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蘇素
進入11 月份,2024 年秋季入學申請項目已陸續開放,有留學意愿的申請者,已經開始考慮院校和專業選擇的問題了。無論是出于興趣愛好或就業形勢考慮,不少申請者在碩博留學階段都會選擇跨專業,就讀一個更心儀的專業。啟德教育發布的《2023 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有近七成中國學生在留學申請時有跨專業的想法。
在常規情況下,跨專業是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的,更何況是去申請海外院校。那么跨專業留學的考量因素有哪些?需要為之提前做哪些準備呢?
跨專業申請,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同一學科領域或相關學科之間的跨專業申請。這一類跨專業,因為具備相似的專業背景,申請難度較低。另一類則是跨學科領域的跨專業申請。這一類跨專業,課程和院校的選擇會非常受限,大部分專業會要求學生提供相關課程的學習經歷、專業課成績、工作經驗等。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比較常見也相對容易的跨專業有以下幾類:一是商科專業跨申設計、教育、傳媒、數據科學、統計學等;二是外語類專業跨申管理、市場營銷、傳媒、教育、金融等;三是理工科專業跨申教育、金融、經濟學、數據科學、心理學等;四是文史類專業跨申管理、翻譯等;五是藝術類專業跨申時尚管理、商務、廣告等。總體而言,跨申理工科、法學、醫學等專業性要求高的學科,難度較大,跨申文科、商科等學科則相對容易。尤其是文史類專業在跨申商科時,如果沒有量化課程成績,可選擇的專業會比較受限,通常只能選擇市場營銷、廣告等對量化課程要求不高的專業。而其他專業跨申藝術類專業是最容易的,但需要精心準備作品集。
從地區的角度來看,跨專業申請美國院校并不容易,需滿足各種復雜的條件。不管申請者本科是何專業,美國院校都會要求申請者提前學習一些相關的專業基礎課程,尤其是理工科,申請者還需提交與所跨專業相關的科研成果、科研實踐經歷等。英國院校可以跨專業申請但可選擇空間有限,多數需要申請者有相關課程基礎,或所申請的專業在背景上限制較小。新加坡院校除了法學、醫學、理工科專業對背景要求較高,其他申請都是可以跨專業的,但需要申請者積累一定的實踐背景、實習經歷等。澳洲留學相對來說要求較寬松,也是最容易跨專業的,像信息技術、數字傳媒、新聞學、翻譯、市場營銷、金融、教育等專業都接受跨專業申請。中國香港的教育體制同英國類似,多數專業需要申請者有相關的課程基礎,商科金融、語言學等部分專業能接受跨專業申請,法學、社會科學等專業,在接受跨專業申請的同時,還需要申請者具備相關的工作經驗。
不同層次的院??鐚I申請的難度也不同。以美國院校為例,美國Top30 的院校對于跨專業的申請者考查較為嚴格,而排名靠后或專業性較低的院??鐚I申請的政策則相對寬松一些。
修讀雙學位。在本科期間,很多大學會讓學生在大二或大三時選擇另一個專業的雙學位或輔修,在畢業時只要通過兩個專業的考試和論文答辯,就能獲得兩個不同學科的學位。對于計劃跨專業的學生來說,就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輔修未來申請專業的雙學位,在將來申請時也能體現出學科背景的優勢。
輔修目標專業要求的課程。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去輔修一部分目標專業要求的課程,積累起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商業分析專業為例,它對學生本科課程的匹配度較為看重,就需要學生在本科期間輔修統計學和微積分等相關專業基礎課程。此外,部分高校還會提供先修課的項目,學生可以通過網課、暑期學校等方式補充知識,完成專業過渡。
參加與目標專業相關的實習或科研項目。實習經歷、科研項目和技能競賽能體現申請者的軟實力,學校往往以此考查學生是否具備專業學習能力和對行業的了解程度。例如,想要跨申教育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與教學相關的實習,積累教學工作經驗。這種實習經歷既可以豐富申請者的簡歷,展示為這一專業所付出的努力,也可以讓申請者提前體驗是否真正喜歡所跨專業。
拿到領域內有影響力人士的推薦信。如果能拿到目標領域內有影響力的教授或專業人士的推薦信也會比較加分。申請者可以選修業內比較有影響力的教授的課程,在課堂上和教授積極互動,爭取獲得不錯的成績,也可以參加相關實習,在實習公司好好表現,獲得直系領導或管理層的肯定,從而拿到有分量的推薦信。
文書材料要注意“匹配度”。文書材料對于展示申請者是否具備跨專業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尤其是個人陳述,這幾乎是申請者唯一一次直接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機會。申請者一定要在有限的篇幅內,突出自己的核心優勢,清晰地表達跨專業的原因、對該專業的認識、與之相關的經歷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給招生官一個選擇你的理由。
準備要趁早。如果確定要跨專業申請留學,至少需提前一到兩年進行準備工作。申請者需細致了解目標院校近年來對跨專業申請的政策,熟知申請所需要的材料、流程,并根據自身情況做好背景提升。
原專業的學習成績一定要保持優秀。即便是要跨專業,原專業的學習成績仍然至關重要。對不感興趣的專業,依然可以把它學好,這就說明申請者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能力。而如果原專業的學習成績非常一般,不僅達不到入學申請標準,還會讓招生官懷疑申請者的學術能力甚至跨專業動機。所以,如果下定決心跨專業,首要的還是先把本專業的課程學好,拿一個有競爭力的GPA。
尋找復合學科。近年來,一些新興復合學科對學生的背景包容度較高,正愈發受到關注。所謂復合學科是指兩個或多個不同專業交叉,如數據科學、計算機金融、文化產業管理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復合技能,拓寬學生的就業范圍。在復合學科中,跨專業申請的學生反而更有優勢。例如目前金融行業正推進數字化轉型,計算機金融專業應運而生,而相比起純粹金融行業出身的畢業生,有數理基礎、編程能力的理工科學生在申請這一專業時會更有競爭力。
對背景要求嚴格的專業要特別注意。在進行跨專業申請時,要注意申請的院校有沒有“非專業背景的學生不建議申請”的相關要求。比如大部分美國院校的法律學碩士都要求申請者具備法律專業背景,否則不接受申請。又如許多英國院校的金融碩士對申請者的專業背景要求很高,如果申請者本科沒有金融、經濟相關的學習經歷,就會被直接發拒信。法學、建筑學、醫學以及一些工科類高技術專業,也都需要申請者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或學術背景,否則即便是跨申成功了,后續學習起來也異常吃力。
不要只盯在單一地區。單一地區的院校、專業數量比較有限,對于跨專業的錄取限制也會類似,所以對于想要跨專業的申請者來說,不建議只盯在單一地區。比如新加坡等英聯邦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的計算機專業,大部分院校都不支持跨專業申請,如果只盯住這一地區的話,錄取概率就會很低??梢远嗫纯幢泵篮桶闹薜脑盒#粌H學校多,錄取規則也相對寬松。最好在多個國家、地區中遴選出目標院校名單,如果想申請的院校比較多,一定要設置好梯度:沖刺院校—能力范圍內院校—保底院校。
跨專業申請意味著在異國重新出發,需要決心、毅力、深厚的知識儲備以及細致全面的規劃。雖然頗具挑戰性,但也意味著新的賽道與新的機遇,希望所有跨專業的申請者,都能順利進入目標專業,在一個新的領域內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