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工商聯依據全國工商聯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指標體系和“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調研排序、發布辦法,基于我省民營企業在全國工商聯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申報系統中填報的完整有效數據,從企業地域行業和存續時間、整體規模、科技創新能力、納稅、稅后利潤、就業人數6 個維度,對我省民營企業100強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形成如下報告。
從企業地域分布看,黑龍江民營企業100強涵蓋11個市(地),其中哈爾濱市43戶、綏化市11戶、齊齊哈爾市10戶、雞西市9戶、大慶市8戶、七臺河市7 戶、牡丹江市3 戶、鶴崗市3 戶、佳木斯市2 戶、黑河市2 戶、大興安嶺地區2 戶,雙鴨山市和伊春市暫無民營企業入圍100強榜單。
從企業行業分布看,黑龍江民營企業100強覆蓋到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10 個門類,其中制造業58 戶,批發和零售業16 戶,農林牧漁業9 戶,采礦業6 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3 戶,房地產業3戶,綜合2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 戶,衛生和社會工作1戶。
從企業存續時間看,黑龍江民營企業100強存續時間跨度達37 年,其中存續時間在30 年以上的企業4 戶,存續時間在20 年到30 年的企業27 戶,存續時間在10年到20年的企業48戶,存續時間在5 年到10 年的企業14 戶,存續時間在5 年以內的企業7戶。
從企業營業收入看,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營業收入總額合計為4362.3 億元,較2021年增長5.4%。營業收入總額超過1000 億元的企業1戶,營業收入總額在100億元到1000億元之間的企業5戶,營業收入總額在10億元到100億元之間的企業56 戶,營業收入總額在6 億元到10 億元之間的企業38戶。
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中,有59 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實現增長,合計增長471.4 億元。營業收入增長的企業所屬行業分別為制造業36 戶,批發和零售業9 戶,農林牧漁業5 戶,采礦業4 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 戶,房地產業2戶,衛生和社會工作1戶。
從企業資產總額看,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資產總額合計為3910.5 億元,較2021 年增長6.8%。資產總額超過100 億元的企業8戶,資產總額在10 億元到100 億元之間的企業50 戶,資產總額在1 億元到10 億元之間的企業40 戶,小于1億元的2戶。
黑龍江民營企業100強中,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位列“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99位、“2023中國服務業民營企業100 強”第28 位。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位列“2023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380 位,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入圍,位列“2023 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416位。
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企業本體及其下屬公司中,有51 個高新技術企業,有6 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29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46戶,研發費用為37.6億元,較2021 年增長了3.4%,研發人員數量為7943 人,較2021 年增長79.1%。有效國內發明專利數為841 件,較2021 年增長61.1%。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平均為1.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在10%以上的企業1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在3%到10%的企業17 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在1%到3%的企業8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在1%以下的企業20戶。
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開展研發活動的46 戶企業中,企業支付高校、科研院所等外單位的研發經費占企業年度研發費用的9.1%,人員勞務費占19.9%,儀器和設備支出費用占9.4%。企業研發人員中,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占2.3%,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占8.4%,本科學歷的占46.4%,具有高級職稱的占6.3%,具有中級職稱的占14.2%。企業共擁有國家級人才19 人,省級人才35 人,經認定的省部級研發機構46個。
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共申請國內專利947 項,其中發明專利264 項,占27.9%。國內專利授權量801 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29 項,占16.1%。2022 年底,企業共有國內有效專利2750 項,其中有效發明專利841 項,占30.6%。共有外國有效專利53 項,其中有效發明專利41 項,占77.4%。企業共有軟件著作權456件。企業共有國內有效商標注冊量5011件,共有國際有效商標注冊量479 件,其中馬德里國際商標有效注冊量177 件,中國馳名商標28件。企業共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16 項、國家標準80 項、行業標準74 項、團體標準84 項。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開標準165項。
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在關鍵技術來源方面,以自主開發為主,33 戶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了科研合作。未開展合作的原因主要是高校院所技術與市場脫節、技術轉讓費用高。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的主要來源是自籌,減免稅收、知識產權保護、科技人才獎勵政策在企業創新中發揮了較大作用,企業在新技術、新產品應用中,希望政府提供對接平臺、應用試點、優先采購等支持,制約企業科技創新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技術市場不健全、缺乏公平的競爭環境、技術成果產業化困難。
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納稅總額為145.1 億元,較2021 年增長0.4%。納稅總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3 戶,納稅總額在1 億元到10 億元的企業20 戶,納稅總額在1000 萬元到1 億元的企業54 戶,納稅總額在1000 萬元以下的23 戶。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位居黑龍江民營企業100強納稅總額榜首,為39.5億元。
分行業看,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納稅總額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食品制造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醫藥制造業,前五大行業納稅總額為101.3 億元,占100 強企業納稅總額的69.8%。其中,食品制造業有11戶企業入圍,納稅總額位居榜首,占100 強企業納稅總額的33.3%。
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吸納就業人數為11.8萬人,較2021年減少2.7%。黑龍江建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吸納就業人數位居榜首,為2萬人,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位居第二,為6859 人,黑龍江華辰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第三,為6500人。
2022 年,黑龍江民營企業100 強吸納就業人數前五大行業分別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零售業,食品制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醫藥制造業,吸納就業人數合計為70081人,占100 強吸納就業人員總數的59.2%。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吸納就業人數位居榜首,為20047人。零售業位居第二,為182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