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加快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重要目標。文章以中國知網數據庫收錄的以養老服務為主題、以陜西以及西安為關鍵詞的論文為主體,分析針對陜西省以及西安市養老服務研究的現狀、熱頻詞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比對西安市養老服務的政策及發展現實情況,從發展導向、制度、體系、質量、市場及社會力量等多方面提出如何推進西安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西安市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需求的可行性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為新時代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些年,西安市老年人口比重逐年提高,全面進入老年型社會,包括老年人群體在內的全社會不同年齡段群體都在關注全市養老服務的發展。如何在全國人口負增長的新形勢以及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的大環境下不斷扎實養老服務基礎、提高養老服務質量,不斷使得老年群體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滿足全體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仍是社會各層面需予以高度關注的問題。
省市養老服務研究現狀
——CiteSpace文獻計量分析
1、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數據來源以中國知網收錄為主體,選擇“養老服務-陜西”以及“養老服務-西安”兩大關鍵詞進行檢索,共分別檢索出275以及207篇文獻,分布于2013年-2023年間。在此基礎上,選用陳朝美教授研發的信息可視化軟件Citespace作為研究工具,對選取的文獻樣本進行數據轉換以及分析。通過養老服務研究領域的文章主要繪制關鍵詞圖譜,由此分析陜西省以及西安市關于養老服務的研究現狀以及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問題,在此基礎上比對西安市養老服務發展現狀,提出推進西安市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
2、研究熱點及年度分布
軟件通過對關鍵詞的抓取,能夠高度凝練出研究主體的熱點,并且在生成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圖中,節點越大,越是高頻熱點詞。
通過對兩組搜索主題詞的分析,可以看到,在省級層面,西安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因此分析以陜西省為主題的養老服務,對西安市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從省級層面上看,主要包括了養老模式(包括了家庭、社區、機構養老)以及養老服務、養老產業及養老協會幾大關鍵詞;在市級層面,主要包括了養老地產、養老服務、養老模式(包括了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同時也涉及到了醫養、文化養老等新模式)、養老設施以及老年人需求等關鍵詞。
從省市兩個層面的關鍵詞圖譜分析,可以說,自2013年以來,也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養老服務的發展,從研究領域與關注熱點上看,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大方面:
一是養老體系的強基完善。包括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三大體系的建構。從關鍵詞上分析,明顯家庭養老、居家養老以及社區養老所占的比重多于機構養老,這也正反映出了我國整體從側重機構養老向側重社區居家養老的導向變化,同時也契合了“十四五”時期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的重要特點。除此之外,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文化養老等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對未來而言,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重點更多的是應該放在補短板以及提質量上,這同樣也是未來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性內容。
二是養老服務的提質升級。包括了老年人逐漸多樣化的服務需求,養老服務內涵的豐富以及老年人群體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需求等方面,更多的是從老年人的切實需求出發,從養老體系以及涉及到的養老產業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層次的需求。老年人是人民群眾的重要群體之一,滿足老年人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新時代老年人群體在改革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
三是養老市場的培育發展。從西安市層面的關鍵詞圖譜上可以看出,養老地產、養老公寓、養老設施、健康產業等熱頻詞,都是集中在“銀發經濟”的開拓與發展角度。“銀發經濟”的培育與發展,可以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群體對于新的服務模式、新的養老產品等的需求,不僅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樣也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拉動老年群體消費需求的重要手段。
四是社會力量的融入推進。在省級層面的關鍵詞圖譜上有很明顯的一個組團,就是以老年協會為中心詞,在此基礎上拓展出了學會服務、為老服務、老年學等等熱點,實際上是強調了老年群體的自主力量,尤其是以低齡老年人群體為主的協會、社團等對養老服務的推進作用;與此同時還包括社會機構、社會工作者的投入,尤其是西安板塊中圍繞養老服務和老年人兩大關鍵詞引出的投資運營和需求導向。可以說社會力量的融入與推進,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西安市養老服務發展的現狀
1、西安市老年人現狀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共1295.29萬,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141.2萬,60-69歲人口122.3萬(58.94%),70-79歲人口58.4萬(28.14%),80歲及以上人口26.8萬(12.92%)。
參照歷年西安市統計年鑒,2000年西安市戶籍人口(以下均為戶籍人口統計口徑)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6.47%,到2010年這個占比增長至8.46%,按照國際統一慣例,西安市于2010年正式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21年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20萬,占總人口的12.04%,比2019年增加0.35個百分點,增長近8.5萬人。梳理2010至2021年西安市老年人口增長情況及人口老齡化變化情況,可以看到,無論是占比情況還是人數總量情況都在逐年增加,并且近年來增速有所加快,養老服務需求迅速增加。
與此同時,西安市各區縣人口老齡化差異較大。各區縣中,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藍田縣與最低的航空基地相比,高了近17.44個百分點。并且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比中超過20%的區縣共6個,均已提前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階段,并且主要集中于老城區以及邊遠區縣、涉農區縣,老舊小區多、農村留守老人多,受發展空間及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些區域養老服務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更為突出。
在不斷加快的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在各區縣較大的老齡化程度差異下,養老服務也越來越成為西安市老年群體廣泛關注的問題。根據2021年的《西安市老年人生活狀況及養老現狀調查報告》中顯示,老年人更多傾向于自行照料或者由子女和家人照料為主的居家養老方式,更多會選擇居家養老和社區提供養老服務;同時經濟壓力大、無人陪伴和照料等成為老年生活面臨的主要難題;他們對康復護理和餐飲等服務有較大的需求。
2、西安市養老服務發展現狀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及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群體養老服務需求,近些年西安市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圍繞健全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為主線,注重加強基礎性、兜底性、普惠性建設,不斷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0年初,西安市頒布《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對全市養老服務從服務設施、養老服務體系、保障激勵及管理監督幾個層面進行了規劃設計。截至2021年,西安市相繼印發了《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和《西安市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實施辦法(試行)》,從設施建設、功能提升、質量提升、市場發展、要素保障等五大重點行動著手,進一步補短板,加快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成各類養老服務設施2636個,其中養老院143個,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83個,社區養老服務站1055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355個,各類養老床位6.7萬張。
2023年,西安市再度發力,聚焦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分別出臺了《西安市推進“一老一小”工作實施方案》以及《西安市“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規劃》,致力于推進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的協同發展,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樣板。
