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鶴崗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一是突出凝心聚魂,堅守精神家園。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主題教育為引領,堅持將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一體貫通,全面推動主題教育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加力推進政治生態改善,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全力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堅決打贏政治生態“翻身仗”。
二是強化敢闖敢為,狠抓經濟轉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黑龍江振興發展各項任務,推動整體經濟在量的快速增長中實現質的有效躍升。推進好“產業興市”戰略,深入貫徹黑龍江省“4567”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要求,統籌煤炭、石墨、現代農業、綠色產業、戰略新經濟、發展新業態“六個產業主攻方向”,著眼于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體系化。推進好“融合強市”戰略,從板塊經濟市情出發,實施市區、礦區、墾區、林區、邊區“五區聯動”,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斷加強與佳木斯和其他三煤城合作,持續拓展轉型發展空間。推進好“生態立市”戰略,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減污降碳、精準治污、亮劍護綠、科技賦能“四個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努力刷新煤城印記,建成“生態和諧宜居城”。推進好“開放富市”戰略,充分利用省委組織的廣東行、長三角行等合作資源,全力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同時,加力推動對外貿易向更高層次發展。
三是堅持人民至上,兜牢民生底線。聚焦共同富裕,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提升“民生七有”水平,增強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加強治理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浦江經驗”“楓橋經驗”,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充分學習領會“千萬工程”精神實質,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全力打造內外兼修的秀美鄉村。
四是持續解放思想,強化能力作風。持續縱深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工作落實年”活動,統籌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各項任務,著力解決領導干部思路不活、能力不高、作風不實、落實不優等問題,力爭實現鶴崗市排名晉位升級,以優良作風堅決推動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落實落地,奮力書寫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的“鶴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