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洣娜
年初到12 月14 日,申萬紡織服裝板塊上漲1.71%,位居31 個板塊第九位,是漲幅前十中僅有的中小市值板塊,其與行業良好的表現以及偏低估值、業績兌現等因素有關。
當前A股擁有完整紡服板塊投資產業鏈,其中紡織制造板塊是明年重點看好的方向。但是該板塊分散度較高,從紗線、印染、輔料至成衣,各細分龍頭主要專注于產業鏈上的單一或少數環節,因而上市體量一般不大且整體市值較小;而港股(除申洲國際)和海外龍頭公司多以品牌公司為主。
紡織服裝不屬于機構重倉板塊,但近年來行業內陸續涌現出一批優質標的,是典型α強于β的投資行業。從估值看,紡織服飾估值水平均處于較低水位。目前,行業整體估值處于歷史25%分位水平,細分行業估值存在分化。
從行業看,中游主要由原材料和制造構成,有著資本密集、勞動密集、出口導向的特征;其中運動鞋服制造更趨向集中,其余細分賽道較分散。因此,紡服板塊具有周期屬性且易受上下游波動和經濟環境影響。下游以品牌公司為主,2022 年,我國整體品牌服飾市場規模20,489.7億元,居世界第二。
從行業特征來看,紡織服裝行業無法繞開周期,雖然目前市場較弱,但全球經濟韌性較強;而國內紡織服裝制造板塊出口承壓,這與海外品牌庫存清理有關。海外需求是看訂單情況,當前美國通脹CPI已經回到3%出頭的水平;過去一年半左右,做紡織制造出口企業面臨的情況是去庫存,尤其疫情期間,美國品牌方渠道庫存得不到保證,所以它就進行補庫。
因此,2022 年起,海外鞋服品牌進入到去庫存階段;截至2023 年三季度末,主要國際品牌去庫順利,預計經過四季度節假日促銷季后,各公司庫存會進一步回落。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1-11月服裝累計出口金額為1451.98 億美元,同比下滑8.6%,據計算11月出口額同比下滑約4%。同時當月,越南紡織服裝出口同比下降5.0%,制鞋出口同比下降11.2%,兩國降幅環比均顯著收窄。考慮到兩國月度出口數據改善、海外去庫順利,高端、專業運動、休閑服、經營拐點顯現的公司股價表現居前,例如Lululemon股價一度突破500美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運動品牌上調全年收入及盈利指引,包括Deckers、Lululemon 及Adidas,而Nike2024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預計2024年下半年經銷商訂貨將增加。因此,A股的產業鏈公司亦值得關注,如華利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運動鞋履制造商,是Nike、Converse等國際知名品牌的主要供應商;申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面料成衣一體化針織制造商,秉承大客戶戰略,主營中運動服占7成;除保有adidas之類的傳統供應商地位,同時拓展Lululemon等高成長新客戶。
從二級市場看,品牌服飾細分子行業的男裝表現搶眼,截至12月14日,比音勒芬、海瀾之家、報喜鳥年內漲幅分別為29.64%、42.83%、39.56%。從基本面看,以往男裝估值7倍左右,今年大約在10到11倍區間,分紅率可達50%以上,股息率約在3%-5% 左右;且中高端男裝表現最佳,收入、利潤均顯著超越2019年、2021年水平,尤其利潤端表現更優,促成板塊今年漲幅較多。
其實,投資者追求高股息率的前提條件是經營穩定性較高,今年隨著線下客流恢復,服裝折扣率已經較低。明年,如果消費水平沒有很好改善,折扣率可能進一步加大,所以有渠道新增、新開店邏輯的男裝公司可重點關注。
截至6月底,比音勒芬主品牌門店數量1193家,較去年底增加兩家,直營占比從62% 升至74%。從基本面看,公司今年依靠線下客流復蘇實現增長,明年就要比拼核心競爭力。大概率男裝分化會加劇,投資上優先有新開店邏輯的公司。
除男裝外,闊品類標的和運動服飾類公司同樣是明年的看點。究其原因,從近兩年復合增速角度看,10月社零兩年復合增速為3.5%,環比有所放緩,其中體育娛樂用品品類表現領先,兩年復合增速環比顯著提升,需求展現韌性。
而過往功能性服飾如羽絨服,此前更多是消費升級的邏輯。當CanadaGoose 等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后,羽絨服時尚性、功能性的消費需求得到挖掘,同時國際大牌顯著提高羽絨服定價天花板,也為國產品牌、品牌服飾和其他國貨留下更大提價空間。
實際對于紡服板塊中功能性較強產品,消費者往往更傾向選擇口碑好、品牌力強的龍頭,且消費黏性較高。因此,這些企業往往能夠通過持續擴張及提價來實現長期增長,如李寧、安踏體育等。另考慮消費的弱復蘇并結合零售流水表現和庫存情況,未來或更多關注垂直類服裝公司品類擴增,比如冬天賣羽絨服、夏天賣防曬服、秋天賣沖鋒衣等。品類擴充實際是對垂直類品牌服裝公司的支撐,讓其不再單獨依靠消費升級。
在消費分化趨勢下,波司登通過沖鋒衣、登峰系列等功能性產品鞏固專業專家形象,深耕功能性品類拓寬銷售周期,防曬和輕薄等動銷強勁,折扣有效控制:半年報顯示女裝業務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15.4%,營收占比5.26%。
站在當下看明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運動服飾。年初以來男裝估值走高,運動服裝估值下降,運動服飾板塊年內實際表現和最初預期大相徑庭。
此前兩年,雖然線下客流受到疫情影響,但運動品牌銷售大多實現不錯增長。今年伴隨商旅需求的增加,日常服裝購買需求亦增加,打工時間增加,因此,運動時間下降。因此今年此類公司股價表現較弱,估值回到10倍左右。
例如安踏體育穩居內資運動鞋服品牌市占率之首,2013-2022年安路集團市占率從7.3%增至20.4%,從2021年反超Adidas。截至12月14日,今年以來股價下跌27.94%,對比看強于特步國際、李寧的市場表現。2024年是奧運年,根據歷史經驗看,重大國際賽事對于消費的促進作用,將會拉動運動服飾出現新一輪熱潮。從投資角度看,該賽道估值便宜、需求端改善、去庫進程有序推進!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