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克斯頓(Ryan Thaxton)
Shein 于11 月27 日星期一悄悄地申請了美國IPO。這家總部位于中國的互聯網零售商預計將在2024 年的某個時間上市,其最新的估值為660億美元,它將輕而易舉地成為過去十年來最大的美國上市公司之一。
IPO 市場在過去兩年中一直處于低迷狀態。2023 年下半年,Klaviyo、ARM 和Instacart 等幾家知名公司上市讓分析師和投資者興奮不已。但這些股票很快就跌破了最初的上市價格,嚇跑了其他希望IPO 的公司。
Shein 于2022 年首次提出IPO 計劃,但由于俄烏造成的市場波動而停止了該計劃。股票分析師表示,更有利的市場條件即將到來,包括Shein 在內的幾家大公司預計將于2024 年上市。
Shein 是一個“國際B2C 快時尚電子商務平臺”。它主要銷售服裝、配飾和鞋子,但也涉及家居用品、美容、健康和寵物用品。該公司由許仰天(Chris Xu)于2008 年創立。
Shein 由母公司南京凌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掌控,不過該公司的所有權仍未公開。它仍然是一家私營公司,迄今為止有四大股東:JAFCOAsia、IDG Capital、Sequoia CapitalChina 和Tiger Global Management。
該公司最初是中國的一家婚紗批發商,名為SheInside,業務只涉及運送衣服給其他第三方,并不涉及設計和生產。但在2013 年,它確立了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零售商地位——那一年,其訂單超過500 萬,并成功更名為Shein。
按凈銷售額計算,Shein 現在是訪問量最大的時尚電子商務網站之一,甚至在2021 年超過亞馬遜成為美國下單最大的運輸網站。
該公司的總部仍在中國,但主要服務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客戶。Shein 最大的目標消費群體是Z 世代,他們以極其便宜的價格購買大量引領潮流的服裝而聞名。
該品牌在這些國際市場上大受歡迎,部分原因是積極在社交媒體平臺TikTok 上投放廣告。它還受益于競爭對手在新冠疫情期間因供應鏈中斷而承受的物流壓力。
Shein 是快時尚的代名詞,每天有超過10000 種新產品投放到該網站上——您沒看錯,的確是每天。
Shein 最近在2023 年3 月的一輪融資中估值為660 億美元。在此之前,Shein 在2022 年的估值為1000 億美元;但整個行業風險投資的下降導致許多科技公司出現信貸緊縮,包括Shein 的競爭對手拼多多。
目前尚不清楚Shein 是否盈利。作為一家私營公司,它沒有義務披露財報。但是,該零售商已經發布了年度收入報告。
Shein 的商業模式是所謂的“測試和重復”,這一模式由競爭對手Inditex和H&M 發揚光大。其想法是生產小批量的衣服—— 每件只有50-100 件——如果賣得好,就生產更多,如果賣不好,就停產。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Shein 只有6% 的庫存會積壓超過90 天。
Shien 將快時尚發揮到了極致,可以在短短25 天內完成服裝制造—— 大多數公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使它能夠快速引領且把握時尚趨勢。
由于Z 世代是其目標受眾,該公司主要通過以TikTok 為主的社交媒體吸引消費者。它利用有影響力的文化和擁有大量粉絲的名人來吸引年輕用戶購買其產品。在大多數平臺上搜索“Shein haul”會出現無數消費者展示商品的視頻,其中許多商品的價格低于10 美元。甚至Shein 的網站也通過其Style Gallery 展示消費者的穿衣風格。

數據來源:Daxue Consulting,Forbes,FT
但Shein 面臨著各種爭議。批評主要來自其“一次性”商業模式,該模式鼓勵用戶即刻購買,穿衣永不重復。該網站還使用倒計時來顯示產品降價將持續多長時間,促使人們趕快下手進行“沖動”消費。
Shein 數量驚人的退貨最終會被填埋,因為將它們重新投入流通的成本更高。隨著可持續性問題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快時尚零售商可能會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但與此同時,Shein 用戶看來并不介意。
Shein 現在和眾多快時尚公司一樣,試圖通過發布名為evoluSHEIN 的“可持續材料”服裝系列來重塑其形象。批評者很快稱其為一種洗白行為。
該公司還因涉嫌抄襲小型企業和獨立設計師的設計而受到抨擊。最近,Shein 因涉嫌不人道的工作條件(包括強迫勞動)和違反進口規定而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審查。
HM、Zara、亞馬遜和Temu 等全球在線零售商都是Shein 的競爭對手。
H&M 是一家瑞典快時尚零售商,在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HNNMY”。該公司目前市值270 億美元。Zara 的母公司Inditex 是一家西班牙跨國零售商,擁有多個快時尚品牌,其中Zara 擁有最大的國際影響力。Inditex 在馬德里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ITX”,估值為1260億美元。
而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市值為1.5 萬億美元。該公司的業務范圍遠遠超出了快時尚。其全球在線市場出售您能想到的一切,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來自Amazon Web Services,它為企業、政府機構和學術機構提供云服務。
這家快時尚巨頭在亞洲市場也有競爭。另一家中國電子商務巨頭拼多多在美國大力推廣其姊妹平臺Temu。該控股公司在納斯達克的市值超過1800 億美元,股票代碼為“PDD”。
CNBC 用“Temu 效應”來描述Temu 迅速贏得年輕用戶的游戲化策略,類似于Shein。除了服裝外,其店面還銷售小型電子產品和家居用品,因此得名“百貨商店”的綽號。繼Shein 之后,Temu 是APP 端購物領域的下一個重磅選手。去年9 月,其APP 有超過8200 萬活躍購物者,高于前一年的460 萬。
(作者系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所提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