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王 偉,王 蘭
(1.汶川縣威州鎮人民政府,四川 汶川 623000;2.金川縣林業和草原局,四川 金川 624100;3.汶川縣林業和草原局,四川 汶川 623000)
在森林草原的自然環境中,存在大量草灌樹木等植物,因其具有可燃性,極易引起森林草原火災。與其他危害相比,森林草原火災具有顯著的突發性和破壞性特征,如不加強防火宣傳教育工作,一旦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其燒毀面積會迅速擴大,對周邊居住群體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為我國社會生產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同時也加大了對各種能源的需求,加速能源危機的出現。受思想認識水平的影響,部分群眾對資源數量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缺乏全面了解,在生產生活中存在嚴重的浪費資源現象。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生態自然資源的重要作用和特征,強化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在行為上落實森林草原防火措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和諧穩定發展。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社會發展中,人們只關注自身獲得的經濟效益,忽略了對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各行各業的發展不僅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還對森林草原的發展造成影響,打破自然環境中原有的生態平衡。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做好宣傳教育活動,可以有效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升,強化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效果,應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力度,維持森林草原在發展過程中的生態平衡,做好新時代背景下森林草原資源的保護工作[1]。
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推進,在建設過程中不論是對自然資源的使用還是施工作業的開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平衡。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可以幫助人們明確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防火措施,及時糾正不規范行為,從根本上防止人類社會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通過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加強相關管理制度的完善,確保各項管理要求落實到位,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廣袤的國土范圍內,具有豐富的森林草原資源,加上農業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許多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的城市和地區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加大了各種經濟林木的引進和種植,這也意味著當地森林草原資源的布局更為復雜,如果分布地域存在嶺巒錯落、溝壑縱橫的自然地理條件與干旱、大風與低溫凍害等自然氣候特征,出現持續性空氣干燥、干旱少雨等氣候現象,加上全球變暖對自然氣候產生的不利影響,使得部分地區出現極端天氣的次數大幅提升,導致該地森林草原資源在防火期面臨較高的火災風險,甚至達到高度危險的程度,極易出現森林草原火災,森林草原防火形勢異常嚴峻。
隨著當前大部分地區城鄉一體、林工一體、林農一體格局的形成,推動了各種林業經營活動的廣泛開展,不僅促進地方林下經濟的高速發展,還能通過林業種植、林業旅游、入山采集等經濟活動吸引更多群眾參與,促進地方旅游經濟、林業經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在林區形成復雜的社會網絡,構成點多、線長、面廣的野外火源,加大了森林草原火災管控的難度[2]。除了森林與草原資源的集中分布外,還普遍存在交錯分布的現象,受部分傳統文化與傳統觀念的影響,群眾通常會選擇在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節日或時期,組織開展燒地、燒荒、燒秸稈、焚香禱告、上墳燒紙等用火行為,為森林草原火災埋下巨大的風險隱患。
隨著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在大力開展綠化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程的過程中,不斷增加成林面積,大幅增加不同地區森林草原面積和資源總量,林區可燃物載量隨之迅速增加,發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災的可能性日漸加大,火災風險等級持續升高,特別是人工純林與中幼齡林在現有林木資源中占比的提升,其缺乏一定的抗火性,加大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開展難度。
部分地區受自然地理與氣候因素的影響,若發生森林草原火災,難以及時得到有效救援。對此,要加強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嚴格按照上級安排部署,貫徹落實森林草原防火各項決定,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樹立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以嚴肅認真、極端負責的態度,積極召開各級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部署會議,建立健全縣、鎮、村、組、戶五級森林防火群防體系,樹立全員參與的森林草原防火機制。面對嚴峻復雜的森林草原防火形勢,在各項工作開展期間,要提高各級單位組織的政治站位,明確自身工作任務,把森林防火的各項措施抓緊、抓細、抓實,堅決克服并糾正麻痹大意、僥幸心理、厭戰情緒、松勁心態。在宣傳工作中不斷深化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的思想認識,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和森林草原防火安排部署,壓實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人員的屬地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和巡護責任,增強村社干部緊迫感和責任感,以零傷亡、零火災為工作目標,堅持預防為主、統籌兼顧的工作原則,按照屬地管理實際,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責任具體到村、組、戶、人,在全員共同努力下,構建指揮暢通、措施有力、職責清晰、責任到位的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機制,守好守牢防火陣地,防止出現斷檔、盲區。通過移動終端和多媒體渠道擴大森林草原防火宣傳范圍,使防火重點教育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火制度體系,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將各項防火工作落實到位,保護好森林草原資源。
