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玉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革命戰爭年代共同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不僅突出展現了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一種凝聚民族力量與社會共識的重要精神力量。多年來,國有企業承擔著傳承紅色文化、深植紅色文化、弘揚社會正能量的社會責任,助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向前?;诖?,本文以廣西電網公司為例,研究了紅色文化融入國有企業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廣西電網公司黨校(以下簡稱“黨校”)積極發揮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深度挖掘廣西“家門口”的紅色資源,按照廣西電網公司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實際和“1234”總體開發思路,形成了以桂林、百色、河池東蘭等教學點為主要布局的教學路線,開發了理想信念教育精品培訓課程。紅色文化融入廣西電網公司理想信念教育長效機制的要點如下:
第一,聚焦廣西紅色資源,確定“1234”總體開發思路。黨校圍繞“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核心主題,緊扣“廣西左右江起義、湘江戰役”2條歷史主線,覆蓋“桂北、桂西和桂南”3大地理區域確立了教學線路,設立了“溯根源”“傳精神”“新發展”“共命運”4個課程模塊。“1234”課程開發總體思路的確定為黨校課程開發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以效果為導向,優化現場體驗式教學思路。黨校借鑒了其他黨校優秀的現場教學方式、方法及經驗,總結了培訓班教學存在的不足,設計了以“看、感、論、悟、行”為主題的現場體驗式教學,通過“在歷史的發生地講歷史”與“以黨史促黨建”,將歷史與現代有機結合,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第三,多次開展調研,深入挖掘區域紅色教學資源。黨校多次安排人員調研紅色資源分布情況,采取實地考察、訪談調查、會議調查、專家調查、文獻調查等多種手段,加強與中共廣西區委黨校(廣西行政學院)、桂林市委黨校、拔群干部學院等單位合作,并針對這些黨校的教學線路、課程內容、師資隊伍、運營情況等展開了深入調研,以全面挖掘桂林、百色、河池等地的紅色教育資源。
第四,內外通力協作,切實提高課程開發質量。黨校成立了一支由公司內部黨建專家,桂林市委黨校、拔群干部學院教授組成的課程開發團隊,負責編寫課程內容;同時邀請了中共廣西區委黨校(廣西行政學院)教授擔任內容審核專家,以完成課程內容的審核工作,做到準確認識和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確保對歷史人物做出真實、客觀的評價,以切實提高課程開發質量。
(一)實施“線上+線下”教育模式,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國有企業應以嚴肅的工作氛圍激勵人,以標準的職業規范約束人,以藝術性的方式吸引人;通過創立紅色講堂,借助微視頻、紅色微黨課等方式來實現上下同題、學習同步的目標。
同時,國有企業應通過創建理想信念教育的線下精品線路,使紅色資源與行業特色有機融合,打造以紅色教育基地為主的線下理想信念精品線路,全面構建一體化教育體系,從而為進一步做好紅色集群文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持;通過建設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實踐基地,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進而繪制出理想信念教育的個性化圖譜。
(二)加強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推動理想信念教育的逐步深入
一是加強黨員和干部培訓,推動理想信念教育的逐步深入。國有企業應加強對黨員干部職責履行能力的培訓,針對當前黨員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不會抓”“不能抓”“不到位”等問題,開展一系列提高黨員干部素質的培訓工作。
二是積極探索構建“育、選、用、管”工作模式。國有企業應采取“培養—輸送”的方式,培養并輸送更多符合條件的人才到黨建工作崗位中,為“黨員干部后備隊伍庫”輸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三是嚴格遵守黨的各項規定,并進一步明確黨組織的準入條件,對標把好黨組織的“入口關”。國有企業可采用提級述職和末位約談等形式,考核黨員和干部的能力與素養,使黨組織更好地發揮其主體責任。
四是加強紅色宣講團建設,推動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發展。國有企業應挑選政治素養過硬的黨員干部擔任紅色宣講員,結合課堂授課、現場授課和實際操作演練等多種方式,以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同時,國有企業應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理論扎實、熱愛宣傳工作的干部隊伍,選樹一批優秀的紅色發言人。
