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佳木斯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在深化解放思想中激發創新動能。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全力推進佳木斯國家農高區、環佳木斯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的提速提質提效,加快建設院士工作站、國省重點實驗室、創新創業基地等平臺載體,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營造優良創新生態,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全面創新,在闖新路中實現發展的突圍突破。
在推動轉型升級中突出主導優勢。進一步強化產業思維,以“雙鏈長制”為抓手,深入實施“千百十”產業量級提升工程,強化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重點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高端農機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主導產業,聚力發展糯米食品、玉米淀粉、大豆蛋白等產業鏈和高端智能農機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勇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努力在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全國前列。
在擴大合作交往中贏得戰略主動。充分釋放邊境口岸、“一橋一島”的獨特優勢,不斷深化以對俄開放為重點的國際合作,加快中俄同江鐵路大橋運營和進出口貿易加工區、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深化央地合作、龍粵合作、墾地合作,放大開放通道新優勢,提升開放平臺新能級,拓展開放交流新領域,傾心竭力為招引企業、本土企業、民營企業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加快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在全省戰略布局中找準職責定位。著眼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自覺把工作放到省委提出的“打造以佳木斯為樞紐,‘四煤城’組團發展的東部城市群”全省大局中來定位、謀劃和推進,加快完善和提升與中心城市相稱的現代服務功能,積極建立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構建區域綜合交通物流網絡,提供讓群眾更滿意的醫療服務和優質教育,著力加快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增強加快高質量發展承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