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澤梁 陳建設
如今市場經濟環境下,物流管理成為企業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內容,為此,對于企業而言,要更進一步地在市場環境下立足,必須先從革新原始的物流管理模式著手,尤其針對供應鏈系統引入實踐方面必須給予特別重視。結合相關實踐案例我們發現,企業如果擁有較完善的供應鏈以實現對企業的系統化管理,則該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力在業內必定是占盡優勢的。基于此,展開有關供應鏈系統下企業的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就顯得極為有必要。本文介紹了供應鏈金融的基本含義,又概述了傳統物流企業的融資模式,后分析了供應鏈系統于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最后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以供參考。我們可以將物流金融理解為物流與金融的組合體。應用及實踐物流金融可以更進一步地提升企業的融資能力或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繼而助力提升企業的效益和業績水平。時下大部分物流企業規模都不是很大,且各個企業也大都處于一種資金匱乏的狀態,基于此,銀行方面因為考慮到物流企業的融資風險性,故無法為這樣高風險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也是因為如此,我國物流企業始終都被融資困難等問題困擾。大多數物流企業因為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各種瓶頸困擾的原因,同時庫存貨物還占據大批量的流動資金的緣故,都深陷于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困境中不能自拔。故為進一步保證維持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入關于物流企業融資問題方面的研究。
無論針對哪一家銀行來說,它們在供應鏈融資過程中大都是以位處供應鏈核心的企業作為切入點的,且在一般情況下,核心企業往往會按照自身實際需要通過承擔貸款連帶責任等一些方式來幫助物流企業提升其信用等級。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企業信用受到捆綁的緣故,供應鏈各方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他們屬于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因此,那些位處核心的物流企業會企圖通過強化上下游企業督導來從業務方面對上下游企業給予一定力度的“照料”,這時那些上下游企業就可以從核心企業那里獲得一些技術和服務方面的扶持,與此同時,又可以實現將這些上下游企業的經營信息共享給銀行或那些核心企業,慢慢地就會使各方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成本降低,推進各方協同發展。于銀行方面而言,供應鏈金融的實踐應用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業務量并且提升了銀行的盈利能力,與此同時也使得銀行的信貸風險得以降低;針對核心企業來說,能在無需擴大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穩固自身的主導地位。不僅如此,信貸資金又可以在整個供應鏈上發生循環流動,以便于為更多企業服務,并為供應鏈注入活力,達成多方共贏的局面[1]。
所謂物流領域的短期融資主要指的是在以現有庫存為資產的基礎上實現物流企業的融資目標。而針對物流企業的短期融資具體應該包含以下幾個因素:現金的流入、流出,資產流動性等,在此類融資的過程中往往很大程度上會關聯到現金。而物流企業在此融資過程中屬于需求融資的一方,它要求必須明確最高庫存水平并且必須保證均衡設置成本與庫存之間的關系。包括現金流的周期、金融機構授信、抵押貸款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均會對物流金融的庫存持有成本產生影響。金融機構的短期借貸往往需要具備以現有資產當作抵押物及擔保物的基礎,而此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就在于能否將金融機構獲得庫存抵押物于市場上正常流通,原因在于,該環節一旦遇到風險,金融機構就需要處理抵押品來覆蓋風險。然而其核心在于如何確定抵押物的價值或者肯定這種價值比較穩定,通常情況下,金融機構比較容易掌控高價值標準品的價值,但如果是非標產品就不能確定了。除此之外,物流企業無法保證抵押物在庫存過程中的價值是一直升值的,原因是倉儲運輸過程中會使這些物品的價值受到損傷,滋生風險性。供應商受到傳統物流金融模式影響,大都想要盡快實現資金回流,目的為盡可能縮短現金流量周期,為此,供應商只能給購買方提出預付款的要求來及時管理應收賬款;或是會把產品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抵押以盡快實現資金回籠。但此時于收受貨物的客戶而言,他們只想在自己需求的時間內采購產品,以便于幫自己緩解資金或庫存壓力,通常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給供應商提出使其通過優化管理庫存、寄售的方法來提供貨物,因為這樣能夠有效延長應付賬款的時間,交給客戶壓力。顯然,在此過程中買賣雙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利益訴求矛盾,這種情形不利于供應鏈的有序運營[2]。
3.1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有待提升。時下我國物流管理大部分內容都傾向于“供銷一體化、倉儲一條龍”方向的個性化服務內容。此充分證實了當前我國的社會分工依舊亟待完善,未能實現有效的物流活動采購、倉儲及運送等各項基本職能的有效整合,此明顯不符合當前持續變化的物流市場實際需求。伴隨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客戶群體方面于物流服務方面的要求也在持續提升,假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依然沒有辦法有效統籌物流管理,則后續就要面對被市場淘汰出局的風險。
