就是這個黑色包裹,原來是外賣小哥順手牽羊偷走了!”小王指著屏幕義憤填膺地說。
孟恒卻察覺出了一絲不對勁,問小王:“這個外賣小哥進門后,徑直拿走了這個黑色包裹,全程都沒有打開看,他是怎么知道這里放了兩瓶酒的?”他將監控拷貝回所,經過一整夜的研判,終于確定了這名外賣小哥的身份:姓趙,是名在常州讀書的學生,課余時間兼職送外賣。
孟恒撥通了小趙的電話。出乎意料的是,小趙爽快地承認了自己去過那個小區的物業辦公室,并帶走了柜子里的一個黑色包裹。
“那么,酒是你偷的?”孟恒有些疑惑。
“偷?”電話那頭停頓了一陣,說:“我只是接到了一個跑腿訂單,要把那個黑色包裹送到朝陽橋附近的煙酒店。”
次日一早,小趙主動找到了孟恒。他拿出手機給孟恒查看自己的訂單記錄,卻發現訂單已無法顯示,瞬間急得滿頭大汗。孟恒拍了拍小趙的肩膀,說道:“既然你說你只是跑腿,那你帶我去找收貨人吧。”
來到煙酒店,老板熱情地迎上來問他們要買點什么。孟恒朝老板擺了擺手,轉身問小趙:“包裹是給他的嗎?”
“是他。”小趙肯定地說。
煙酒店老板瞬間黑下臉來,裝作毫不知情地說:“什么包裹?你不要亂說,我可不認識你。”
孟恒向老板要來手機,查看當天的通話記錄,發現其中有一條通話與小趙手機中同時發生、通話時長分秒不差。
“那你解釋一下,這通電話是打給誰的?”孟恒厲聲問道。
在孟恒的接連問詢下,煙酒店老板支支吾吾半天,答非所問,最終承認是一名老顧客在微信上說有兩瓶酒要低價賣給他,晚上讓外賣小哥送過來。
為了查明真相,孟恒調取了外賣平臺交易記錄。經研判,確認下單人是事發地所在社區的保安。經審查,這名保安很快交代了利用跑腿訂單讓外賣員將兩瓶名酒帶至某煙酒店出售獲利的事實。
總算是真相大白了。小王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周先生的酒失而復得,大家都很高興。
忙了一天,孟恒走出派出所準備去吃晚飯,卻一眼看到了小趙。“謝謝你相信我,這點水果是我的一點心意。”寒風中,小趙給孟恒遞了一袋水果,講起了自己跑外賣的一些經歷。小趙說自己送外賣也有幾個月了,有時候要爬十幾層樓,有時候電動車沒電了要推好幾公里才找到充電的地方,但是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被人利用偷東西。
孟恒取了一根香蕉,又將水果遞回給小趙,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踏踏實實靠自己的勞動賺錢是最光榮的。不過,現在對你來說,好好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生活上有困難,可以隨時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