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芳
(古田縣鳳都鎮人民政府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寧德 352200)
我國是農業大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也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農業發展的優劣不僅會對我國國內的經濟形勢造成影響,還會讓人們的衣食住行產生相應的變化。農業作為我國各項事業穩定發展的核心,也是國家與社會維持長治久安的關鍵。一旦農業的生產和經營出現嚴重的問題,必然會給經濟社會帶來嚴重的風險與隱患。農經統計工作的作用就是在收集信息的工作中降低農業經濟可能面對的阻礙和損失。
農經統計,即農村經濟統計,顧名思義就是采取有效方式收集農業經濟發展數據等相關內容的統計工作。農經統計可以為相關部門提供未來的發展思路和決策方向,通過收集和統計的數據,可以找到農業經濟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先進理念的學習,找到處理問題的辦法與策略。在實際的應用中,農經統計工作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保障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增長,并且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農經統計工作的實質,就是對現有的農業狀況進行整體化的了解和分析,多方面的數據收集、科學性的計算統計是為了找到可以呈現出農業狀態的關鍵信息,最后再通過整理出來的財務資料,判斷出農業經濟目前所處的狀態,以及發展中存在的規律和特點。農業機構的工作人員可以在充分了解農經統計工作的結果之后,制定出更符合農業行情和市場條件的發展戰略,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進而為黨和國家在制定農業政策的方向上提供足夠的信息支持,在面對農業發展問題時也可以快速地處理和解決,以此達到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業發展也逐漸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可供農業經濟提升的渠道也越來越豐富,更多的高新人才進入農業相關的機構與單位中,讓農業科研成果的水平越來越高,市場中農產品的發展也更加繁榮。為了避免出現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風險,需要制定更符合新時代農業經濟的新型統計方式,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并且找出目前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利弊,做到取其精華、做大做強。在進行農經統計工作的時候,通常都是在理論和數據分析等思維的基礎上開展收集與分析,這樣做的優勢在于可以更加準確地獲取結論和判斷,將農業經濟活動中遇到風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為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需要對經濟形勢進行預測,以此減少出現經濟損失的概率。農經統計工作可以使用統計和收集的方式,加強和提高經濟形勢預測的質量與效率,用最科學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化的效益。可以看出,農經統計不僅能夠收集到足夠的信息,供決策者下達指令,還能讓統計的數據以另一種方式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的提升,降低出現意外的頻率。為了實現農經統計工作效益的最大化,首先應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定量分析,其次還應當將分析出來的結果與數據庫中的信息和先進的經驗進行縱向比對,結合歷史中的相似情況及經驗,挖掘出統計數據中的隱藏價值,以此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戰略及規劃,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水平的穩步增長。
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難以發現的風險和隱患。問題的產生必然會出現負面的影響,而一旦這些問題與農業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就必然會對我國整體的發展造成嚴重后果。為了減少這方面的問題,就需要農經統計工作對風險和隱患進行挖掘與判斷。農經統計工作的職責之一就是對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收集,然后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科學的計算、比對、匯總、分析和評價等,判斷其中是否隱藏著問題與風險,能否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形勢產生不良效應。這樣就可以在問題沒有擴大時加以處理和解決,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為維護農業相關領域的效益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從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情況來看,農經統計工作的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地創新與改革,不斷地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學習、借鑒等方式汲取相關經驗,再結合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使農經統計的質量與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在分析農經統計工作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價值后可以發現,只有牢牢把握農業經濟的關鍵因素,才能在發展過程中找到更加科學的辦法和方向,降低出現負面影響的可能性,讓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呈現更加健康的態勢。農經統計工作的時間應當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目前還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間。首先,該工作需要對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強的人才及隊伍;其次,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可以進行更加豐富的處理,在使用多種科學方法的基礎上,讓部門之間互相聯動,共同為農業經濟問題的解決貢獻力量。如今的農經統計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對農經統計工作的情況進行調查之后發現,一些從事農經統計工作的人員在專業能力上存在明顯缺陷,不僅在思想層面沒有意識到統計工作對于農業經濟的重要影響,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也沒有全身心地學習,因此無法達到農經統計工作的預期效果。在這些人員中,一部分人不具備專業的統計能力,也就無法對收集到的數據做出有效的研究和分析;還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態度存在問題,對收集到的數據沒能足夠重視,也沒有在培訓和實習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對于工作計劃中要求的財政表格做不到按時處理和提交。農經統計工作的一線人員存在無法完成相應任務的情況,更惡劣的是對數據進行造假,使其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以應付上級的檢查。這些都是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的具體表現,也是相關工作人員沒有緊張意識和自由度較高的原因,是我國農經統計工作中較為常見的問題。
