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源
(江蘇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5)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更新了大眾文化傳播環境,創新了文化傳播技術方式,為戲劇影視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基于融媒體技術,不僅戲劇影視創作內容、素材更加多樣化,同時還極大拓展了戲劇影視傳播范圍。為了保障戲劇影視能夠發揮正向影響公眾價值觀、思想觀念的作用,就必須要從根本上保障戲劇影視創作質量。開展融媒體時代的戲劇影視創作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促進有效創作出優質、迎合公眾的需求的戲劇影視作品,使戲劇影視行業更具發展活力。
融媒體指的是在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基礎上信息傳播媒介的融合,融匯了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優勢。通過將電視、報紙、網站、移動客戶端等進行整合,融媒體實現了資源和內容上的集中處理和有效共享,呈現出互動性、碎片化、高時效、個性化的特征。動漫、虛擬現實、短視頻以及圖片等是主要的融媒體產品類型,豐富多樣化的內容和形式擺脫了傳統媒體播報形式的弊端。融媒體使新聞生產高效化、便捷化,節約了人力成本,在提高傳播效果的同時擴大了社會影響力,使新聞創作力、權威性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在融媒體環境下,公眾的娛樂方式更加多樣化,為電視廣告、戲劇影視等多個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動力。而戲劇影視傳播要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參考融媒體技術及傳播特征,更新創作思路,提高戲劇影視作品的質量和產量,促進戲劇影視的有效傳播。
融媒體環境下的戲劇影視傳播方式較為新穎,受眾可以通過電視、手機等多種途徑來獲取、觀看戲劇影視作品,而且戲劇影視創作也呈現出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青年是主要的網絡用戶群體,并且普遍具有較強的接受和學習新鮮事物的能力,能夠借助多種新媒體平臺來主動了解戲劇影視作品,還可以結合作品內容發表自身的觀點、看法和建議,在擴大作品傳播范圍的同時也為戲劇影視作品創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結合這種時代背景和發展趨勢,戲劇影視創作必然會充分考慮青年受眾的想法,迎合青年的心理需求及偏好。在開展戲劇影視作品創作工作的過程中,從青年的視角出發,結合這部分受眾的生活環境、工作特點、審美標準以及心理問題等,設計出針對性較強的故事情節,定向塑造作品主人公形象,使作品主旨更加貼合青年群體的思想動態。此外,還需結合青年受眾的需要、網絡使用習慣,開展戲劇影視傳播策劃活動,確保青年能夠便利、快捷地獲取戲劇影視資源。
傳統片面、單一化的戲劇影視作品主題無法在融媒體時代下很好地吸引受眾,迎合不了受眾的需要,甚至讓受眾出現倦怠感,導致傳播效果不佳。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加速了數據信息的傳播擴散,使公眾能夠隨時隨地了解話題和新聞時事,另一方面也為公眾自我觀念的表達提供了平臺。這就迫使戲劇影視創作不得不轉變創作形式,豐富創作主題,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戲劇影視創作在確保內容流行化、年輕化的基礎上,也愈發重視創作主題的多樣化,能夠抓住公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以緊張的醫患關系、惡劣的自然環境、家庭矛盾處理、青少年健康成長和戰爭等題材為核心,創作出不同類型、主題的戲劇影視作品。這些主題多元化的戲劇影視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實問題,彰顯出作品的時代性,引發公眾的反思深省,將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傳輸給公眾,發揮出戲劇影視作品的價值和功能。
融媒體背景下,多元化的平臺擴大了戲劇影視的傳播受眾面、傳播范圍,公眾可以借助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對短視頻、微影視進行觀看,打破了傳統媒體在傳播戲劇影視作品方面的局限性。隨著公眾審美、欣賞標準的不斷提高,對戲劇影視作品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受眾的感受、體驗。面對不同層次的受眾,戲劇影視創作開始顧及受眾的年齡、所處時代背景和生活狀態,推出滿足不同階段受眾需要的作品,確保受眾的收視體驗,有效保障了戲劇影視作品的收視率、影響力,促進了作品在公眾的大規模擴散。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戲劇影視作品的傳播渠道更加豐富,提高了作品傳播效率,但同時也對戲劇影視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戲劇影視創作面臨全新的挑戰。
首先,融媒體為公眾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實現了信息的實時性傳播,而處于快節奏生活狀態下的公眾逐漸形成了碎片化的觀賞習慣,不再習慣于觀看時間較長的傳統戲劇影視作品,而是傾向一些簡短、精煉、娛樂性較強的作品,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傳統戲劇影視創作的權威性。雖然傳統戲劇影視作品耗費了大量的成本,但是微視頻卻備受受眾的青睞,從而使很多戲劇影視創作者轉行微視頻,通過快餐式的作品創作來獲利,迎合受眾的審美取向。這種發展趨勢給戲劇影視創作模式產生嚴重的影響,要求創作者必須要保證內容緊湊性和簡短性,快速抓住受眾的眼球,才能有效地傳播戲劇影視作品。
