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加措
(中共迭部縣委黨校,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400)
目前,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重點內容,相關會議多次強調要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要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主要引領,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因此,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國家都開始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的滲透,對環境的污染整治力度也在逐漸加大。與此同時,中國在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的過程中,還提出了“碳中和”和“碳達峰”兩個重要目標,并且已經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國有企業是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因此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國有企業更應當肩負起首要的責任,優先做好綠色發展的轉型工作,因此對其綠色發展轉型進行研究也顯得尤為重要。
國有企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國有企業的生產要素還處于傳統時期,并不適合綠色發展的具體要求,盡管諸多國有企業在勞動力和生產力等方面都有所擴增,經濟增長的收益也有所提升,但是這種增長其實并不適合綠色發展的相關理念和要求。在綠色發展的相關理念下,應當更加注重生產要素質量的提高,而非單純的數量提升,這就需要國有企業不斷改革與完善生產要素的生產方式,更多倡導綠色發展,這樣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經濟利益的可持續增長。
土地的經濟價值能夠直接決定相應的產值問題,土地的肥沃程度及相應的產量有所不同,土地所有者所能夠收取的租金等必然也會有所不同。這主要是將土地看作一種特殊的商品,而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也可以與土地資源相比,不同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其優劣程度必然會對其價值的形成產生影響。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資源的枯竭也在不斷加劇,因此雖然國有企業在表面上獲得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自然資源的利用達到一個時間節點以后,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反向作用。此時便需要加強對國有企業資源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工作,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建立友好型的生產經營戰略,這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經濟動因。
國有企業雖然歸國家管理,主要為人民服務,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但是國有企業的發展也需要利潤的支撐,環境的破壞必然會導致國有企業可利用資源減少,也會提高國有企業的成本價值,進而影響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通過綠色發展,國有企業可以選擇應用綠色可再生能源來進行生產,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便會降低國有企業的成本,并且也能夠保證國有企業資源的持續供應,進而實現超額的利潤,也會為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幫助,因此綠色發展對超額利潤的影響也是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重要經濟動因。
國有企業綠色發展轉型主要是指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使用更多綠色的資源、發展綠色產業、注重技術的綠色發展等,從而推動循環經濟的形成與發展。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人們為了發展經濟對環境已經造成了一些不可磨滅的傷害,如果繼續對環境進行破壞,不僅不會提高經濟,反而會造成經濟的下滑。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國有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轉型,便能夠實現資源的可再生,也能夠推動企業發展與環境發展的共存,進而有利于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國有企業屬于國家主導的企業,國家擁有其所有權,因此其更應當在各個行業中做好表率作用。基于此,加強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轉型,能夠發揮國有企業的帶頭作用。一方面,國有企業可以將一些綠色技術等進行傳播,國有企業受國家管控,其內部制度更加完善,傳播的途徑也會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國有企業還可以優先發展綠色產業,更多的人在看到綠色產業的收益以后便會更加放心地對綠色產業進行投資,進而便能夠推動各個行業的綠色發展。
經濟與生態的發展其實應當是統一的,經濟的發展應當以生態的保護為基礎,只有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才能夠擁有更大的提升空間,而只有經濟不斷發展,才能夠擁有更多的能力和條件來發展生態,建設生態文明。因此,在國有企業中實施綠色發展的轉型,能夠引導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協調并進,進而有利于國家經濟和生態的統一,為國家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有企業是中國的支柱企業,在各個行業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不過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產業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產量過大,諸多產業的產能都有些過剩,尤其是以鋼鐵和煤炭為主的產業,諸多企業在科技的發展背景下,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在不斷提升,但是人們對于其產品的使用量卻在下降,這樣便會導致產能過剩。而一些國有企業,尤其是鋼鐵和煤炭生產行業,其中的加工雜質和步驟等對環境都會造成相應污染,基于此,產能的過剩必然會加劇環境的污染。
國有企業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主導地位,對各個行業的綠色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引導和促進作用,但是綠色發展并不是憑空產生、隨意完成的,更多的還需要技術和人才的配合,不過在當今國有企業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對綠色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因此在人才的招聘和選拔及技術的引進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方面,一些國有企業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對人才的專業素養要求極高,但是對綠色技術創新方面的人才還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綠色發展是以生態文明保護為基礎來發展的,這種發展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不斷加以改變,而當下,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創新水平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不斷予以加強與完善。