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力度,對群眾與應急撲火隊人員分別選擇針對性的安全宣傳與防火教學內容,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平臺的森林草原防火政策方針宣傳機制,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基礎知識普及工作,強化群眾的森林草原資源防火意識,提升應急撲火隊人員安全思想與專業技術水平,通過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意識的教育與專業能力的培訓,進一步擴大防火宣傳工作陣地,構建科學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從長效性的角度出發,促進群眾森林草原防火責任意識與防火專業素質的全面提升[3]。在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具體開展過程中,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豎立宣傳牌、出動宣傳車、刷寫標語等線下宣傳活動結合廣播、雜志、微信、微博、抖音等線上全媒體宣傳渠道與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機制,不定期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活動,完成森林草原防火相關政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傳達。在森林草原防火相關條例、政策的宣傳中,運用村村響喇叭、森林草原防火宣傳車等方式開展不間斷滾動播放。選擇各村(社)主要路口、公路兩側及人員密集場所,以轄區群眾、游客作為主要的宣傳對象,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確保達到人人知曉的宣傳效果。
在各種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做好新時期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構建現代化森林草原防火模式,構建物防、技防、人防相結合的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在物防方面,嚴格落實野外用火審批制度,加強對進入森林草原區域的物品監管。尤其針對農事用火、生產性用火、宗教祭祀用火等行為,強化相關審批備案工作,在森林草原防火期,重要時段前暫停農事、生活等一切野外用火審批,在重點區域張貼標語、標牌,實現防火宣傳全域覆蓋,全力做好重要時段森林防火防范準備工作。在技防方面,綜合考慮當地森林草原防火實際工作,運用創新驅動、科學規劃的方式,升級各種森林草原防火設備設施,構建“互聯網+森林草原防火”機制,靈活運用無人機巡護、5G技術、互聯網、智能監控系統等全新的技術手段,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的森林草原防火體系,提升防火預警監測智能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對在重點林區、重點目標、重點區域開展全覆蓋、不間斷、無死角密切監控,加強地面火情監測巡查密度與范圍,及時發現火災險情,將其消滅于萌芽狀態。在人防方面,將24 h值班值守制度落實到位,牢固樹立“防范勝于救災”的理念,堅持“預防為主,堅決消除火災隱患”的工作方針,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責任,不斷提升森林草原火災監測預警預報實效性。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推送火情、火險等級信息,對森林草原火險形勢開展會商與研判,做到火情火險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細化并分解不同人員在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工作中的責任,一方面,加強對癡、呆、傻、聾、啞五類人員的監護。另一方面,確保相關人員個人工作職責落實到位,做到墳有人守、林有人護、山有人看,逐層逐級落實網格化防火包保督導責任制,強化森林草原火源管控,要求護林員開展持續性的日常巡查活動,確保在高火險期不會發生人為火災,強化森林草原火災防控水平。
在森林草原火災防控機制人員管理責任的落實中,在政府、林業部門、指揮部門與人員之間可以建立“三線”森林草原防火責任機制與管理體系。在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各級管理責任的全面落實中,加強領導組織,在領導部門的調動下,不斷提升相關人員人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按照區域劃分明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對應的領導人員,為領導包片式責任機制的實施奠定基礎;還要制定相應的森林草原火災預防方案,確保其針對性、科學性和可行性。按照方案內容細化防火工作安排并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盡量選擇綜合素質與思想認識水平相對較高的工作人員完成各項工作,提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開展質量與效率,減少火災發生次數,切實保障森林草原資源與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防火期是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宣傳工作的關鍵時期,除日常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內容外,還應選擇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組建專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小組,強化對森林草原火災預防控制效果,加強地方財政投入,完善森林草原防火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全方位的火災隱患排查工作,強化森林草原監督效果,嚴格管控一切可能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的火源[4]。根據《森林防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森林草原火災責任體系,有效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加強人工林地的保護與治理,通過完善獎懲機制與考核機制等制度體系,嚴查防控工作不重視、職責履行不到位、工作責任不明確等失職行為,確保各地森林草原防火領導責任機制落到實處。
為確保應急撲火隊人員快速掌握先進消防技術的操作技能,總結更新防火經驗,提升森林草原火災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開展效果,還應針對地方森林草原火災的實際條件,開展針對性的森林草原火災實戰演練活動,考驗應急撲火隊人員的職業素養。在不提前預告演練活動、演習地點等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開展盡可能貼近真實情況的演練活動,在警報響起的第一時間要求所有應急撲火隊人員立即趕至現場,聽從指揮安排,貫徹生命至上的滅火原則,提升滅火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森林草原火災實戰演練活動結束后,分析個人演練表現,幫助應急撲火隊人員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特點和不足,針對部分專業素養水平較低的應急撲火隊人員開展特殊的技能培訓活動,提高應急撲火隊伍質量,提升其防滅火工作開展效果。
在新時期下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不僅可以保證森林草原資源穩定,維持生態平衡,還能促進林業經濟發展,保護自然資源財產安全。綜合考慮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原因和防火工作開展現狀,在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宣傳的同時,從人員、制度、活動等方面做好火災防控工作,提升火災綜合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