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工會工作部 任偉
中國工會十八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工會干部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深入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盼,不斷增強服務職工本領,真心實意為職工說話辦事。進入新發展階段,工會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工作領域更加廣泛,工作對象更加多元,中央企業工會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為了不斷優化航天企業工會工作路徑,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以下簡稱“三院”)工會工作部面向26 家院屬單位7000多名職工,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方式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全面客觀分析基層工會工作現狀與問題,積極探索提高職工服務水平、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
職工思想政治引領“走新”更“入心”把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作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首要任務,聚焦隊伍、陣地、形式、品牌等方面靶向發力,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先進事跡分享”“勞模工匠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等系列教育活動;把“思政課”課堂搬到工廠車間、科研一線,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持之以恒抓牢抓實“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先進典型的培養選樹宣推工作。
智慧工會為職工“鏈接”美好生活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深化工會改革和建設的重要內容,以智慧工會建設新進展新成效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依托三院工會“飛航e 家”平臺開展快速、便捷、精準的服務,職工答題、調研問卷從紙上移到指尖,各類線上文體活動滿足職工多樣化需求,不斷提升職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創新工作室賦能高質量發展三院命名的6 個首批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積極發揮作用,創新工作室機制更加完善、成果轉化效益明顯、對外交流碩果累累、育人功能充分發揮。33 所蔡善軍創新工作室和首鋼北冶公司文新理創新工作室結成聯盟,并入選首批北京市工業(國防)工會創新工作室聯盟;8359 所李明洋創新工作室重視“導師帶徒”,獲得北京市總工會表彰。
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明顯實效各基層工會規范組織召開職代會、開展職工代表提案征集、巡視工作,建立和完善廠(所)務公開制度,把企業的重大決策、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關鍵事項等通過多種形式定期公開。12 家公司制單位依法建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開展職工代表培訓,建立職工代表巡視制度,跟蹤職代會提案落實情況。
班組文化建設激發基層活力基層工會將創新點放在了班組文化建設上,涌現出了李軍班組的“總裝文化”、三部十一室總體組的“卓越文化”、35 所地磁導航定位組的“指南針文化”等特色班組文化。他們還設計了班組LOGO、樹起了班組文化墻,在班組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打造了一批優秀的集體,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班組長,鍛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職工隊伍。
思想引領亟需注入時代內涵部分基層工會缺乏系統謀劃,對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投入不足,模式傳統單一,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工作內容較為狹隘,較多圍繞和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安全生產教育、職業規范教育開展,缺少政治理論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個別單位未開展先進事跡、榜樣力量等主題教育活動;沒有充分發揮班組文化建設在思想凝聚上的重要作用,對班組長潛力挖掘不足。
數智化平臺建設任重道遠在推進智慧工會建設過程中,部分基層工會進度滯后、緩慢,線上工會工作模式與線下工會工作未能有效結合。調查發現,近半數職工對三院智慧工會平臺不清楚、不了解。利用互聯網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普惠化服務還處于探索階段,與職工多元化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技術創新體制機制有待完善部分基層工會創新氛圍不夠濃厚,對職工創新工作態度不夠積極,缺乏對職工創新空間和資源的支持;有的單位沒有開展創新工作室建設工作,三院首批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在健全管理辦法、提升成員自主創新內驅力、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和資源共享機制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空間仍要拓展部分基層工會對技能人才的培養認識不深、力度不夠,特別是高質量復合型人才。部分單位勞動和技能競賽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保障力度不夠,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由于發展機會受限、成就感不足導致一些技術工人對企業的忠誠度不夠高。問卷調查顯示,技能崗位人員對企業的滿意度顯著低于其他崗位。
工會干部創新思維尚有不足基層工會干部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還存在思路不夠開闊、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在服務職工群眾方面還存在調查研究不夠,對職工群眾情況掌握不透徹,需求回應速度和力度不夠,缺乏多樣化的手段滿足不同類型職工的多層次需求,致使一些職工對單位組織的活動不感興趣,缺少組織歸屬感。
文化育魂,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理論宣講、勞模宣講、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方式,把“大學習”的課堂搬到工廠車間、科研一線,采用啟發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方法,用“小故事”講“大道理”。以先進文化培育職工,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具有航天特色的職工文化,打造“工”字系列職工文化品牌,廣泛開展職工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文化體育活動,把思想引領融入職工文化建設中。以正確輿論引導職工,緊緊圍繞三院中心任務,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把握好時度效,把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中。適應互聯網傳播和分眾化趨勢,著力強化網上引領,積極穩妥加強輿情引導。以暖心方式關心職工,面對職工心理壓力過大的問題,適時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有針對性地開展職工心理輔導。開通EAP 心理健康公開課,根據職工個性化需求以“點對點”的方式推送親子、職場、婚戀等相關心理課程。
突出實效,推進智慧工會建設以“飛航e 家”服務號平臺為網上服務陣地,持續推進“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模式,做好職工幫扶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飛航e 家”的宣傳和推廣,對“飛航e 家”使用功能不斷完善和升級,到相關互聯網公司調研學習,邀請專家圍繞“飛航e 家”平臺功能及實操到三院給兩級工會干部進行智慧工會培訓,進一步深化三院各級工會組織對“互聯網+”工會的理解,學習完成后組織線上培訓及考試。
多點聯動,激發技能人才創造熱情加強創新工作室的基礎管理,在資金、機制、人員等資源上給予支持,加強科技創新轉換成果。充分發揮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引領作用,引導加強橫向聯合,創建跨區域、跨行業、跨單位的創新工作室聯盟。持續舉辦三院新時代工匠學院研修班,不斷完善課程體系,發揮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及傳幫帶作用。把握好新時期工匠人才培養特點和規律,充分發揮技術、人才、資源優勢,注重培養質量和培養效果,激發高技能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加大對典型班組的選拔培育力度,開展年度“十佳”班組評選,常態化舉辦班組論壇,開展班組長培訓和優秀班組長調研,提升班組長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
問題導向,抓實抓牢作風建設舉辦工會干部培訓班,提高工會干部業務水平,拓寬工作思路,提升服務職工的能力和素質。開展“強學習轉作風提效能辦實事”作風建設專項行動,解決工會干部在工作作風、管理、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工作作風明顯好轉。力爭使各級工會干部政治理論水平顯著提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工會干部與廣大職工的關系更為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