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雨瀟

9月26日,美國密歇根州范布倫鎮,美國總統拜登頭戴UAW的帽子出現在了罷工的隊伍中
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已經使得該國經濟受到約55億美元的損失,卻還未看到停歇的跡象。10月11日,福特公司肯塔基州卡車工廠的8700名汽車工人開始罷工,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針對福特等三大汽車制造商的罷工行動繼續升級。
今年9月末,在密歇根州汽車工人罷工的現場,出現了一幕歷史性的畫面:美國總統拜登頭戴UAW的帽子出現在了罷工的隊伍中,成為第一個親自參與罷工的美國總統。
美國羅德島大學教授、美國勞工史專家埃里克·盧米斯指出:“這絕對是前所未有的舉動。以前從沒有現任總統親自參與過罷工。總統歷來都會避免直接參與罷工,他們更傾向于擔任調解人的角色。”
目前正在進行的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的組織者是UAW,對手是美國汽車“三巨頭”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斯特蘭提斯(克萊斯勒的所有者)。2019年UAW與三家公司簽訂的勞務合同,在今年9月14日到期,而由于勞資雙方在工資、休假和生活費用調整等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UAW決定從9月15日開始罷工。
UAW認為,目前工人的薪水被通貨膨脹遠遠甩在了后面,但是這些年,公司CEO的薪水卻都漲了兩位數的百分比—根據其統計,從2019年到2022年通用、福特和斯特蘭提斯的CEO分別漲薪34%、21%和77%,年薪都超過2000萬美元。近年來三巨頭的利潤大幅上漲,還有大把的錢用來支付股息和回購股票,但是工人沒有分到足夠多的好處,這讓UAW的心理很不平衡。

10月16日,福特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吁UAW結束罷工
三巨頭在漲薪幅度等核心問題上,距離UAW的訴求還有很大距離。
具體地說,眼下UAW的訴求主要有三點。首先,它要求在4年內漲薪40%(不久后妥協降到了36%)。目前三巨頭全職工人的時薪大概是18至32美元,具體金額取決于資歷和技能,每人每年還可以領到數萬美元的獎金;臨時工的時薪大概是16至19美元,沒有獎金。
其次,UAW要求提高工人的退休待遇。它要求,2007年之后雇傭的全職工人都可以獲得“401(k)退休計劃賬戶”(由雇主和雇員共同支付的用于雇員退休后生活保障的投資計劃),公司向其中繳納工人基本工資的6.4%。工會還希望公司恢復工人的固定福利養老金,并且支付工人退休后的醫療支出。
同時,工會還要求減少工作時間。UAW要求公司實行每周32小時工作制,但仍然按照40個小時發薪水;如果公司關閉了工廠,那么必須繼續付錢雇工人進行“社會服務”;此外還要終止分級獎勵制度,因為這項制度使得新入職的工人薪資和福利都更糟糕。
最開始,UAW安排了1.3萬人罷工,由于三巨頭始終不答應要求,所以逐漸擴大罷工規模。目前已經有超過2.5萬人加入罷工。在三巨頭工作的UAW成員總共有超過14萬人,也就是說有六分之一的人投入了罷工。如果僵持不下,UAW方面威脅稱,未來還會繼續發動更多的工人罷工。
目前三巨頭做出了一些有限的讓步。
福特作出最新表態,答應全職工人提薪“至少20%”、取消分級工資制度讓工人們處于同一個工資等級、在90天內將臨時工轉正等。此外,福特還愿意按照工人工作時間的6.4%,繳納金額到工人的401(k)賬戶,并且承諾工人每工作一個小時、公司就拿出一美元支付工人退休后的醫療費用。

9月26日,美國加州,UAW罷工人群
但福特并不同意恢復工人的固定養老金,和由公司支付工人退休后的醫療保險,福特起初也不愿意承諾新能源或電池工廠可以提供與現在工廠相同的工資和福利,但是后來服軟,愿意將新能源車廠的待遇問題納入與UAW的協議范疇內。
通用也答應了部分要求。比如工人在合同期內加薪20%、第一年加薪10%、將臨時工起薪提高20%等。
可是,通用并不同意實施按照工人生活成本變化調整薪水的制度、將臨時工轉正等,也不同意允許工人未來因工廠關閉罷工。
斯特蘭提斯則接受合同期內加薪20%,并開出條件稱,如果工人停止罷工達成協議,就立刻兌現加薪10%。公司還答應,向401(k)賬戶繳納6%、將臨時工起薪提高20%(達到每小時20美元)。
三巨頭盡管有所“割肉”,但在漲薪幅度等核心問題上,距離UAW的訴求還有很大距離。預計UAW在可見的未來,很難得到滿足從而停止罷工。
UAW此次之所以態度如此強硬,背后有幾大原因。最主要的是,工會必須向工人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
在上世紀初,美國的工會深受左翼革命理念影響,還有一些宏大的政治理想。但是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掌權者通過各種手段,讓工會逐漸擺脫了革命思想。
美國國會先是通過了《史密斯法》,將“煽動顛覆美國政府”入刑,同時要求所有非美國公民在政府進行登記。隨后,美國政府援引這一法案起訴了144名美國共產黨的領導,并將其中上百人成功定罪。
幾年后,國會又通過了《塔夫脫—哈特利法》,要求工會領導必須簽署宣誓書,承諾他們絕對不加入、不支持任何試圖以暴力推翻美國政府的團體。一年間,全美120個工會的8萬1千多名領導,簽署了宣誓書。
自此之后,美國工會逐漸淪為了統治階級的棋子和目光短淺的利益集團。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最大的卡車司機工會“國際卡車司機兄弟會”(IBT)的兩任主席戴夫·貝克和吉米·霍法都深陷貪腐泥潭,后者更是大量挪用工會成員的養老金投資賭場,并從事其他組織犯罪活動。
在1950年,美國制造業從業者占總就業人數的32%,如今這一比例降到了10%以下。

