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永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視察時強調,要“揚長補短,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科研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重要優勢之一。黑龍江省林地面積大,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堅持綠色發展,守護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不斷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奮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
黑龍江省大部分森林食品、森林藥材是在原生環境條件下自然生長的野生產品,要按照《黑龍江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結合黑龍江省不同地理區位資源稟賦及產業發展基礎,扶持培育一批以森林食品、森林藥材為主的龍頭企業,帶動新型林下經營主體搭上生物經濟、數字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的“順風車”。一是依托資源分布,招引頭部企業。圍繞黑龍江省林下資源分布,制定招商圖譜,招引國內生物制藥、食品加工、數字化平臺等領域頭部企業到黑龍江省落戶,項目地要向縣城聚焦、向邊境縣(市、區)傾斜。根據招引企業生產運營情況,特別是對林業專業大戶、家庭林場、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帶動情況,制定讓招引企業看得見、夠得著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強科技合作,推進揭榜掛帥。制定森林食品、森林藥材全產業鏈圖譜,針對精深加工領域的技術瓶頸,采取獎補結合、技術占股等方式,高質量推動企業和科研主體合作,創造性地推進“揭榜掛帥”。針對相關產品工業設計缺失、時尚設計不足、平面設計不優等方面問題,加強企業間對接合作,讓優質產品外觀更時尚、使用更方便、品牌更醒目。三是梳理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落地。發揮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科研優勢,梳理一批可實現產業化的科研成果,謀劃一批可對接合作的科研項目,培育一批產學研密切合作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出臺相應扶持政策,提升科研成果產業化水平。
據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發布《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關于公布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名單(試點)的公告》顯示,黑龍江省9 家申請組織20 款產品獲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分別占全國的29.03%和33.89%。黑龍江省應依托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形成更多、更有價值的生態產品。一是培育地方品牌。以《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為依據,支持引導并幫助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規范產品標準,加大力度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綠色健康的林下經濟特色品牌,推動更多地方品牌成為國內知名品牌。加強區域特色品牌建設,以縣為單位,整合“小、雜、散、弱”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借鑒打造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思路,由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綜合效益較好的經營主體發起,帶動各經營主體聯合發展。二是提升區域公用品牌。由龍江森工集團、伊春森工集團、大興安嶺林業集團等重點龍頭企業牽頭,借鑒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思路,加強標準化建設,依據“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評價指標,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力爭到2025 年實現國家級、省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等數量翻倍,帶動更多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融入國內大循環。三是加強創意設計。既要注重森林食品的外在包裝,也要注重森林食品的便捷性、實用性,更要注重生態價值、生物價值的科學評價,并以此為依托更好服務實體店和網店的銷售宣傳。
發展林業旅游既可以讓游客健康游,為林區帶來經濟價值,來自各行各業的游客在享受“詩和遠方”的同時,也可以為地方黨委政府和市場主體帶來“金點子”、開出“好方子”,為林區帶來智慧價值。一是注重長期短期結合。從事林業旅游與休閑服務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特別是一二三產融合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旅游和康養等多重需求。各市(地)可按照大、中、小規模,厘清周邊適宜旅游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情況,為短途旅游做好準備,也可立足黑龍江省森林資源豐富的主要特征,圍繞“醉美331”國道和省內其他旅游資源、旅游路線,推動更多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加入全域全季旅游體系。二是注重林業旅游資源和其他旅游資源融合。要以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為載體,既多元呈現黑龍江省特色,也為廣大游客提供多樣需求。與紅色文化融合,走抗聯路,講抗聯故事,體驗抗聯生活。與歷史文化融合,體驗鮮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滿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體驗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民俗、民族飲食和體育活動。與研學游相融合,識寒溫帶樹種,辨林下作物。與森林康養相結合,用天然的森林食品調節身體,呼吸豐富的負氧離子。三是注重現代技術和生態元素的融合。數字經濟正在改變、重構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黑龍江省要加快數字經濟賦能林業旅游發展。用數據指標描述林區周邊生態環境的負氧離子含量,用視頻、音頻等方式記錄林區經營主體的生產生活,注重呈現生態特色和生態優勢。利用抖音、快手等平臺,擴大正面宣傳,讓互聯網平臺為旅游業增添活力。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確定性高、時間跨度長、覆蓋領域廣的系統工程。黑龍江省生態資源豐富,生態價值潛力巨大,應推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有序參與,釋放林業資源的碳匯價值,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贏。一是加強業務培訓。為有條件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解讀國家政策和《碳匯造林技術規程》等標準性文件,并傳授良種、造林、養護、經營等全鏈條增碳技術和碳匯計量檢測技術。二是加強主體合作。總結黑龍江省林草局打造局直屬雞西綠海公司、尚志管局和慶安管局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林業碳匯項目示范的成功做法,探索碳匯項目跨市縣的可行性,帶動更多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參與。三是加強營林造林。依據國家發改委備案的《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版本號V01)樹種要求,引導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調整優化林分結構,提高長壽命樹種和高效固碳樹種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