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養冬

近年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石化分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把應對嚴峻挑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將興企強企的落腳點放在牢記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明晰企業經營發展思路與策略,走好特色發展之路,切實扛起了新時代“石油擔當”。
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起點上,只有深刻把握能源革命、“雙碳”目標、科技革命的重大意義,才能讓企業再鑄輝煌、行穩致遠。遼河石化公司堅持觀大勢謀全局,不斷強化戰略思維,全力扛起“特色發展”的政治擔當。
一是牢記使命擔當。公司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牢記“國之大者”,聚焦“企之要情”,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真正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優勢。
二是擘畫強企藍圖。公司明確“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方向,圍繞“三大基地”建設,提出“做強船燃、做優瀝青、做精滑油”十二字發展方針,加快推動從“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從“燃料型”向“材料型”轉變,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是彰顯時代價值。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組決策部署,突出戰略戰術執行力提升,團結帶領全體干部員工,統一思想、轉變作風、夯實管理、攻堅克難。2022年,圓滿完成全廠裝置大檢修,主要經營業績指標創歷史新高,利潤同比增加5.3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能耗和動力費管控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遼河石化公司始終把提質增效作為長久之策,把精益管理、止于至善作為永恒追求,全面踐行“四精”理念,不斷激活企業內生動力,奮力書寫“特色發展”的亮麗答卷。
一是提質增效“創價值”。公司圍繞“五提質、五增效”十個方面,不斷加大提質增效管理深度和技術含量,進一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同時,加大生產優化調整力度,實施低成本發展戰略。今年上半年,實現提質增效1.33億元。
二是改革創新“健體魄”。公司認真落實集團公司在“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和創新第一動力”上作出的部署,全面做好深化改革文章。構建完善高效管理體制和組織體系,確定5個領域、27項改革措施、74項改革任務,完成率達100%;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工程,穩步推進“三定”工作,全面完成運行機制改革。
三是科技創新“賦新能”。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覺做科技創新的領跑者、推動者、踐行者。目前,作為公司“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潤滑油產品結構調整項目已順利通過可研評估,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潤滑油產品37萬噸、減少汽柴油23萬噸。
同時,進一步開拓市場。昆侖PETRO40X變壓器油已遠銷西班牙,實現首次“出海”;環保橡膠增塑劑在應用于玲瓏、雙星、橫濱、佳通等十多家輪胎企業的基礎上,成功拓展韓泰輪胎和賽輪集團兩大客戶。
四是黨建融合“增動能”。公司貫徹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積極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加快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
在綠色發展主旋律下,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勢在必行。遼河石化公司立足綠色環保,抓轉型穩生產,進一步打牢“特色發展”基礎。
一是推進綠色發展新模式。公司加快推進CCUS一體化進程,形成綠色發展“節能”“儲碳”雙輪驅動新局面。目前,公司制氫裝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項目順利通過基礎設計評估,項目建成后可回收二氧化碳8.5萬噸/年,將助力遼河油田穩產增產,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把握能源轉型新要求。能耗點在哪,節能的潛力就在哪。公司加強頂層設計,把“節能”作為“第一能源”,深挖節能潛力。今年上半年,公司能耗和動力費達到歷史最好成績。煉油綜合能耗實現63.21千克標油/噸,同比下降7.76千克標油/噸,單因耗能7.57千克標油/噸因數,同比下降0.19千克標油/噸因數。
三是開拓降碳減碳新領域。公司實施污染物排放全過程管理,優化源頭治理、工藝前端去除污染物措施,嚴格控制開停工和非正常工況污染物排放,進一步加強在線監測設施運行維護能力建設。同時,實施污水處理場適應性改造,建設并穩定運行VOCs治理設施,完成了18個VOCs治理項目,安裝14套環保在線監控設施,做到實時傳輸監測。
四是守住安全環保硬底線。公司嚴格落實“四全”原則、“四查”要求和年度兩次體系內部審核全覆蓋要求,推動QHSE管控水平由基礎級向良好級邁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遼河石化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融入遼寧省結構調整,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深入推進“三大基地”建設,為集團公司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企業貢獻更多的遼河石化力量。
編輯/溫碧琳 統籌/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