在農經統計工作中,不僅存在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的現狀,還有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沒有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嚴重缺乏實質性的管理效果,這不僅是造成農經統計工作無法實現的原因,也是阻礙國民經濟水平提升的關鍵因素。缺乏管理體系對于農經統計工作是另一種形式的束縛,讓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都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目前實行的農經統計工作屬于分級負責和統一分配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經費方面的舞弊和對公費的挪用等。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活動的不斷增加,涉及農經統計數據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收集到的信息量已經非常龐大,使用傳統的統計方式和技術很難支撐如此規模的工作量。目前,很多行業開始應用信息和網絡技術解決其生產和運營方面遇到的問題,但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農經統計工作雖然不再使用手工操作的方式,但還是與先進的信息化建設有著很大的差距。通過其他行業的案例可以發現,信息化的建設不僅可以利用在收集、統計、存儲等信息的管理工作中,還能整合各個部門的資源,對經濟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如今,農經統計部門采取的設備和措施還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應當周期性開展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接受程度也比較差,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農經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為了優化農經統計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并且提升其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做好基礎培訓工作,每一個入職的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完成崗前的培訓工作,還應當在工作期間不斷地參與組織學習和再教育活動,達到符合農經統計工作的水準和要求;其次,對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能力進行培養,單位可以聘請專業的講師詳細講解工作中使用的軟件和硬件,并且讓工作人員實際操作,由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確保工作人員可以切實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最后,應當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進行有效提升,這樣才能全面提升隊伍的綜合素質。
新型的農經統計方法以減少統計誤差為基本目的,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可靠的分析和研究。在科學理論的引導下,還應當采取抽樣檢查的形式,讓數據的樣本更加豐富,也更能體現其中的意義。如今,農業經濟的發展應當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方式上的轉變,對傳統的統計方法和分析方式做出改革與創新,從經營層次、經營策略等方面進行優化,以農業的角度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并且具備執行力和操作性的高效率戰略。傳統的條塊分割管理體制與目前的國家發展情況并不相符,甚至已經嚴重制約了正常農經統計工作的開展,讓基層的統計工作存在有名無實的現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需要對陳舊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革,形成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體制,以此調動農經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我國新型農經統計法的落實,為加強農業經濟發展構建良好的環境。
農業基層的統計工作在農經統計中的占比非常高,因此需要加強對農業基層經濟統計工作的重視,以此提高農經統計工作的水平。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應當開展多元化的統計工作,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構建基層統計網絡。在對基層調查戶重新布點的基礎上,實行分級管理的策略,并且實時關注基層之間的協調和配合情況,保障農經統計網絡可以時刻處于完整和暢通的狀態下,做到統計數據有源頭,分析數據有依據。如今,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形勢下,農業經濟也在各種政策的引導下呈現出繁榮的發展景象。自古以來,我國都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提升對于國家的整體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還會讓農民的收入有所增加,農業生產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這些都讓農經統計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1 世紀是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時期,信息化技術同樣可以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術為農經統計提供多元化渠道,并通過與現有理論的結合,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助力。因此,需要提升基層農經統計人員的素質,深入基層進行實踐摸索和數據整理,用真實、準確、可靠的統計信息數據,為相關部門提供政策制定依據,為國家的宏觀農業經濟政策提供科學的第一手資料。
綜上所述,農經統計工作對于我國農業經濟和國家的整體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為決策人員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還可以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與風險進行預測與控制。從農業發展的現狀來看,我國農經統計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通過提升隊伍素質、創新統計方法、構建基層網絡,可以顯著提升農經統計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