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群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分場,河北 圍場 068450)
樟子松具有習慣性強的特點,屬于深根性樹木品種,即使在水分較少的地區也能夠發育和生長,并且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可以在-40~-50℃的環境下生存,可以適應低溫、干旱地區的環境。并且樟子松抗逆性較強,不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保證了樟子松的種植效益和品質。因此,近年來樟子松的種植規模持續擴大,在造林工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能夠起到防風阻沙的效果,改善現有的生態環境問題。在樟子松生長過程中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發育不良的問題,為了可以充分發揮樟子松的作用,應當落實具體的栽培技術要點,促進樟子松健康發育。
在播種前應當選擇合適的種子,對種子進行篩選,保證種子顆粒飽滿,避免播種帶有蟲害或者病害的種子。保證種子品質的優良性,為后期樟子松的生長發育提供重要保障。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消菌殺毒,選擇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殺菌,以浸泡的方式完成消毒處理,溶液濃度0.5%即可,能夠有效避免種子出現霉變的現象,浸泡時間為60分鐘。在浸泡完畢后將其用清水進行沖洗,沖洗之后再次浸泡,浸泡時間為2天,浸泡完畢后放置在合適的地方進行晾曬。
同時還需要選擇合適的圃地,保證交通、灌溉設施的便利性,并且土壤結構要求處于疏松狀態,土層肥沃,能夠為后期幼苗的生長和發育打下重要基礎。種植人員可以選擇前茬作物為豆科作物的地塊,對土地進行翻整,深耕深度25厘米左右,并且并不需要為其施用氮肥,如果前茬作物并不是豆科作物,則需要結合具體的土壤肥力水平增加氮肥。對土壤的酸堿度進行控制,保證酸堿度的合適性,通過對樟子松的生長特性進行分析,偏酸性土壤更加適合其生長發育,然而部分種子抗逆性較強,應當挑選中性土壤。
在苗木培育過程中需要配制營養土,將篩后的棉黃土作為營養土的主料,在其中加入磷酸二銨、細沙、爐渣、硫酸亞鐵以及農家肥料,其中細沙的規格應當在0.2~0.3毫米之間。將土和肥料進行充分混合,并將混合后的營養土放入規格為12厘米×18厘米的種植袋內。在裝袋的過程中需要擺直,在裝好之后澆水。
在催芽時需要對處理好的種子使用高錳酸鉀進行再次浸泡,溶液濃度2%,浸泡時間為半小時,在浸泡完畢后對其進行漂凈處理,放入到溫度60℃的水內再次浸泡,浸泡時間為兩小時。之后使用凈沙和種子進行混合,將其放在席子上方實施催芽處理,席子厚度保持在10厘米即可,在晾曬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種子的濕度情況,避免出現過濕或者過干的現象。在兩天之后種子會開始發芽,當其破裂程度超過50%時可以進行播種。
一般選擇在5月初進行播種,結合床數對種子進行劃分,利用點播的方式進行播種。按照一袋一穴的原則完成播種后對其實施填壓處理,在其上方蓋上一定量的沙子,沙子覆蓋厚度在3~5毫米之間,可以提升出苗的整齊度。如果當地的水分較為充足,并且春季不會出現大風天氣,可以不在上方覆蓋雜草,但是如果當地較為干旱則在育苗時應當做好覆草工作,能夠起到保持土壤濕度和防風的效果。在播種之后可以在其上方噴灑藥液,如濃度25%的除草醚乳液,每180立方米苗床需要使用15公斤,在完成播種之后進行澆水,如果在春季播種一般7~10天種子出苗。
在種植培育過程中需要做好后期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夠確保其能夠擁有合適的生長發育環境,保證樟子松的穩定發育,避免其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在進入后期應當重視預防鳥害問題的出現,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幼苗在脫殼之前被鳥作為食物吃掉,應當觀察是否有鳥類在此聚集,及時驅趕鳥群。在種子出苗之前應當重視對其進行灌溉,保證苗床處于濕潤的狀態,需要保證在澆水時做到澆透,每隔4天需要澆水1次。施肥也是促進苗木生長發育的關鍵,在此階段苗木對營養成分的需求較高,整體較為嬌嫩,需要保證做到精準施肥才能夠保證苗木健康發育。在進行施肥時應當結合鮮重以及增重數值對施肥計劃進行調整,明確施肥量以及肥料類型,選擇合適的時間間隔。
在管理過程中應當重視做好病蟲害防治,其中立枯病較為常見,為了能夠避免立枯病的出現,應當針對種子以及土壤進行消毒,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出現概率。立枯病多數會在1~2年生的幼苗中發病,其中一年生發生立枯病的概率最高,會隨著苗木的不斷生長而出現相應的變化,主要包括莖葉腐爛型、根腐型、立枯型以及猝倒型4類。當幼苗受到病害影響后一般幾個小時就會出現疾病癥狀,傳染速度較快,因此防控難度也較大。在發生病害問題時可以利用蘇化911粉作為防治藥物,藥物濃度30%,按照每畝0.75公斤的用量和土壤進行混合,將藥土撒在苗床上。在冬季時應當重視對蟲害進行預防,主要原因在于越冬場所固定且集中,是蟲害防治的主要時間。蟲卵或者幼蟲會在雜草、樹皮或者枝干等不同部位生存,部分病原菌會以孢子的方式在土壤內越冬,因此應當對這些位置進行重點清理,避免病蟲害的出現。在樟子松落葉后,需要對其樹干進行涂白處理,能夠有效殺死在樹干上的病蟲,還可以起到預防凍害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涂白高度為110厘米。在冬季還應當做好凍害預防處理工作,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氣溫會出現急劇下降的現象,會使樹干的外部位置出現凍害問題。管理人員可以將嫩枝進行剪除,能夠加快枝條木質化速度,增加營養積累速度,提升樟子松抵抗凍害的能力。或者可以在根部位置進行培土,能夠避免根系受到凍傷,也可以防止水分大量蒸發。
樟子松在種植過程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是東北地區較為常見的速生用材,能夠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對于綠化工程推進有著積極影響。樟子松可以在建筑領域、家具制造領域中進行應用,樹脂可以提取松節油。為了能夠確保樟子松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應當重視對其進行合理種植培育,做好播種前的準備工作,對營養土配制比例進行調整,落實催芽、播種技術以及苗后期管理的具體要點,保證能夠為其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樟子松的種植效益,相關部門應當重點針對優質栽培技術進行推廣,積極利用新型的樟子松培育技術,提升樟子松的苗木培育質量,提高樟子松成活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