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美
(萬年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萬年 335500)
卵巢囊腫(ovarian cyst)是臨床常見的婦科腫瘤,通常給予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1]。與傳統術式比較,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2]。但是部分患者對腹腔鏡手術認識不清,且受其他因素影響,臨床手術效果受到嚴重影響[3]。因此,臨床在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中給予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聚焦解決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更加注重個體特點,充分關注系統綜合作用,護理干預方法簡單,易于掌握,在多種疾病中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4,5]。但是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對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中的應用無統一標準,具體的應用效果還需要臨床進一步探究[6]。本研究結合2020 年1 月-2022 年6 月我院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60 例患者臨床資料,觀察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對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手術指標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2 年6 月萬年縣人民醫院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6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0 例。對照組年齡23~54 歲,平均年齡(37.11±2.38)歲;病程1~5 年,平均病程(1.57±0.65)年。觀察組年齡21~53 歲,平均年齡(37.05±1.90)歲;病程1~4 年,平均病程(1.85±0.44)年。兩組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研究中納入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指征[7];②均無卵巢手術史[8];③均無凝血功能障礙[9]。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認知障礙者;③依從性較差、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①常規宣教:告知手術相關知識、自我護理方法;②遵醫囑給予基礎治療和護理;③解答患者的疑問,并給予針對性治療和干預。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聚焦解決護理模式:①成立聚焦解決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心理咨詢師組成,護士長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組員對聚焦解決護理模式的認識。②描述問題:護理人員與患者主動溝通、交流,通過有技巧的提問,引導患者說出心中真實想法,例如你以前有過這樣的想法嗎?通過介紹性語言鼓勵患者表達自身真實想法,促進護理人員對患者想法的了解,同時還可激勵患者的自身思考和思維,幫助患者更好地發現自身優勢,進一步增強疾病治療自信心。③構建可行性目標:護理人員與患者使用開放式溝通和討論,主動詢問患者具體情況,例如你覺得身體不舒服的是什么?你認為需要改變些什么?依據患者的回答,向患者進一步說明解決方案,并依據患者問題回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④探查例外:針對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臨床特點,強化、細化基礎護理,并針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焦慮、恐懼、顧慮,護理人員積極尋找相應解決問題,與組員進行討論,確定解決方案的可行性。探查患者存在的個體問題,并給予個體化解決。例如疼痛劇烈患者,可應用鎮痛泵,并為患者播放感興趣視頻或音樂,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不適。⑤反饋:每周五小組成員開展研討會,總結上周護理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反饋護理現狀、不足,肯定患者的進步,增加患者的積極配合度。同時,依據反饋的問題,及時調整下周護理計劃,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⑥評價:護理人員注重對患者的評價和肯定,使其建立康復自信心。在糾正患者不良心理的同時,肯定患者的行為,通過評價給予患者鼓勵,使其不斷進步。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術中出血量、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便時間)、疼痛(VAS)評分、舒適度(Kolcaba)評分、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出血、腹脹、皮下血腫、感染)發生率。
1.4.1 VAS 評分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10,11],依據疼痛程度分為無痛、輕度、中度以及重度,依次記為0、1~3、4~6、7~10 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度越大。
1.4.2 舒適度(Kolcaba)評分 采用Kolcaba 量表[12]評定,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和環境4 個維度,總共28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1~4 分),評分越高表示舒適度越高。
1.4.3 護理滿意度 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13,14]評估,滿分為100 分,≥90 分為滿意,61~89 分為基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2.2 兩組不同時間段VAS 評分比較 兩組術后4 h 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術后6、12 h 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VA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VAS 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Kolcaba 舒適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Kolcaba 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Kolcaba 舒適度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Kolcaba 舒適度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5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是臨床治療卵巢囊腫的主要微創手段,尤其是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成熟,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15]。但是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進步,傳統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患者需求,必須注重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服務,并且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做到個體化醫療護理服務[16,17]。聚焦解決護理模式依據描述問題,構建具體可行的目標,并通過探查例外、給予反饋、評價等步驟實施護理干預,充分利用語言技巧,并適時地給予鼓勵、肯定,進一步促進聚焦解決護理模式的順利實施[1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中應用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縮短胃腸功能恢復、下床活動時間。腹腔鏡卵巢囊腫切除術屬于微創術,配合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充分調動患者的能動性,促進手術順利進行,減少不良因素刺激,進而減小術中出血量,促進術后快速恢復[19]。同時研究顯示,兩組術后4 h 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術后6、12 h 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確保良好的護理耐受性,同時可一定程度預防疼痛不良應激反應,為術后的良好康復提供有利條件。觀察組干預后Kolcaba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從而有效控制危險因素,該結論與馮金燕等[20]的報道相似。分析認為,聚焦解決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通過描述問題、構建目標等流程,可實現全面控制和干預,從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避免護理不良問題的發生,進而提高護理舒適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促進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可、信任,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術后順利康復,改善患者預后,是一種可行、有效的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可促進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提高舒適度,降低疼痛度,且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