3.2物流設備和技術落后。需要強調的是,在各項物流活動中,物流設備均屬于基礎性硬件條件,同時信息類技術又能為一系列物流活動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撐。然而我國當前各項物流管理設備、技術均缺乏先進性,或者市場發展尚不成熟。為此,較之成熟的物流設備及信息化技術恰恰是保障物流服務內容的基礎條件,此過程中一旦出現漏洞,則很有可能導致出現物流信息失真、物流速度減慢的問題。無論是這些情況中的哪一種情況,都會對物流企業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降低物流企業于供應鏈中的作用發揮,并且降低供應鏈系統的整體生產效率,沒有辦法為物流企業的高收益提供保障。
3.3物流管理流程不穩定。鑒于我國物流供應鏈系統發展速度緩慢且發展時間短的緣故,供應鏈上節點缺乏一定的穩定性,且很有可能會致成整體供應鏈系統在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各企業間密切連接形成的供應鏈發生破損[3]。
3.4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21世紀的今天是個人才競爭的社會,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于一個企業而言,擁有一個強大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團隊往往更有利于自身發展。我國物流管理發展的時間就比較晚,同時供應鏈系統又尚存各種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市場出現了嚴重的復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缺失的現象。因此,對整體物流供應鏈系統趨勢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發展造成了阻礙。
4.1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必須特別重視現代化的物流管理,并且要意識到現代化物流管理對一個企業的長久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不僅如此,對于物流企業而言,還需尋找到能夠積極配合自己發展的合作企業,建立起物流戰略聯盟,形成一個強穩定性的供應鏈系統。如此方才能夠充分將供應鏈系統的優勢發揮出來,并且致力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4]。
4.2建立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作為企業方,一定要認識到,基于供應鏈系統的企業物流管理是一種為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性行為,且供應鏈系統在整體運作過程中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然而,不同客戶的需求又是多元化的,因此企業在物流管理實踐中就必須想辦法去迎合此一系列多元化的因素?;诖?,企業方面必須以客戶的需求出發來實操自身企業內部的物流服務管理。需要保證物流服務方式的與時俱進,并且必須保證要及時和顧客之間達成有效溝通,以便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客戶。
4.3培養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當前我國專業性物流人才短缺,且這一問題嚴重阻礙著整個物流企業行業的發展。為此,我們不難看出,面對當前緊迫的物流管理發展趨勢,我們首先需要從重視人才管理和提升人才管理力度方面著手。且企業方面需要提前奠定一個較為扎實的用人管理制度,以利于吸收更多、更優秀也更精端的物流管理人才到企業中來。除此以外,校企之間需要達成有效的溝通合作,全心全機培養高技術性管理人才,比如企業方面可以為學校提供各種頂崗實習或校外實踐的機會,利用自身現有的優質資源為企業培養出更高精尖的物流管理人才,為后續充沛企業人才管理庫存奠定扎實的條件基礎[5]。
綜上所述,基于供應鏈系統衍生的企業競爭和發展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趨勢都異常激烈,且隨著其行業性建設速度的加劇,同時緊隨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崛起和相繼投入實踐應用,供應鏈金融慢慢開始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各種先進的技術行業聯合起來拓展延伸。以目前物聯網、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這些科技化技術手段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有新型技術手段助力,物流管理行業同樣會讓人覺得指日可待,但此必須以國家政策及各級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各個院校、社會各方面的協同支持作為基礎條件,才能保證我國物流企業管理行業陸續向著擁有更高質量的產品、更高質量的服務以及更精湛的技術人才隊伍、更先進更優質的設施配備方向不斷發展!C
引用出處
[1]毛君平.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要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財訊,2019(20):116-118.
[2]高和巖.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北方經貿,2019(9):56-57.
[3]陶潤杰.探究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模式[J].環球市場,2018(001):37-40.
[4]魏光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布局[J].財訊,2019(24):138-141.
[5]吳樹通.淺析中小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模式[J].經濟師,2018(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