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長三角百強企業前10名排名發生了新的變化,排名上升的企業有:中遠海運排名第4名,比上年上升2位;浙江榮盛排名第6名,比上年上升2位;上海萬科排名第8名,比上年上升2位;中國寶武、阿里巴巴、上汽集團、交通銀行和中國太保排名不變;恒力集團排名下降1位,綠地控股集團排名下降5位。
新興產業企業排名上升較快,美團由上年的第30名上升到第25名;協鑫集團由上年的第49名上升到第 32名;拼多多由上年的第71名上升到第55名;奇瑞控股由上年的第65名上升到第45名,上升了20名,是名次上升最快的企業之一。
答:2022年,長三角百強企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納稅總額、研發費用和員工人數等企業經營指標保持增長,凈利潤指標有所下降。
長三角百強企業2022年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萬億元大關,達到20.2萬億元,增加1.1萬億元,增長率6.00%;平均每家企業營業收入規模達到2023.1億元。中國寶武營業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0877.1億元,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家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的企業。
長三角企業100強大部分經濟指標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營業收入增長幅度明顯高于全國GDP的增速,實屬難能可貴。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等因素影響,長三角百強企業遭遇到較大的困難,經濟效益提升受阻,利潤增幅下行壓力較大;從研發投入等指標看,長三角百強企業有強大的發展韌勁,其壓力大、動力也大、經營業績提升空間也大,我們相信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將會有新的突破,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會更加密切而富有成效,促進長三角百強企業經營業績新的提升。

答:長三角制造業企業100強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納稅總額等產出指標實現了穩步增長,其中,營業收入達到13.4萬億元,增加1.0萬億元,同比增長7.98%;資產總額達到11.8萬億元,增加8852.4億元,同比增長8.14%。但利稅總額有所下降,達到1.04萬億元,增長率-8.08%,其中凈利潤減少1557.8億元,納稅總額增加645.6億元。
在營業收入方面,制造業百強中的骨干行業黑色冶金、石化化纖、汽車及零配件制造、電力電氣設備制造、風能及太陽能設備制造行業的營業收入指標表現較好,其中,黑色冶金行業營業收入達到2.7萬億元,增長率5.78%;石化化纖行業營業收入達到2.6萬億元,增長率10.18%;汽車及零配件制造行業營業收入達到1.6萬億元,增長率5.70%。這3個行業的增長是制造業百強營業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
在凈利潤方面,雖然整體凈利潤指標有所下降,但行業凈利潤表現也不乏亮點。電力電氣設備制造行業凈利潤增長率97.21%;風能及太陽能設備制造行業凈利潤增長率49.90%;家用電器制造行業凈利潤增長率77.47%。這些行業的凈利潤增長較快,對支撐制造業百強凈利潤的規模發揮了重要作用。
答:長三角服務業企業100強2022年的營業收入達到9.8萬億元,增加4145.4億元,增長率4.41%;資產總額51.1萬億元,增長3.9萬億元,增長率8.38%,其中有一家企業超過10萬億元(交通銀行);納稅總額達到2863.5億元,增長率8.79%,但凈利潤有所下降,凈利潤合計為6114.8億元,比上年減少152.2億元,增長率-2.43%;利稅總額達到8978.8億元,增加79.1億元,增長率0.89%。
在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的影響下,服務業百強分行業的經營業績分化現象比較突出。在營業收入方面,互聯網服務行業營業收入達到14573.4億元,增加1227.8億元,增長率9.20%;水上運輸行業營業收入達到6268.1億元,增加841.5億元,增長率15.51%;商業銀行業營業收入達到13840.2億元,增加643.1億元,增長率4.87%。這3個行業的增長是拉動長三角服務業營收增長的主要因素。表現較弱的行業有:房地產行業營業收入增長率低于平均值;航空運輸行業增長率-24.12%。
在凈利潤方面,水上運輸行業再創新高,凈利潤達到1269.5億元,增加219.2億元,增長率20.87%;商業銀行業發揮了壓艙石作用,繼續保持中速增長,凈利潤增長率5.58%;互聯網服務行業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增長率18.42%。這3個行業的增長對支撐長三角服務業百強凈利潤規模發揮了重要作用。航空運輸、多元化金融、證券和房地產行業凈利潤負增長,其中航空運輸凈利潤減少數額較大,減少327.0億元。
答: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風能及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策源地,經過十幾年發展壯大已經形成規模優勢,也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上榜民營百強的3家企業2022年經營業績高速增長,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為3360.4億元,增加額999.9億元,增長率達到42.36%,增長率數倍于民營百強的平均值;營業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凈利潤指標也大幅增長,合計實現凈利潤237.0億元,增加額71.3億元,增長率高達43.02%。
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加額主要出自協鑫集團和天合光能,這2家企業合計營業收入增加額超過920億元,增長率達到53.00%;合計凈利潤增加額達到145億元,增長率達到265.48%。

