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近期利用“中國天眼”發現,著名微類星體GRS 1915+105 的黑洞存在亞秒級低頻射電準周期振蕩現象,就像微弱的射電“脈搏”。這是國際首次在射電波段觀測到黑洞“脈搏”,對于揭示致密天體相對論性射電噴流的起源與動力學過程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微類星體是銀河系內由一顆中子星(或黑洞)與一顆普通恒星組成的雙星系統,中子星或黑洞吸積恒星的物質,產生高溫的吸積盤及相對論性噴流,是研究強引力場和相對論物理的宇宙天然實驗室。GRS 1915+105 含有一個快速旋轉的黑洞,自發現起約30 年來,該黑洞一直具有豐富的X 射線光變特征和間歇性射電噴流。
第15 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文章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組織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基礎前沿方向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推進,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