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洋,顏永進
(海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海安 2266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tic,CAS)為心內科常見血管病變,多伴有動脈內膜脂質沉著、纖維組織增生、復合糖積累及鈣沉著等特征,可造成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損傷,進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2]。因此,通過心肌損傷情況可有效反映機體CAS 病變程度。現階段,心肌肌鈣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與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均為臨床常見心肌損傷標志物,二者均存在于心肌細胞中,對機體心肌損傷具有良好檢測價值[3,4]。除此之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為一種反應性血管損傷氨基酸,是CAS 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其水平高低與CAS 病變具有重要關聯[5,6]。在此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探究以上指標對CAS 的評估指導作用,本研究結合2019 年1 月-2021 年8 月海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120 例CAS 患者臨床資料,研究cTnⅠ、CK-MB、Hcy 水平與CAS 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9 年1 月-2021 年8 月海安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收治的120 例CAS 患者為研究對象并設為CAS 組,其中男69 例,女51 例;年齡38~75 歲,平均年齡(61.28±4.75)歲;BMI 20~30 kg/m2,平均BMI(23.52±3.37)kg/m2;依據其Gensini 積分[7]分為輕度狹窄組(<9 分)31 例、中度狹窄組(9~48 分)54 例與重度狹窄組(>48 分)35 例;依據其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分為單支病變組(冠狀動脈病變≤1 支)44 例與多支病變組(冠狀動脈病變≥2支)76 例。納入標準:①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CAS;②無認知及精神障礙。排除標準:①存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及冠脈動脈旁路移植術史者;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③惡性腫瘤者;④急性炎癥或感染者。另取同期100 例健康者為對照組,男54 例,女46 例;年齡38~76 歲,平均年齡(61.33±4.80)歲;BMI 20~30 kg/m2,平均BMI(23.61±3.42)kg/m2。納入標準:①體檢資料完整;②無冠心病史;③無認知及精神障礙。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②急性炎癥或感染者。CAS 組與對照組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且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收集空腹靜脈血5 ml,以3000 r/min 轉速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10 min,取上清液,通過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貝克曼UniCel DxI 800),采用免疫化學發法對cTnⅠ、CK-MB 水平進行檢測,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宏潤達YDA-330),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Hcy水平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CAS 組與對照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②比較輕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與重度狹窄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③比較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④分析cTnⅠ、CK-MB、Hcy 水平與CAS 患者Gensini 積分及病變支數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cTnⅠ、CK-MB、Hcy水平與CAS 患者狹窄程度及病變支數的關系,以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AS 組與對照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CAS 組cTnⅠ、CK-MB、Hcy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CAS 組與對照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表1 CAS 組與對照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2.2 輕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與重度狹窄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cTnⅠ、CK-MB、Hcy 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重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輕度狹窄組(P<0.05),見表2。
表2 輕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與重度狹窄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表2 輕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與重度狹窄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2.3 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多支病變組cTnⅠ、CK-MB、Hcy 水平高于單只病變組(P<0.05),見表3。
表3 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表3 單支病變組與多支病變組的cTnⅠ、CK-MB、Hcy 水平比較()
2.4 cTnⅠ、CK-MB、Hcy 水平與CAS 患者狹窄程度及病變支數的關系 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cTnⅠ、CK-MB、Hcy 水平與CAS 患者的Gensini 積分、病變支數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4 cTnⅠ、CK-MB、Hcy 水平與CAS 患者狹窄程度及病變支數的關系
CAS 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礎,其病變程度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該病早期診斷與防控尤為關鍵[8,9]。cTnⅠ是心肌細胞的重要調節蛋白,以固定形式存在于心肌細胞的細肌絲上,可抑制肌球蛋白與肌動蛋白結合,參與心肌細胞的收縮機制[10,11]。正常狀態下,cTnⅠ血清含量較低,當心肌細胞受損,其游離cTnⅠ將大量釋放入血,隨著肌原纖維的壞死,其心肌細胞內cTnⅠ持續釋放,可導致血清cTnⅠ濃度增加[12,13]。CK-MB 則屬于臨床常見的心肌酶譜指標,其以蛋白形式存在于心肌細胞中,正常情況下,CK-MB 含量較低,當心肌損傷、組織缺血壞死,其CK-MB 可隨之釋放入血,致使血清濃度上升[14,15]。以上二者均是當前特異度較高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可通過檢測心肌損傷情況,反映機體的CAS 病變程度[16,17]。此外,Hcy 是蛋氨酸與半胱氨酸的重要代謝產物,可通過氧化與亞硝化反應引起血管內皮毒性,刺激血管及心肌平滑肌細胞增生,同時破壞正常血管內皮的調節功能,影響其凝血機制,是導致血栓形成及CAS 的重要危險因素,其指標水平對CAS 病變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18,19]。
本研究結果顯示,CAS 組cTnⅠ、CK-MB、Hcy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CAS 患者與健康者的cTnⅠ、CK-MB、Hcy 指標存在差異,可為該病篩查提供一定參考。此外,在不同CAS 分組中,cTnⅠ、CK-MB、Hcy 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為重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輕度狹窄組,且多支病變組cTnⅠ、CK-MB、Hcy 水平高于單只病變組(P<0.05),表明cTnⅠ、CK-MB、Hcy 指標在不同Gensini 積分及病變支數患者中的血清濃度存在差異,其中高Gensini 積分及多病變支數患者的cTnⅠ、CK-MB、Hcy 水平明顯更高。經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cTnⅠ、CK-MB、Hcy 水平與CAS 患者的Gensini 積分、病變支數呈正相關(P<0.05),提示cTnⅠ、CK-MB、Hcy 水平可隨著CAS 狹窄程度及病變支數的增加而上升,這與李亞寧等[20]研究相符。分析原因,CAS 的發生可引起心肌微循環功能受損,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狀態,進而造成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清Hcy 濃度上升。與此同時,CAS 造成的心肌組織受損,可促進心肌細胞中cTnⅠ、CK-MB 的釋放,進一步增加血清中的cTnⅠ、CK-MB 含量[21,22]。由此可見,以上指標可為CAS 病變程度的判斷與評估提供重要參考。
綜上所述,cTnⅠ、CK-MB、Hcy 指標與CAS 病變程度密切相關,在CAS 病情篩查與風險分層中具有積極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