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并將新能源發展作為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推動全球新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行業景氣度將繼續攀升,風能及太陽能設備制造企業經營業績有望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答:新興產業具有科技創新活躍、資金密集性等特征,適合在長三角地區發展。上榜長三角企業100強有13家新興產業企業上榜,它們分布在互聯網服務、風能及太陽能設備制造、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通信設備制造、藥品生產、軟件和信息技術(IT)6個行業中。
從經營業績規模看,上榜的新興產業企業已經從小而美逐步發展壯大,成長為能影響長三角百強企業整體經營業績的新勢力。2022年,上述6個行業的營業收入達到24643.2億元,在長三角百強企業中的占比達到12.18%,平均營業收入達到1895.6億元,營業收入平均規模已接近長三角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值;凈利潤達到1160.8億元,在長三角百強企業中的占比達到13.70%,凈利潤平均規模已超過長三角百強企業平均值。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廣應用,電商銷售和服務變革方興未艾,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網易等企業的高速增長已顯示出互聯網服務行業特色服務、差異化服務的發展空間,商業前景不可限量。風能及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步替代或部分替代傳統能源的趨勢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國內外新能源需求潛力巨大,可以預期具有競爭優勢的長三角風能、太陽能及儲能等新能源企業將維持較高速發展。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通信設備制造、藥品生產、軟件和信息技術(IT)等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是如此。
另外,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企業在長三角數量眾多、成長迅速,有的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將成為長三角經濟發展和長三角百強企業發展的新動能。
答:長三角民營百強2022年的經營規模繼續擴大,營業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3.0萬億元,增長率8.23%,營業收入增長速度明顯超過全國GDP增長速度;資產總額達到12.5萬億元,增加5245.2億元,增長率達到4.37%;雖然凈利潤下降16.40%,但納稅總額增長14.09%,合計利稅總額下降4.55%,整體經濟效益處于合理運行區間;其他指標也有所增長。
長三角民營龍頭企業對支撐長三角民營百強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榮盛、盛宏控股、浙江恒逸、浙江吉利等民營龍頭企業繼續保持增長,新興產業中的協鑫集團、美團、拼多多實現高速增長,這些企業的增長有力助推長三角民營百強創出營業收入的歷史新高。?
在凈利潤方面,互聯網服務、電力電氣設備制造、風能及太陽能設備制造、家用電器等行業均實現了高增長,沖抵了部分行業凈利潤的減少,發揮了支撐長三角民營百強凈利潤規模的重要作用。
答:長三角百強企業是長三角三省一市企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決策,配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宣傳、助推長三角大企業發展的企業排行榜。五年來,這個排行榜見證了長三角企業100強營業收入由14.3萬億元提高到20.2萬億元、凈利潤由5700億元提高到8400億元、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壯大的艱難而奮發向上的歷程,展示了長三角百強企業取得穩步增長的經營業績,尤其是新興產業企業取得了經營業績高速增長的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上海主持召開的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為長三角百強企業發展指引了方向,開闊了發展空間。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將會有新的突破,也將會促進長三角企業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提高分工協作水平,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互補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長三角百強企業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水平的提高,必將催生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長三角百強企業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新興產業發展達到新的高度。
我們希望,長三角百強企業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召開的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和發展能級,為提振長三角經濟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