其次,公眾在融媒體環境下擁有充分的言論自由,能夠借助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發表觀看戲劇影視作品的感想,作出主觀性的評價,并同其他網絡用戶進行互動和交流。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戲劇影視作品的熱度,同時也便于創作者更好地了解廣大受眾的實際想法和建議,促使創作者結合受眾的需求來更新和轉變創作思維,從而改善傳播效果。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戲劇影視創作者擺脫傳統傳播模式的約束,強化同觀眾間的互動,在深入了解觀眾各方面需求及偏好的基礎上,開展高質量創作,才能使戲劇影視作品充分展示吸引力、發揮影響力。
最后,在以往戲劇影視行業發展大環境下,作品創作質量同作品傳播效率、生命力等直接相關,只有創作者盡心盡力地投入到創作活動中,創新作品主題、豐富創作內容、推出高品質的戲劇影視作品,才能使其在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獲得良好的口碑,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融媒體時代下,公眾審美發生了很大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借助娛樂調侃、惡搞的方式來評論或吐槽作品,博人眼球,使戲劇影視作品嘩眾取寵,忽視內涵,本末倒置。
結合融媒體時代下戲劇影視創作特點,針對戲劇影視創作面臨的新要求和挑戰,應基于整體角度,把握戲劇影視創作發展趨勢,統籌分析戲劇影視創作要素,采取有效的策略實現戲劇影視創作進步和升級,提高戲劇影視創作質量。
戲劇影視創作在全新的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擴大作品影響力和傳播力,需要摒棄傳統單一化的創作模式,提高對創作作品內容、主題、情節和人物等的要求,對劇本進行嚴格篩選,保證好戲劇影視作品的質量,彰顯出內容的層次感。具體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在選擇戲劇影視作品時,要把控好時長。融媒體時代戲劇影視作品能夠吸引觀眾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情節,所以創作者要盡可能精簡、提煉故事內容,梳理故事脈絡,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觀眾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故事變化走向,突出作品創作的藝術特征。創作者應遵循簡單明了的原則,同時演員應了解作品結構,準確表達情感,吸引觀眾,并準確地將主旨及價值理念呈現出來;第二,創作者要圍繞戲劇影視劇本,對作品素材進行廣泛搜集,科學、合理地設計情節變化的轉折點,減少情節跳脫、故事不連續、內容重復等問題的出現。創作者編排戲劇影視素材的過程中,應巧妙地運用不同的手法來安排和布置沖突矛盾,也要避免運用大量娛樂元素,把控劇本題材,保證作品整體質量。
戲劇影視行業要想在融媒體時代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應積極對創作思路進行轉變,結合受眾群體青年化的特點,使作品更加靠攏青年觀眾,有效滿足觀眾的偏好和訴求。鑒于當下戲劇影視創作呈現出內容年輕化的特點,創作者要拉近作品與青年之間的距離,吸引青年受眾的眼球,引發青年的共鳴,這也是戲劇影視的傳播和發展的必然需求。首先,創作者需要通過數字電視、視頻App 等媒介,對青年受眾的觀看、搜索記錄進行統計分析,深入到青年群體中,了解和掌握青年受眾的影視文化需求,明白青年受眾所習慣的戲劇影視作品種類,據此明確戲劇影視話題,調動觀眾的觀看欲望。在創作過程中,還需要靈活運用情節沖突,例如:理想自由與現實生活的矛盾、金錢與道德沖突等,使故事情節更加合理化,發展更加自然,引發青年受眾持續關注;其次,作為戲劇影視作品的主要受眾,當代青年對作品有著全新的訴求=。對此,戲劇影視創作者還要精心塑造人物形象,提高戲劇影視作品的感染力。
戲劇影視創作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要不斷創新創作方式,強化舊媒體和新媒體的有效整合。創作者一方面應提高自身對融媒體時代的認知,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的優勢,嘗試對不同創作手法進行整合,不斷提高戲劇影視創新能力,推出更加優質的戲劇影視作品;另一方面,融媒體下的戲劇影視作品普遍呈現出內容簡練、情節緊湊和時長較短的特點,而且播放屏幕也變得小巧化,無法充分地將大規模的場景整體展現出來。為了迎合融媒體時代戲劇影視傳播發展趨勢,創作者要認真設計演員的動作及神情,并調整布景環境、燈光設備,減少由于播放屏幕有限而影響受眾的觀影感,使受眾能夠獲得全新的體感,提高其對作品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此外,創作者也可以將傳統媒體小說、漫畫與新媒體技術整合起來,進行適當改編,依托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呈現故事內容,推出時代化的戲劇影視作品,推動戲劇影視創作的發展。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豐富了戲劇影視傳播渠道,開拓了戲劇影視傳播載體,也為開展戲劇影視創作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加速了戲劇影視行業的進步。基于融媒體背景,戲劇影視創作呈現出內容年輕化、主題多元化和側重受眾觀感體驗的發展特點,同時也面臨著創作價值降低、受眾需求多元化等挑戰,基于此應采取更新創作理念、嚴格篩選劇本、合理設計戲劇影視情節及背景,迎合受眾喜好和需求、向年輕化方向靠攏,整合多種創作方式、發揮融媒體技術優勢等策略,構建全新的戲劇影視創作模式,提高創作質量,保障戲劇影視傳播效果,實現戲劇影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