7月31日,美國卡車運輸巨頭Yellow宣布倒閉,3萬員工失業
本文的主角—UAW同樣深陷貪腐。就在兩年前,美國司法部調查發現,該工會的兩任前主席侵吞了150萬美元工會會費,一名前副主席和其他兩名高管從承包商收取了200萬美元回扣,兩名工會前副主席收取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高管350萬美元的賄賂。
去年,又有該工會一分會的司庫,因侵吞了210萬美元的工會款項以及洗錢等罪名,被判刑57個月。最終,至少16名UAW的領導和車企高管被定罪。
今年春天,在各種關于工會的丑聞漸漸告一段落之后,前克萊斯勒的電工肖恩·費恩打著反對貪腐、反對讓步以及反對分層薪酬結構的口號宣布參選,并最終以微弱的優勢獲勝,當選新一任主席。
費恩上任以后,在合同談判中采取了更透明和更具戰斗力的方式。不同于以往雙方的閉門談判,這次UAW在談判剛一開始,就公開發布了自己的訴求。工會的領導層在罷工前,和多個在三巨頭旗下工廠工作的普通工會成員舉行了會面,宣布準備罷工。工會同時有效地利用社交網絡宣傳他們的立場,得到更多的公眾支持。
最重要的一點是,此次為工會80多年的歷史上,首次同時針對三巨頭發起的罷工,放棄了此前一次針對一家公司的做法。與三家公司同時開戰的好處是,可以讓資方相互競爭,誰先滿足工會的條件,誰就能獲得最先恢復生產的優勢。
除了工會近年來不光彩的歷史,導致他們不得不奮力一擊,當下的政治環境也是工會的底氣所在。明年就要舉行總統大選了,兩黨的候選人現在都在盡可能地爭取更多的選票。
拜登雖然一貫自詡為美國“史上最親工會、最支持工人的總統”,但是他在行動上實在乏善可陳。去年12月,拜登還簽署了一項防止鐵路工人罷工的法案。此舉不僅激怒鐵路工會,也讓很多其他藍領選民感到自己被背叛了。

10月4日,美國紐約州州長凱茜·霍楚爾加入UAW罷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伯利恒的一家報廢鋼鐵廠
在此次現身汽車工人罷工現場前,拜登曾經口頭支持罷工,并私下提出可以派出兩名政府人員對UAW提供幫助,但遭到了工會主席費恩的公開拒絕。
考慮到特朗普早已高調表示,在共和黨內初選第二次辯論期間,自己將前往底特律接見數百名工人,拜登為了風頭壓過特朗普,同時摘下“背叛工人”的帽子,最后只能從幕后走到臺前,甚至親自參與罷工。
上月勞動節的時候(美國在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慶祝勞動節),拜登還在費城告訴記者,他預計UAW在本月晚些時候不會對三巨頭發起罷工。結果十天后就被打臉了。可見白宮方面對于這件事的預判和準備嚴重不足。從某種角度來說,拜登親自參與罷工,反映出目前的拜登政府的無計可施。
民主黨內,也并非人人都樂見拜登親自為罷工站臺。奧巴馬政府的汽車行業特別工作組負責人史蒂文·拉特納就非常反感這一舉動。他認為,總統應當在這些問題上保持中立,三巨頭根本不可能滿足UAW提出的所有條件,如果罷工持續太久,會對經濟造成損害—拜登站臺,意味著之后無論事情的結果對哪一方造成了損害,他都要背負后果。
而對于UAW和工人來說,即便這次談判占了上風,長遠來看,他們的前途仍然十分渺茫。
雇主惹不起工會,但是躲得起。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由于不愿意承擔美國高昂的勞動成本,不愿意招惹強勢的工會,選擇跑到國外建廠。
再加上自動化的普及、新能源的沖擊以及美國經濟轉向依靠金融和高科技,導致美國的制造業工作大量外流。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1950年,美國制造業從業者占總就業人數的32%,如今這一比例降到了10%以下。
如今,美國北部五大湖區曾經繁華的工業心臟地帶變成了“銹帶”,數十座城市陷入經濟衰退、政府赤字、人口減少、毒品泛濫和治安崩潰的惡性循環。信誓旦旦承諾要讓“制造業回流”的特朗普失敗了,號稱“親工會”的拜登也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未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都無法逆轉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大趨勢,也無法挽救不斷向下沉淪的銹帶工人。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