在綠色發展工作中,國有企業占據基礎的、引導性的地位,但是并不代表只有國有企業需要進行綠色發展,中國的各個行業、各個企業都應當參與到綠色發展的進程中。但是諸多私企對國家政策及綠色發展的了解并不夠全面,相關認知也有所欠缺,有些私企也會比對國有企業來進行發展。這是由于國有企業對于綠色發展的認知和宣傳不到位,因此諸多企業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還有所欠缺,甚至一些國有企業的綠色發展轉型也還不是十分到位,這些都會對國家的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
目前,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已經做出了諸多重要的舉措,大多地區都開始注重生態文明的建設,一些企業也逐漸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之中。不過國家還沒有專門針對國有企業綠色發展設立專項法律法規,這樣便使得國有企業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綠色發展舉措的實施比較隨意,并沒有嚴格的限制條件和規章制度,因此國有企業的綠色發展轉型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一些產業的產能過剩、人才欠缺等問題還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這對于國有企業的綠色發展必然會造成諸多的阻礙,也會影響國家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國有企業是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企業,在各個行業的發展中都具有主導性的地位,因此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但是諸多國有企業在綠色發展轉型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國有企業應當提高自身綠色發展的轉型意識。一方面,要加強對國有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增強其對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認知,從而推動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轉型。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應當注重人才的培養,要多引進綠色發展創新型人才,讓國有企業能夠擁有更多的綠色產業和綠色技術,進而才能夠有利于國有企業的綠色轉型與發展。
綠色發展轉型能夠有利于生態文明的建設與發展,而最為首要的便是注重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只有綠色低碳技術逐步完善,國有企業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綠色發展轉型。對此,國有企業要不斷加強綠色低碳技術。一方面,要圍繞減碳和固碳等疑難技術進行攻克,深入對降碳減排和固碳、捕碳等技術進行研究,加強氫能的生產和儲存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的綠色競爭力。另一方面,國有企業還應當完善相應的技術成果轉化保障機制,定期對低碳技術進行評估,建立科技創新的服務平臺,加大對綠色發展的相應支持力度,同時還應當支持環境污染治理和資源回收等相關技術的研發,尤其是針對城市居民和工廠的制造等過程中使用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更應當加大其所應用技術的研發力度,要從根源上推動綠色發展成果的轉化及綠色發展技術的有效提升。
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的重點產業,其涉及各個行業的發展與建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關系國計民生發展的重要產業。對此,在加強國有企業綠色轉型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與完善,盡可能建立更多的綠色產業,讓國有企業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起重要的帶頭作用。一方面,國有企業應當創新綠色低碳能源的開發,其中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等,這些都應當是能源生產的基礎和綠色發展的重要代表,而在對這些能源進行綜合利用的過程中便能夠有利于綠色低碳產業的良好發展與完善。另一方面,國家還應當加強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的形成,要建立完善的國有企業綠色產業發展體系,形成國有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尤其應當注重關鍵和核心要素的配置,盡可能在國有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從而推動不同領域企業的協同發展,實現國有企業的全面綠色發展轉型。
國有企業在綠色低碳技術的開發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技術的開發是為了全國經濟的發展而服務,因此相關的技術并不應當僅僅被應用于國有企業。對此,國有企業還應當注重引導綠色低碳技術的廣泛應用。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加強對綠色低碳技術的宣傳工作,對企業內部的創新技術做好積極的推廣工作,尤其是要向一些同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推廣,讓其能夠對相應的技術進行廣泛的應用,讓更多的行業和企業都參與到綠色技術的應用之中,從而推動中國社會各個行業和企業的綠色發展和完善,為國家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法律規范應當是約束企業和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在當下我國已經制定了諸多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規范,但是相對來講,專項和精確化的法律規范內容還有所欠缺。對此,國家在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專項法律法規的完善。一方面,國家可以對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標準進行規范,比如說,可以規范不同行業國有企業在綠色發展轉型過程中應當達到的綠色建設標準,包括綠色能源的使用情況及綠色產業的建設情況等,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完善。另一方面,國家還應當出臺一定的獎懲政策,針對國有企業的綠色發展轉型予以監督和評估,針對綠色發展轉型存在問題的企業可以指派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指導,而一些不注重綠色發展轉型的企業則可以給予相應的懲處,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國有企業綠色發展轉型的全面推廣。
國有企業屬于國家管理的企業,在眾多企業中應當做好表率作用,當下國家最為重視的綠色發展問題與各個企業之間也具有密切的關系。不過在當下,諸多國有企業的綠色發展轉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產業的產能過剩,相關綠色發展技術的創新及人才的培養不夠完善,這些都會對國有企業綠色發展轉型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加強國有企業對綠色發展轉型的意識,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的完善,并且完善企業綠色發展的法律規范性,不僅能夠有利于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國家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及中國夢的實現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