近年來,西安市的養老服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工作成效顯著。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未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存在養老服務設施體系不健全、普惠型養老服務發展較慢、涉農區縣農村養老服務提升緩慢、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仍然滯后以及社會力量參與有限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針對此,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推進全市范圍內的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推進西安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路徑
Cite Space文獻可視化分析既是關于西安市近些年的研究熱點及關鍵點分析,同樣也指明了進一步推進西安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結合發展的目標導向和關鍵舉措,圍繞西安市養老服務的研究熱點內容,應該繼續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從強基礎、提質量、促發展以及多元共建共同發力,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1、固牢“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
人民幸福安康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滿足全體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目標,滿足老年人群體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需求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更深層次的要求。因此,在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中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為追求,從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實際需求出發完善政策,精準施策,進一步增強政策及服務的有效性。
2、夯實基本養老服務制度
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是促進我國養老服務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突出了滿足全體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導向,今后一段時間內,西安市應緊盯國家及省級層面關于基本養老服務制度的相關內容。在落實國家和陜西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本地區發展實際,制定符合西安發展的、與全市不同區縣老年人實際需求相匹配的基層養老服務制度以及指導性目錄清單,加強和完善養老服務的制度供給,優化頂層設計,進而推進西安市基本養老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3、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目前西安市已基本建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但在服務設施供給水平、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涉農區縣農村幸福院作用發揮等各個方面仍然存在短板,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要充分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形成覆蓋全域、布局合理、體系完備的各級養老服務設施,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其次,要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的進一步融合發展。進一步鞏固居家養老的基礎性地位,發揮社區養老的連接和紐帶作用,強化機構專業優勢的發揮。鼓勵機構依托專業的服務、設施和場地優勢,為周邊居家社區老人提供專業服務;支持社區嵌入式養老,總結以碑林區“嵌入式家庭養老”為代表的優秀案例經驗,結合不同區域特征,在老城區和老舊小區加以推廣實施;做好統籌規劃,保障每個新建小區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場地建設和用地保障,實現社區一站式養老;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和社區無障礙化改造,完善居家及社區養老環境。
4、推進養老服務提質升級
養老服務提質升級既是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滿足老年人群體高品質生活的必然需要。首先,要強化各類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養老服務發展中“人”的缺口逐漸顯現。要進一步打通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逐步提高整體待遇,完善晉升渠道,提高職業認同感;要支持各類院校增設老年服務培訓基地,在全市范圍內建立養老服務培訓師資庫;要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衛生人才發展規劃,努力建設一支專業者、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相結合的隊伍。其次,要科技賦能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要在確保傳統養老服務模式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等的優勢,緩解養老服務發展中存在的效率低、針對性差、交流不暢等問題,打造不同層級的養老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實現傳統服務與智能化服務共同發展,滿足更多老年人群體更加及時、高效的服務需求。
5、深挖養老市場發展潛力
養老產業涵蓋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涉及領域廣,市場需求量大,發展潛力不可預估,不僅是滿足老年群體消費的個性化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實現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養老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把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兼顧公平和效率,要從供給端、需求端和融資端進行梳理,把養老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盡可能預見將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使得行業能長期健康規范發展。另一方面,打造特色養老產業,促進融合發展。結合西安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及自然環境條件等,推動養老產業與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旅居康養、文化康養新業態;結合現有的優質醫療資源,推動養老產業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探索健康管理、緊急救治、疾病醫療、康復護理、文化養生于一體的醫養融合新路徑。
6、形成多元共建服務格局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改革、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快養老服務中的各項標準化建設,強化監管力度,確保老年人能夠有效享有各項養老服務;加強政社合作,推動形成養老服務的多元供給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低齡老人及老年協會等的互助作用。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低齡老人以“時間銀行”形式參與到養老服務中,促進互助養老的可持續發展;堅持家庭與社區相結合,搭建社區內低齡老人互助養老平臺,尤其是在農村,推動形成“小老助老老”互助團體。
未來,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應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在制度、體系、質量、市場及社會力量上下功夫,確保老年人“養得了”“養得起”“養得好”,不斷增強老年人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養老服務樣板,以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安實踐。
參考文獻
[1]胡宏偉:《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推動中國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載《中國社會工作》2022(12):22-23頁。
[2]范世明:《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融合發展:內容邏輯、實踐探索與路徑選擇》,載《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22(4):65-73頁。
[3]周元春、李舒瑜:《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建議大力發展養老產業:讓老人“用的起”市場化養老》,載《深圳特區報》,2023.3.13。
[4]朱靜、張明:《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產業融合發展路徑選擇》,載《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3(02):49-53頁。
[5]伊文君:《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研究——以山西省為例》,載《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20,43(01):72-75頁。
作者簡介
胡 穎 中共西安市委黨校(西安市行政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社會學,人口社會學