(三)實行長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創建有特色的實踐活動
一方面,加強紅色資源利用,形成一股凝聚黨員、干部和員工的強大力量。國有企業應充分整合地理區域內的紅色資源,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例如:開展集中討論會,以“專題學習”為核心,每季度舉辦一次讀書會,形成一種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模式;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活動,讓團員青年積極開發并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精品線路;深入實踐學習,辦好企業主題慶?;顒?,讓黨旗在基層一線迎風飄揚;創新宣傳方式,遴選和培訓多名紅色講解員,開展“紅色故事會”等多元化的宣傳活動,增強紅色資源育人效果。
另一方面,突出解決問題,加強創建一流企業。國有企業應鼓勵、支持黨員干部堅持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將黨的溫暖傳遞到基層、廣大群眾中;通過設立重大疾病救助、慰問“綠色通道”等,完成職工之家、文化工作室的改造。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基層職工的生活質量,國有企業應積極創建單身職工聯誼平臺,切實開展一系列員工輔導計劃、黨員干部辦實事出新招等活動,持續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第一,大大豐富了理想信念現場教學資源。黨校課程成果獲得了南網黨校的高度認可,其中桂林教學點理想信念教育體驗式培訓課程被列為南方電網公司理想信念教育精品線路之一,并被納入南方電網公司“四類項目”。廣西電網公司的理想信念教育體驗式培訓課程開發成果包括桂林、百色、河池東蘭等3個教學點的33門精品課程包(每門課程含大綱、講師手冊、學員手冊、課程PPT),涉及23個現場教學點。黨校課程以湘江戰役、百色起義相關歷史敘事、重要歷史人物和精神內涵為主要內容,將紅色革命故事與公司改革發展、經營管理的優秀業績和案例融合,引入現場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進一步增強了學員的理論認同、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
第二,打造了具有廣西電網特色的紅色印記主題路線。黨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融合了廣西電網公司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在增強體驗感的基礎上,將紅色血脈延續與公司改革發展緊密聯系,升華了學習的意義。同時,黨校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加強開發和優化典型教學方案,形成了豐富的典型教學方案。
第三,培養了品德高尚的師資隊伍。黨校通過積極開發外部師資,與中共廣西區委黨校(廣西行政學院)、桂林市委黨校、拔群干部學院等黨校合作,指派優秀的教師作為課程特聘講師,并建立了外部師資庫,師資隊伍達66人;加大了公司系統內部師資的培養力度,通過舉辦內訓師培訓班切實提高了教師的授課能力。
第四,提高了理想信念教學培訓質量。在課程開發完成后,黨校第一時間將精品課程應用到黨員培訓工作中,2022年,組織了廣西電網公司系統黨員干部現場教育培訓班17期,培訓人數達738人。同時,每期培訓班均做到了合規化、規范化運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嚴把教學內容關。在授課前,黨校會與教師進行溝通,審核課件內容,確保教師能夠做到準確認識和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嚴肅授課紀律,組織所有外部授課教師簽訂了“嚴守課堂教學政治紀律承諾書”,并通過“課前有審核、課中有監督、課后有評估”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對授課紀律進行了嚴格管控。二是嚴把學員安全關。黨校嚴格落實《南方電網公司干部教育培訓學員管理辦法》要求,通過培訓班通知、開班導學、學員手冊等方式,讓學員清晰掌握了培訓期間安全隱患及風險防控措施,確保了學員外出培訓時的人身安全。三是嚴格培訓評估管理。黨校以“誰主辦、誰評估”為原則,借助樂學南網App加強了培訓評估、檔案管理等工作。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教育事業發展歷程的見證,是一種積淀深厚的精神和文化,是國有企業的精神和文化資源,也是國有企業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源泉,對國有企業“鑄魂育人”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如何將紅色文化融入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是一個兼具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作者單位:南方電網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培訓與評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